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7.《退卷函》引發(fā)的反應</p> <p class="ql-block"> 吳立的矛,依舊鋒利如初,寒光凜冽,卻始終無法刺穿那厚重如山的堅盾。他佇立窗前,目光穿透城市的喧囂,仿佛能遙望紅城的輪廓。那座城市,承載著他未竟的執(zhí)念與深埋的不甘。他心知,這一回合雖未分勝負,但暗流早已洶涌,較量的風浪正悄然逼近風口浪尖。</p><p class="ql-block"> 臨別紅城之前,他將未竟之事鄭重托付給張律師,叮囑其密切關注案件進展,并親手將辦案法官鄧秋的聯(lián)系方式交到對方手中。那一刻,他仿佛在迷霧中抓住了一絲微弱的希望,不愿放過任何可能的轉機。</p><p class="ql-block"> 不久之后,鑒定中心將案卷退回法院。鄧秋隨即撥通張律師的電話,告知案件無法進行鑒定,并通過手機將《退卷函》的照片傳至張律師手機。函中援引《司法鑒定通則》相關條款,指出病歷材料不全,是不能進行司法鑒定的原因,且第二個爭議焦點不在鑒定范圍內,因此決定退卷。吳立雖遠在他鄉(xiāng),卻很快從張律師處收到了這份《退卷函》的照片,心中頓時掀起一陣波瀾。</p><p class="ql-block"> 他細細閱讀退卷理由,心中已然明了——這無疑是對方銷毀或隱匿關鍵證據(jù)所致。憤怒在他胸中翻涌,卻未令他失去理智。繼續(xù)這樣的鑒定已毫無意義,只會徒耗資源、空費人力。若仍要收取鑒定費用,那不過是形式主義的鬧劇罷了,于事無益,于法無據(jù)。他不敢深思,卻也無法回避:醫(yī)方仗勢不配合,法庭又難以施壓。雖身在遠方,他的心卻始終牽系紅城。他遙望那座城市的天際線,腦海中卻始終繞不開那份《退卷函》。</p><p class="ql-block"> 他撥通張律師的電話,語氣平靜卻堅定:“這是適用證據(jù)倒置的案件。醫(yī)方若認為自己無錯,就應主動交齊材料以證清白。為何材料始終不齊?很明顯,是明知有錯卻不愿承認。我都愿意從照顧全局出發(fā),醫(yī)院是好的醫(yī)院,只是良莠不齊罷了,他們同意賠償我一萬多元的訴訟損失,我愿放他們一馬了,但他們就是不愿,真是欺人太甚。我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彪娫捘穷^的張律師沉默片刻,隨即應允。吳立的話語雖輕,卻透著一種不屈的意志。他不打算退縮,也不愿妥協(xié)。他要用自己的方式,繼續(xù)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p><p class="ql-block"> 在此情況下,法庭通過溝通,消去第二個爭議焦點,再以原來的材料重新委托該鑒定中心再次進行鑒定,可是該鑒定中心仍以原來的理由退卷,著實又再折騰一番,毫無結果,歸根到底仍是材料不齊啊。</p><p class="ql-block"> 吳立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的天際,思考著下一步的打算。他知道,這條路注定艱難,但他也明白,真正的堅韌,不是不倒,而是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選擇前行。他輕輕合上那份《退卷函》,眼神中透出一絲冷峻的堅定。他知道,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p><p class="ql-block"> 法院辦案都是有期限的,本案不知不覺又超期限了,鄧秋這段時間來考慮本案好似頭上又多添了幾根白發(fā)。本案從頭尾算起已經(jīng)過了三次鑒定,都是材料問題。這時候依職權可把案件交由衛(wèi)健委或醫(yī)學會鑒定,得出結論便可判決了,這樣做恐怕對醫(yī)院不利。于是她又想再讓雙方選擇鑒定機構再鑒定一次,如果吳立不同意,就駁回他的訴訟請求,憑著自己的自由裁量權是可以做到的。她知道估計吳立不會再同意去鑒定了,那么就趁機駁回他的訴訟請求算了,畢竟醫(yī)院是不好惹的,得罪吳立比得罪醫(yī)院劃算。