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東濰坊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少全、何嘉,現(xiàn)代詩人,中國詩歌學會原會長。曾任《詩刊》主編,著有《烙印》《寶貝兒》《有的人》等作品,多次獲獎,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p><p class="ql-block">2004年2月5日,臧克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杜曉言文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啟蒙老師臧克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杜曉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一個人始終如明亮的燈塔,照亮我前行的文學之路,他就是著名詩人臧克家。臧克家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更是我在文學海洋中啟航的啟蒙老師,他對我的影響深遠且持久。</p><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懷著忐忑與期待,向臧克家先生寄出了求教信以及自己的詩作。彼時的我,只是一個在文學領域初出茅廬、毫無根基的毛頭小子,而臧克家先生卻是與毛澤東主席一起探討詩詞創(chuàng)作的頂級大家,在我心中,他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但我沒想到,不久之后,我竟收到了先生那封充滿鼓勵和支持的長長的書信。那年臧老80歲,他回信的日期是9月9日,而這一天也是毛澤東主席逝世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讓這封信于我而言更具非凡意義。</p><p class="ql-block"> 臧克家先生在信中耐心地指導我,讓我以后多讀今人、古人和外國人的好作品。他的每一句話都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我渴望知識的心田。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那封信,那上肥下瘦透露著名人字跡的信件,字里行間飽含著先生對我的關懷與期望,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封信,無疑是我人生中的珍貴寶藏,它不只是簡單的文字交流,更是一位文學巨匠對后學晚輩的殷切鼓勵與支持,讓我在文學道路上有了堅定走下去的勇氣和信心。</p><p class="ql-block"> 臧克家先生一生成就斐然。他1905年出生在山東省諸城縣臧家莊一個破落封建官僚地主家庭,18歲前一直生活在膠東半島的農村,這段經歷讓他對土地和農民有著深厚的情感,也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1930年,他被國立青島大學英文系錄取,在青島期間完成第一本詩集《烙印》,該詩集一經出版,就得到聞一多、茅盾等前輩的高度好評。此后,他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如《老馬》《三代》《有的人》等,這些作品風格獨特,主題深刻,在中國新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 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豐富多樣,其中愛國主義思想貫穿始終。在抗日文學的影響下,他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寫照》《送戰(zhàn)士》《走向火線》等詩歌,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痛恨。他的詩中,既有對時代風云變化的描繪,也有對農民經歷苦難的同情,更有對義士們反抗侵略的悲壯場景的刻畫,這些詩歌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斗。</p><p class="ql-block"> 他還擅長揭露社會的黑暗。早期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他就大膽地揭示地主對農民的壓迫;之后,又將批判的矛頭指向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黑暗社會。在詩集《烙印》中,像《難民》《炭鬼》《當爐女》等作品,生動地展現(xiàn)了社會底層人物在黑暗社會中過著的非人生活,讓人們深刻認識到那個時代的殘酷與不公。</p><p class="ql-block"> 在藝術風格上,先生的詩歌含蓄、精煉、富含音樂性。他重“藏”,詩在詩外,筆有藏鋒,善于把深刻的思想隱藏在簡潔質樸的文字背后,讓讀者在細細品味中領悟其中的深意。為了達到這種藝術效果,他常常為了推敲一個字而苦思冥想,甚至踱盡一個黃昏。例如他的《老馬》,全詩八行,分為兩節(jié),每節(jié)的字數、行數相同,每行由三個音節(jié)組成,音節(jié)字數又不盡相同,形成獨特的體例。采用ABAB式的交叉韻腳,回環(huán)錯落,隔行扣接,讀起來朗朗上口,用沉重的節(jié)奏和低抑的韻律敲擊著讀者的心弦,深刻地表現(xiàn)了舊中國農民在生活重壓下的無奈與掙扎。</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臧克家先生的詩作感情熱烈,風格也有所轉變。