<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往事 之 大降溫</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是75年寒假期間。那天早起很冷,估計有零下二十多度。 吃完早飯,照例找伙伴去山上拉柴火(弄樹木回來做劈柴),不巧都不想去。無奈我只好自己拉上爬犁去不遠(yuǎn)的山坡上,弄一些倒樹的枝叉和一些不成材的樹干,很快就湊齊一趟的(沒伴互助不敢多裝)。趕著擺裝爬犁,忽然覺得就冷下來了,手腳都凍得難受,也不好使了(不靈便),最后打絞杠的時候,手握不住杠頭,彈了回來,打在前額正中,隔著棉帽子還是打破了皮,我一摸有血,啥也顧不上了,抬腿就往回走,斧子、鋸、爬犁,柴火都不管了…。 可是越走越冷,手腳全身都冷。快走和活動根本不起作用(平時穿這么多,一活動就出汗的)。 我怕出血的額頭露外面,就拉低了帽檐并輪流用手捂著(手燜子里,手也是冰涼的),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小跑回到了家,嘴唇已凍得直哆嗦,說話也不利索了。 母親一看,嚇壞了,一邊找藥布和消炎粉給我包扎一邊心疼的掉眼淚。 我緩暖了手腳后打開了收音機(jī),正循環(huán)播報著今日大降溫的消息:長白山區(qū),上午九點到十點半,氣溫從零下二十二度降到零下三十八度…(氣象局有紀(jì)錄的)。 在東北多年,從沒經(jīng)過這么冷的白天(夜里是有的,也多在后半夜,在屋里感覺不到),而且是在野外,全程體驗,真不知是走運(yùn)還是不走運(yùn)。</p><p class="ql-block"> 后來看書上說,溫度降到某個臨界點后,活動,跑步,搓手等都不起作用,唯有烤火,喝熱湯(水)等直接增加熱能的方式才有效。</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這次大降溫,才知道突然降溫意味著什么,有多可怕,也才算知道啥叫真冷,啥叫冬天的東北…。我清晰的記得我小學(xué)前桌胡同學(xué)的父親胡叔叔的右耳垂就是在野外被凍到無知覺后被自己隨手一扒拉就齊齊的掉了…。</p><p class="ql-block"> 寒冷,還可以凍僵思維和意識。</p><p class="ql-block"> 2025.6.26夜</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雪國冬日</p><p class="ql-block">慣于寒日過冬時,溯風(fēng)呼嘯恐于思。</p><p class="ql-block">雪覆山川冷月色,熊羆洞眠夢也知。</p><p class="ql-block">夜看北國冰晶地,鵝毛碎卷鬼影稀。</p><p class="ql-block">凍干濕衣鐵甲脆,白山黑水長兄妻*。</p><p class="ql-block"> 2025.6.29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注*:東北名曲“嫂子頌”禮贊!</p> <p class="ql-block"> 文字 / 老段</p><p class="ql-block"> 圖片 / 網(wǎng)絡(luò),誠謝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