她又想到在庭審中的筆錄盡量錄下對吳立不同意鑒定的理由多些,多寫上一些對他不利的文字,他不得不在筆錄上簽字的,這樣就放心判下去,萬一他上訴申訴,有這份筆錄就夠了。主意拿定了就可以通知雙方開庭了。</p> <p class="ql-block">48..法槌落下時,信念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 吳立接到法院開庭通知的那一刻,心頭泛起層層漣漪,宛如湖面被無形之手輕輕撥動,蕩開一圈又一圈的思緒。他從北京返回紅城,緩緩步入那座熟悉又陌生的法庭,莊嚴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時光倒流,將他帶回了命運轉折的起點。那一年,法院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群賢畢至,競爭激烈。他以扎實的學識與優(yōu)異的成績脫穎而出,正式踏入司法殿堂,開啟人生新的篇章。自那時起,他一邊勤勉履職,一邊刻苦進修,完成了法律專業(yè)大專的全部課程。他始終銘記那句教誨:審理案件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務必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雖已退休多年,那些鐫刻在心底的信念卻從未褪色,如燈塔般照亮他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然而如今,局勢卻顯得微妙而復雜。本案事實清楚——醫(yī)方隱匿電子病歷,依法應推定其存在過錯,但法院的辦案人員態(tài)度卻似有意無意地與他周旋,仿佛在暗示他退讓,不再與對方爭個高下。吳立想到母親曾是教育工作者,一生清白正直,辛勞一生卻落得晚景凄涼,內心便難以平靜。雖現(xiàn)自己已年近古稀,人生步入看夕陽的時光,本可不再為此等事煩憂。但他深知,若此案因人情作祟而偏離應有的方向,那不僅是對法律的褻瀆,更是對在《憲法》面前許下的誓言的背叛。</p><p class="ql-block"> 法庭如期開庭,張律師受吳立委托出庭,與他并肩坐在原告席上。而劉斌與他的律師團三位律師則端坐于被告席。隨著法槌敲響,審判長鄧秋穿著法袍宣布開庭,莊重的儀式感籠罩整個法庭。吳立注視著對面的劉斌,察覺到他內心的煩躁與不愿面對現(xiàn)實的抵觸。劉斌曾是科室的主任,如今卻坐在被告席上,面對的正是曾經(jīng)對他百依百順的患者家屬吳立。命運仿佛開了個大玩笑,讓他從高高在上的位置跌落至被動應訴的境地,他心中滿是不甘與憤懣。</p><p class="ql-block"> 一陣訴求,又一陣答辯,交鋒激烈而有序。吳立在發(fā)言中指出,本案經(jīng)北京紅十字會臨床鑒定中心鑒定了兩次,皆因病歷不全被退回。他親自前往該鑒定中心了解情況,還被鑒定人員訓斥了一番,稱提交的材料不符合鑒定條件。他將記錄鑒定人的聯(lián)系電話號碼及發(fā)言稿遞交法庭調查,請求審判長不要再貿然進行鑒定,幾次嘗試已足夠說明問題,吳立感到自己的理由是正當?shù)摹?lt;/p><p class="ql-block"> 審判長鄧秋發(fā)言道,這兩次鑒定并未能徹底查清問題,為了將案件查得更清楚,希望雙方再選擇一家鑒定機構,進行最后一次鑒定。</p><p class="ql-block"> 劉斌應和了鄧秋的意見,他的目的就是想拖延時間,再尋找時間了結本案。畢竟案情如這般拖著,是一條緩兵之計。他知道鄧秋的用心良苦。更希望吳立拒絕再去鑒定,像上次那樣被駁回訴訟請求,這就達到了目的。</p><p class="ql-block"> 吳立面臨艱難的選擇,要么拒絕再鑒定被駁回訴訟請求,要么同意去鑒定,背離了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走進死胡同,甚至被冤枉地搭上一筆不菲的鑒定費。吳立征求張律師的意見,張律師也拿不準,最終還是由當事人決定。