如《有的人》,副題為“紀念魯迅有感”,以魯迅精神為坐標,通過對兩種不同人生態(tài)度和結局的對比,深刻地叩問人生的真諦,抒發(fā)了對魯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引導人們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首詩在藝術上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詩情的熱烈與哲理的深刻完美融合,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p><p class="ql-block"> 臧克家先生不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成就卓著,還積極參與文學活動,為中國新詩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曾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第九屆文聯(lián)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一、二、三屆理事,1981年起任中國作協(xié)顧問、中國寫作協(xié)會會長等職務。在這些崗位上,他不遺余力地推動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和扶持了一大批文學新人。</p><p class="ql-block"> 他與毛澤東主席的交往也備受關注。他們之間有關詩詞的對話、研討密切而頻繁。1957年,《詩刊》創(chuàng)刊,臧克家等人向毛澤東主席寫信,請求發(fā)表毛澤東詩詞。毛澤東主席欣然同意,并對詩詞進行校訂,還增加了部分作品?!对娍穭?chuàng)刊號發(fā)表了毛澤東主席致臧克家等人的信以及18首詩詞,一時間引起了巨大轟動,“洛陽紙貴”,成為我國文壇的盛事。此后,他們還多次就詩詞問題進行交流,臧克家先生也為毛澤東詩詞的修改、解讀、研究做出了獨特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臧克家先生的文學成就和人格魅力,深深影響著我。在收到先生的回信后,我深受鼓舞,從此更加堅定了在文學道路上探索的決心。我不怕吃苦,不怕失敗,堅持自學,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在“彈藥箱”上創(chuàng)作詩詞,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持夢想。后來,我的詩詞《山村》和《星星》發(fā)表在《鴨綠江》雜志的函授版,這是我在文學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同事楊海燕以《“炸藥箱”上爆出的“火花”》為題,在《工人日報》“班組天地欄目”報道了我自學的事跡,這也讓我更加堅信,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p><p class="ql-block"> 1993年11月,我調到14局兗州鋪架段,在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中,我依然堅持寫詩詞和自學采寫新聞稿件。我為所在的機運隊采寫的《“老爺兵”譜寫爭氣歌》發(fā)表在當時五處內部刊物《務實奮發(fā)》上,沒想到這篇文章引起了領導的關注,后來我被提拔到辦公室工作,這為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在領導的信任和支持下,我不斷努力,在文學和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p><p class="ql-block"> 這些年來,我堅持自學,在歌詞創(chuàng)作和新聞寫作方面都有所收獲。從1981年開始歌詞創(chuàng)作,迄今在《中央電視臺》《內蒙古衛(wèi)視》《解放軍歌曲》等眾多平臺發(fā)表、演唱作詞歌曲100多首,如《我的中國》《祖國,我為你自豪》《生生死死都愛你》《江南水鄉(xiāng)》等多首歌曲廣為傳唱,還有許多歌曲被改編為葫蘆絲名曲,或與音樂傳媒簽約發(fā)行,或改編為廣場舞在社會傳播,有的還被收入大學音樂教材教學。同時,我也利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新聞稿件5000多篇(幅),《人民日報客戶端》《工人日報》《中國鐵道建筑報》等都曾介紹我的自學成才事跡。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臧克家先生當年的鼓勵和啟蒙。</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4年2月6日,</span>當我得知臧克家先生于前一日在北京逝世的噩耗,心情沉痛如烏云遮天。臧老享年九十九歲,九九歸一,應了功德圓滿的老話。但他的離去,讓中國詩壇失去了一顆璀璨的明星,也讓我失去了一位敬愛的啟蒙老師。在臧老離開我們的日子里,我始終以一名鐵道兵戰(zhàn)士和歌詞作者的身份,努力踐行著他對我的期望,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作。</p><p class="ql-block"> 臧克家先生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詩歌作品和文學精神將永遠流傳。他對我的啟蒙和鼓勵,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沿著他指引的方向,在文學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不辜負他的一片園丁情。寫于2004.2.6濟寧,改于2025.1.26濟寧</p> <p class="ql-block">曉言同志:</p><p class="ql-block"> 你的詩,我病中、忙中抽空讀了。覺得有詩味,短的二首比較好(山村和星星)。你才二十四歲,寫得這樣,已不易了,望努力為之。多寫對生活的感受。多讀別人的東西----今人、古人和外國人的好作品,學習表現(xiàn)藝術。</p><p class="ql-block"> 我年已八十,精力不足,一切來信,均無力回答。以后寫了較好的詩,可投稿。我沒精力再與你聯(lián)系了。</p><p class="ql-block">請諒!</p><p class="ql-block">好!</p><p class="ql-block">克家</p><p class="ql-block">1985.9.9北京</p> <p class="ql-block">杜曉言:軍旅歌詞作家,騰訊音樂人,中國音樂著作權協(xié)會會員,中國職工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鐵路工程建設網通訊員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