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從洛桑出發(fā)向北不到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瑞士首都伯爾尼。</span>伯爾尼始建于1191年,1848年經多方紛爭,才成為瑞士聯(lián)邦的政府所在地。阿勒河把該城分為兩半,西岸為老城,東岸為新城。我們<span style="font-size:18px;">辦理完入住手續(xù),開車直接去了老城。老成中有三個亮點景觀:鐘樓、大教堂、愛因斯坦故居,我們逐一拜訪。</span></p><p class="ql-block">一、鐘樓:伯爾尼鐘樓是隨伯爾尼城一同開建,屬于最古老的建筑物,而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迷人的外形、數(shù)字、鐘面和天文鐘是到1530年才正式完工。鐘樓里面13世紀精湛的機械工藝則讓人感到驚訝,</span>塔中的小人會在每一整點前,旋轉著從華美的 鐘塔中出來報時,吸引游人駐足。伯爾尼鐘樓,以其獨特的機械報時裝置和悠久的歷史背景聞名,正點敲鐘時展現(xiàn)的機械玩偶表演及復雜的天文鐘面設計,為游客帶來視覺與文化的雙重享受。</p> <p class="ql-block">伯爾尼老城區(qū)</p> <p class="ql-block">伯爾尼阿勒河</p> <p class="ql-block">伯爾尼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伯爾尼老城街道</p> <p class="ql-block">伯爾尼鐘樓</p> <p class="ql-block">二、伯爾尼大教堂:伯爾尼大教堂始建于1421年,建筑工程歷經多次中斷,直到1893年才完全完成。伯爾尼大教堂是瑞士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擁有高聳的尖塔和精美的立面裝飾,教堂的外觀莊嚴大氣,氣勢恢弘,內部大廳拱柱撐穹,莊重典雅,是瑞士規(guī)模最大的教堂。教堂入口處的《最后的審判》浮雕展現(xiàn)了基督教的末日審判場景。教堂內有一架由5404根銅管建成的管風琴,是瑞士境內最大的管風琴,其音色在音樂會和宗教活動中令人印象深刻。坐在教堂中,氣氛莊嚴,聽著管風琴演奏的優(yōu)美音樂,頓有心靈得到凈化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伯爾尼大教堂規(guī)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教堂入口處《最后的審判》浮雕。我看了好一會也沒明白。</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內部大廳拱柱撐瓊</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精美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瑞士最大的管風琴</p> <p class="ql-block">教堂精美彩繪玻璃</p> <p class="ql-block">三、愛因斯坦故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猶太裔物理學家,是現(xiàn)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1902年至1909年,他居住在瑞士首都伯爾尼的克拉姆大街四十九號。1905年他在這里提出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故居墻上用德文和英文寫著他的一段自述:“狹義相對論是在伯爾尼的克拉姆大街四十九號誕生的,廣義相對論的著述也在伯爾尼開始。”在這段時期,愛因斯坦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學成就。</p><p class="ql-block">二戰(zhàn)期間,愛因斯坦致信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推動了曼哈頓計劃的實施,這一計劃最終促成了原子彈的研發(fā)。然而,戰(zhàn)后愛因斯坦卻成為核裁軍的堅定倡導者,他積極呼吁和平,反對核武器的擴散。我們在留言簿上寫下了“向愛因斯坦致敬”。</p> <p class="ql-block">阿爾伯特·愛因斯坦</p> <p class="ql-block">伯爾尼老城的克拉姆大街</p> <p class="ql-block">愛因斯坦故居,克拉姆大街49號</p> <p class="ql-block">愛因斯坦故居展廳</p> <p class="ql-block">愛因斯坦故居客廳</p> <p class="ql-block">愛因斯坦與妻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愛因斯坦自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