吳立當庭宣布,被告隱匿電子病歷的事實是清楚的,案件的材料明擺著,這樣的鑒定已經(jīng)歷過了,重蹈覆轍毫無意義,建議審判長依職權委托鑒定,方能查明事實。因此他不同意雙方再委托鑒定。</p><p class="ql-block"> 審判長鄧秋總結道,現(xiàn)在法庭征求雙方的意見,被告方仍同意雙方再選定鑒定機構進行鑒定,而原告方不再同意鑒定,那么再進行一次調解,原告你同意調解嗎?</p><p class="ql-block"> 吳立:同意。</p><p class="ql-block"> 審判長鄧秋:被告呢?</p><p class="ql-block"> 劉斌:不同意。</p><p class="ql-block"> 審判長鄧秋:現(xiàn)在調解不成立,閉庭,雙方等待判決。隨著法槌落下。</p><p class="ql-block"> 閉庭的間隙,鄧秋去指導書記員作筆錄,完了讓雙方看筆錄。吳立看見筆錄中所寫內容大多斷章取義,原告人要求法庭依職權去進行鑒定不被記錄下來,筆錄不完全代表他的原意。他有點老花眼,筆錄密密麻麻的又不好改,但他知道不在筆錄上簽字是行不通的,只好極不情愿地在筆錄上簽上字。接著劉斌也簽了字。一臉不服氣的劉斌說:“為你母親延長了生命,后面才是這樣做,你還有意見?!边@句話無形中等于承認了案件爭議焦點的事實。吳立聽到,馬上向鄧秋當著眾人的面說:“審判長,你聽聽,剛才劉斌講什么?”鄧秋一聽,明白其中含義,只是一笑,便沒有回應。這時吳立心想,雖然經(jīng)你們醫(yī)生治療,延長了患者的生命,但是你們又用這樣極端的方法來結束她的生命,你們是誰教育的?你們又是領誰的工資的?誰給你們安排這個崗位的?但話到了嘴邊卻講不出來,這個庭在沉悶的氣氛中就這樣結束了。吳立與張律師走出法庭,張律師搖了搖頭,說恐怕案件兇多吉少,吳立說明知我們的正當權利受到剝奪,還繼續(xù)作這種鑒定,真是太糾結了,不行再上訴吧……</p> <p class="ql-block">49.判決書中的瑕疵</p> <p class="ql-block"> 吳立的書房一如往昔,靜謐而莊重。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端正地陳列于書架之上,宛如一位沉默的守護者,靜觀歲月更迭。他始終將這部國家根本大法置于最顯眼的位置,反復研讀,字字銘心。如今,手頭的案件已圓滿庭審,正值靜候判決之際,他再次鄭重地將這本意義非凡的法典捧于掌中,逐字溫習,仿佛在字里行間汲取力量與信念。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法治的基石。當年他初任審判員,面對這本莊嚴的法典,曾撫案宣誓:“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jiān)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努力奮斗!”誓言鏗鏘,至今仍在耳畔回響,未曾褪色。</p><p class="ql-block"> 不久之后,吳立經(jīng)由張律師之手收到了一審駁回訴訟請求的民事判決書。二人逐字逐句地研讀了兩三遍,幾乎做到了一字不漏。吳立眉頭緊鎖,對張律師說道:“這份判決書問題不少啊。你看,醫(yī)方確實使用了500毫升的葡萄糖注射液,導致患者不得不進行搶救,隔天又再重復,這些情況在紙質病歷中是有明確記錄的,為何判決書中卻只字未提?”張律師點頭附和:“確實存在問題。既然有醫(yī)囑為證,實事求是地寫進去又有何難?避而不談只會給人留下醫(yī)方未如實用藥的誤解。這可是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容不得半點疏忽?!?lt;/p><p class="ql-block"> 繼續(xù)翻閱之下,吳立又提出了另一個疑點:“張律師,你看這里,醫(yī)方并未完整提交病歷材料,僅提供了紙質病歷,而判決書中卻寫道‘法院依職權全面調取了患者住院期間的全部病歷’,這顯然與事實不符?!彼Z氣中帶著不滿,“正因為病歷缺失,鑒定機構才拒絕繼續(xù)鑒定。判決書未能完整、準確地反映案件的真實情況,雖然我因病歷缺失而不同意繼續(xù)進行司法鑒定,但并不意味著案件事實無法查清。如今判決對事實認定不清,顛倒黑白,這是個嚴重的問題?!?lt;/p><p class="ql-block"> 難道是審判人員把對《憲法》的誓言都忘了?</p><p class="ql-block"> 張律師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我理解你的擔憂,也支持你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但這是第二次上訴了,恐怕要獲得支持并不容易。”吳立聽后,沉默良久,眼中卻仍透出一絲不甘與堅持。</p><p class="ql-block"> 吳立說,現(xiàn)在上訴期限尚未滿,我抓緊去寫一份上訴書吧,我已很久不寫這樣的法律文書了,我寫完后您幫我再修改一下,使得上訴書的質量更好。</p><p class="ql-block"> 張律師說好的,你一定要抓緊,這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但我國的國情,國家機關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至于上訴成功與否,你要做好思想準備。</p><p class="ql-block"> 吳立說,不行了再向高級法院申訴吧?</p><p class="ql-block"> 張律師說,是的,這是個醫(yī)療糾紛案件,我對醫(yī)學方面不太了解,如果上訴不成功,建議你找一個既有醫(yī)學專業(yè)的執(zhí)業(yè)證書,又有法律執(zhí)業(yè)證書的律師作你的代理人,這樣在雙重專業(yè)下,為你服務,更好地維護你的合法權益。</p><p class="ql-block"> 吳立點頭表示同意,然后他思緒轉到二審的上訴書上去,不過二天,他順利地對案件提起上訴。</p> <p class="ql-block">50.表妹伴陪值千金</p> <p class="ql-block"> 又到吳立接到要領通知書的時候了,他孤身一人佇立在法院門口,手中握著那張二審立案通知書,仿佛那不是一張紙,而是一只沉甸甸的包伏,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原本一件是非分明,責任明確的案件,嚴格依法處理早已塵埃落定,但卻在層層波折中愈發(fā)撲朔迷離。他感覺自己像一只被命運蜘蛛網(wǎng)纏住的飛蛾,越是掙扎,越陷越深。</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唏噓的是,這起案件的二審法院,正是他曾經(jīng)揮灑汗水,奉獻精力的地方。那座新落成的辦公大樓雖在他退休后才啟用,但他因各種活動曾無數(shù)次踏入此地。他原以為,憑借舊日的情誼,或許能向老領導傾訴幾句,以求一絲理解與支持??涩F(xiàn)實卻一次次將他拒之門外?!懊Α薄俺霾睢薄皼]空”——這些冰冷的借口,像一把把刀,割裂了他與過往的人情紐帶。他如同一個被時代遺忘的影子,徘徊在熟悉的樓道中,腳步沉重,心情郁悶。</p><p class="ql-block"> 時間久了,吳立的情緒如同被風吹皺的湖面,再難恢復平靜。他仿佛被困在一座無形的牢籠中,連呼吸都變得困難。他清楚,本案的主審法官是黃永學,而此人風評不佳,過往種種令人側目,堪稱業(yè)內口碑較差的法官。開庭前,吳立鼓起勇氣撥通他的電話,試圖溝通一二,對方卻以“不在本地,在外地出差”為由斷然回絕。那一刻,吳立幾乎可以預見,此案極有可能維持原判。可他明白,退縮不是他的性格,堅持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他只能咬緊牙關,繼續(xù)前行,哪怕前方荊棘密布,也絕不低頭。</p><p class="ql-block"> 唯一對他流露出同情的,是他的表妹泓惠。她在街上經(jīng)營著一個小門面,平日里吳立無事總愛去坐坐,向她傾訴心事。她是個心地善良的人,見親人遭遇如此不幸,雖無力相助,卻心急如焚。得知吳立的案子近日將開庭,她主動提出想去旁聽,陪他出庭,愿為他排憂解難。吳立聽后十分欣慰,有親人相伴,他也不必再去麻煩律師。</p><p class="ql-block"> 開庭的日子到了,吳立與表妹步入法庭,只見對方早已到場,三人律師團氣定神閑。不一會兒,合議庭成員也陸續(xù)入庭,例行程序一過,法槌敲響,審判長黃永學示意吳立宣讀上訴書。</p><p class="ql-block"> 吳立的上訴理由清晰明白:其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其二,醫(yī)方隱匿電子病歷;其三,請求將本案交由衛(wèi)健委或醫(yī)學會鑒定。輪到對方發(fā)言,盡是九扯羊腸,文不達題,廢話連篇,都在為醫(yī)方解脫責任,吳立越聽越氣憤。輪到最后陳述,吳立要求對方打開其母親住院期間的電腦病歷,這是法律上許允,只有這樣,真相便可水落石出。此時,對方的代理人竟啞口無言,無以應對。</p><p class="ql-block"> 審判長例行詢問雙方是否愿意調解,對方果斷表示不調解。至此,庭審結束,法槌落下,審判長宣布閉庭,請雙方等候判決。走出法庭,吳立對表妹說:“如果法庭能秉持公正,將案件送至衛(wèi)健委或醫(yī)學會作病歷材料鑒定,本案仍有翻案的可能,但希望已然渺茫。”表妹嘆息道:“你是有理的,醫(yī)院這樣做,簡直是一種殺人不見血的行為,已屬人身損害。可這社會,哎,都是官官相護,再有理也沒用啊。”有表妹在身旁的同情與陪伴,吳立心中的郁結稍稍緩解,心情也舒暢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51.病歷缺失的司法褶皺</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吳立獨臥榻上,輾轉難眠,心緒如潮水翻涌?;秀敝g,他夢見自己的上訴理由被辦案人員鄭重采納,案件材料被移送至紅城市權威醫(yī)學會,接受全面審查與專業(yè)鑒定。夢中,鑒定結果赫然呈現(xiàn)——確系醫(yī)方擅自銷毀部分電子病歷,致使關鍵材料缺失,無法滿足臨床醫(yī)學鑒定的基本要求。法院據(jù)此依法推定被告方敗訴,正義在夢中得以伸張。吳立心潮澎湃,激動難平,然而晨光微露,夢醒時分,一切終究歸于虛無。</p><p class="ql-block"> 數(shù)日后,二審法院通知他前往領取判決書。他如約而至,接待他的是法院的一位副庭長。吳立簽完字后,迫不及待地翻開判決書,果不其然,結果依舊維持原判。判決書的事實認定完全照搬一審內容,僅在主文末尾添上一行字:“經(jīng)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备蓖ラL語氣平和地安慰他:“若仍不服,可向區(qū)高申請再審?!眳橇⒖嘈Γ闹袇s知,那不過是又一段漫長等待的開始。程序空轉,徒增疲憊,但一想到自己的初衷,他又怎能就此罷休?他埋怨起主辦人黃永學,自己提出的申請送審鑒定以查清案件事實,他為何不予采納?上訴人上訴的權利無形中被剝奪了,這還是法治國家應有的程序嗎?他越想越氣,吳立有時覺得公平正義不過如此,真有點想放棄人生。他一直恍惚到傍晚,終于撥通了黃永學的電話,開口就質問他:“我提出申請送醫(yī)學會或衛(wèi)健委鑒定,為什么不送去?”對方答道:“你不服你走程序,這是審委會決定的?!眳橇⒆穯枺骸盀槭裁次业纳显V權利被剝奪?”對方答:“這不由我定,審委會叫討論就討論?!眳橇⒄f:“你不把工作做好在先,審委會怎么能把好案件關呢?”對方說:“審委會不同意送去鑒定?!彼恳痪湓挾寄脤徫鰮跫疲瑓橇馍闲念^說:“是你隱瞞證據(jù),審委會才不同意送去鑒定對吧!”說到這里,雙方再沒有談下去。的確是這樣,醫(yī)方有人身傷害的行為,不依法履行自己的責任,隱匿電子病歷,法院卻把責任推到原告身上,這太不公平太不合理吧,難道一個公立醫(yī)院犯了錯誤,醫(yī)德淪喪,就不能暴光和譴責,承擔該承擔的責任,世界上那有這樣的道理?黃永學也知道這案件是這樣的處理不公平,他怕吳立再找他麻煩,干脆把吳立的手機拉黑,他這樣做算是為醫(yī)方做了件好事,以后也有資本去討好醫(yī)院了。他為人做事,總是為自己打算,不久,吳立寫了一封公開信發(fā)表在退休群里,罵了他一通,他自知理虧,沒敢反駁,活該。</p><p class="ql-block"> 吳立決定還要把這條路走下去,并已做到不見黃河心不死的地步,他就是有這種不將就的性格,他想找張律師商量,但他曾經(jīng)建議他去找一個醫(yī)學和法律都有執(zhí)業(yè)證的律師來繼續(xù)為他維權,他開始從網(wǎng)上查找。他發(fā)現(xiàn)本地源泉律師事務所的盧建軍律師具備雙執(zhí)業(yè)律師資格,雙方約定見面的時間和地點在律所。</p><p class="ql-block"> 盧建軍的律師事務所在市區(qū)近郊,吳立帶上材料,騎摩托車到事務所的時候已近中午,雙方見面后,盧律師給吳立的印象不錯,一副認真辦事的模樣,他的辦公室墻邊擠滿擋案柜,紅木辦公桌,他個子中等,頭發(fā)留著小平頭,好眉好毛,態(tài)度暖心,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就取得了雙學歷,人生已不簡單了。盧律師查看了吳立所帶來材料,從紙質病歷至一二審判決都仔細看了一二遍,還有鑒定機構的退回函等等,認為案件還是有問題的,可以向區(qū)高級法院申訴,這也為以后再向檢察院申請司法監(jiān)督打下基礎,否則案件的程序就走完了。他還提出,二審審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若在二審時,能將案件交由衛(wèi)健委或醫(yī)學會做一下專業(yè)性的鑒定,或開一個聽證會就好了,你錯失了二審這個極好維權機會,往后就比較難了。聽了盧律師的話,吳立對黃永學的意見就更大了。盧律師語言不多,他就說你把所有材料留下吧,我?guī)湍銓懮厦袷略賹徤暾垥?,通過網(wǎng)絡發(fā)給區(qū)高級法院就等待立案通知,然后再等到案件的審理結果出來再通知你吧。吳立問,有可能開庭吧?他說不一定哦。就這樣雙方辦理了委托手續(xù),本案再繼續(xù)往前走去。但吳立不用操心,一切就交由盧律師去處理,他可放身心下來,多讀些書,多做些其他的事,心情得到很大的放松。</p> <p class="ql-block">52.《樹魂》與《豐乳肥臀》同框</p> <p class="ql-block"> 因為吳立創(chuàng)作了那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長篇小說《樹魂》,被文學評論家譽為“椎心之作”,文章發(fā)表于當?shù)匾患胰請?,他因此榮幸地被紅城市作家協(xié)會吸收為會員,正式成為一位作家。這份認可令他倍感欣慰,也激發(fā)了他更深層的創(chuàng)作熱情。趁著盧律師代理案件難得的空閑時光,他信步走進新華書店,想了解《樹魂》的銷售情況。令他驚喜的是,這本書竟與莫言的代表作《豐乳肥臀》并列于同一書架之上,他興奮不已。他隨手翻開《豐乳肥臀》,細細品讀,便沉醉其中,最終毫不猶豫地將其買下?;氐郊抑校陟o謐無人打擾的環(huán)境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之中。</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部獻給母親的深情之作!一頁頁翻動,思緒如潮水般翻涌。莫言筆下的母親形象,堅韌如山,寬厚如海,又蘊含著驚人的生命力與生育力。吳立不禁心生敬意,暗自思忖:將來我也要像莫言一樣,寫一本關于自己母親的書。她,曾是個堅強的女人,在嚴重的疾病面前也未曾退縮過,卻因人為的原因而倒下。那一刻,莫言筆下那些深沉而鋒利的文字,如刀刻般烙印在吳立的腦海中,銘心鏤骨,久久不散。</p><p class="ql-block"> 他又想起了莫言曾說過的一段話:“好的文學作品不應粉飾現(xiàn)實,而是要揭露社會問題。如果誰想用文學來粉飾現(xiàn)實、贊美某一個社會,我覺得這個作品的質量是很值得懷疑的。”吳立深感莫言不愧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這些至理名言,對于文學愛好者而言,如同黑夜中的燈塔,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對吳立來說,這些話語無疑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p><p class="ql-block"> 當吳立合上書頁之際,手機震動響起,是盧建軍律師發(fā)來的信息:你起訴醫(yī)院的案件,區(qū)高院立案庭已經(jīng)正式立案,即將進入審理階段。這條消息打破了他剛剛沉浸在文學世界中的寧靜,也讓他心頭一緊。</p><p class="ql-block"> 他隨即騎車前往盧律師的辦公室,希望了解更多關于案件的細節(jié)。然而,盧律師對他的到來態(tài)度略顯冷淡。這位在官司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律師,深知本案勝訴的希望渺茫,但仍誠懇地對他說:“你這案子不太好辦,當時一審要求你繼續(xù)鑒定,你為什么不繼續(xù)?”吳立答道:“材料明顯不全,我怎能去做這種違法的鑒定?我本身也曾是一位法官啊,曾經(jīng)的法官去做違法的事,這是一種什么行為呢。”盧律師沉默片刻,未再追問。吳立心中有數(shù),盧律師定是去過原審法院,見過主審法官鄧秋,了解了案件的內情,否則不會說出這番話。</p><p class="ql-block"> 吳立堅定地表示:“你看看材料就知道了,電子病歷不過是紙質病歷的翻拍,這是一種舞弊行為,欺騙法庭的行為,怎能作為鑒定依據(jù)?我再去作鑒定就等于去承認這些舞弊行為,而且將來還要再交一筆不菲的鑒定費,這對我來說太不公平了,我是來解決問題的,我不是來走這些冤枉路的呀。我寧可走上訴、申訴的路,也不能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安排?!北R律師無奈地搖頭,表示此案翻盤的可能性極低。他深知現(xiàn)實的冷酷,愛莫能助,但吳立已有自己的堅持。</p><p class="ql-block"> 他已下定決心,若區(qū)高院不支持他的申請,他便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訴,將所有的司法程序走完,走到無路可走為止。那時,再回頭像莫言那樣,寫一寫母親的故事。這段經(jīng)歷,將成為他寫作中極其寶貴的素材,把社會的陰暗面毫不掩飾地呈現(xiàn)在光天化日之下。這對個人,對社會,比勝訴更有價值,這無愧于自己已經(jīng)成為一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53.領導關心,但初心難移</p> <p class="ql-block"> 吳立踏上了前往省會的旅程,心中翻涌著對妹妹吳媛的思念與期待。重逢的喜悅尚未散盡,話題卻悄然轉向母親的案件。他語氣低沉,透露此案已由區(qū)高級法院受理,若能開庭,他真心希望吳媛能前來旁聽。吳媛語調平和,卻意味深長地回應:“我之所以未參與那場訴訟,并非不關心母親的遭遇,而是深知其背后牽涉的社會問題盤根錯節(jié),遠非一紙訴狀所能解決。母親所經(jīng)歷的,相較于整個社會的沉疴痼疾,不過是冰山一角。若一味執(zhí)著追責,未必能換來你所期望的結果。順勢而為,或許才是明智之舉?!?lt;/p><p class="ql-block"> 她頓了頓,目光轉向窗外,似在回憶,又似在思索,“如今正值全國政法系統(tǒng)開展教育整頓,我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看著一個個曾身居高位的人主動投案,又有不少人被依法嚴懲,心中怎能不有所觸動?這不僅是制度的自我凈化,更是對無數(shù)普通人心聲的回應。所以,希望你順其自然,放下執(zhí)念?!眳橇⒄f:“我已走上這條路了,已身不由己,還是繼續(xù)走下去吧?!眳橇⒂X得吳媛不夠大膽,有明哲保身之嫌,還是自己繼續(xù)一往直前地去為母親討公道,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 確實,全國政法系統(tǒng)教育整頓正在全面展開。吳立經(jīng)常瀏覽當?shù)氐那屣L網(wǎng),曾經(jīng)一同工作過的有些同事也因嚴重違紀受到了查辦。他感到,若能借著這股整頓之風,案件在高級法院或許能迎來轉機。然而,吳立終究太過天真。當他再返回紅城不過兩天,便接到盧律師的電話,請他來律所,見面遞給他區(qū)高級法院維持原判的再審裁定書。這如當頭一盆冷水,將他心中殘存的希望澆得如冰一樣的冷。他喃喃自語:“這確實是一個錯案啊,真的是程序空轉了?!彼麑Ξ斍暗姆ㄖ苇h(huán)境能令老百姓十分滿意的路還是很長。</p><p class="ql-block"> 盧律師安慰他,司法程序尚未走完呢,你可試試到市檢察院去申訴,讓檢察院來幫你進行檢察監(jiān)督。這時候,盧律師已基本上完成了吳立委托他的差事。吳立回答說,既然走到這一步,就按程序走吧。然后,吳立便離開那里,他心里還是那句老話,老百姓打官司真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這時,他接到一位也姓吳的人打來電話,自稱是泮水區(qū)法院的工作人員,說想見吳立一面。原來這件事在社會上已傳得沸沸揚揚,上到區(qū)政協(xié),下到街道居委會都知道了,他們真怕吳立去上訪,所以泮水區(qū)的政協(xié)領導主動前來了解情況。吳立知道后,這正是他向領導反映問題的最佳時機,于是答應了見面。</p><p class="ql-block"> 那天,吳立在他的單位住所的小院門口等著來訪的這群人。大約九點鐘,姓吳的打頭陣,他先握吳立的手,自我介紹說,他叫吳祥興,吳立看見他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小伙子,據(jù)說已當上了法院的副院長,接著他又介紹身邊的一位女領導說,她是區(qū)政協(xié)的副主席陳副主席,后面還有街道的主任及副主任等三人,一共五人,其中一人還手提一籃水果,是作為慰問品。吳立引他們走進自己的房間。這是單位的一個舊房子,很窄,房間里家具很簡陋,吳立禮貌地遞給他們每人一瓶礦泉水。提水果藍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個子高大,臉色微暗,他把一藍水果放下后,用手機拍了大家的一張像后離開了。</p><p class="ql-block"> 陳副主席四十多歲,五官端正,皮膚白凈,她富有同情心地說,這件事過了那么久了,也許你還那么糾結,你母親在天之靈也不得安寧啊。吳立說,我為什么那么執(zhí)著,這是她生前留下的囑托啊。她好像比我們更有預見,當時她多么的絕望,現(xiàn)在想起來,當時她是多么的可憐。陳副主席問道,她當時難受嗎?吳立說,十分難受,就像跑一場42公里的馬拉松到達終點時的感覺,心跳達到150次/分鐘,她又問現(xiàn)在你父親怎樣?吳立說,母親走后他很郁悶,他說從省城來到這里工作,這里是山區(qū),他是一位稅所干部,后任稅所所長,幾十年在山區(qū)收稅不辭勞苦,不知為國家征得了多少稅款,我母親住院才三個月就被趕走,病重嘛,離不得開,然后就得到這樣的遭遇他實在想不通,在這樣郁悶的狀態(tài)下,得了一場急病在我母親走后幾個月他也走了。</p><p class="ql-block"> 陳副主席問道,你還有他們的相片嗎?拿來看看,吳立走進房間拿出了一張全家照,一一地向陳副主席介紹,這是我母親,這是我父親,妹妹,妹夫等等。這張照片引得大家一起圍看,看上去是一個幸福的家庭。吳立說,一審法院審理我這案件,根本都不按程序,又經(jīng)過上訴,審再都沒辦法糾錯,老百姓維權有多難,我深深體會到了,過去當法官不知道,現(xiàn)在知道了,本來我也不想為難法院,但一萬多元的訴訟損失費他們都付不起。陳副主席說,沒有正式法律文書,醫(yī)院是沒有這筆開支的。吳立說,責任醫(yī)生應該承擔責任,看來我還要繼續(xù)申訴。談話至此,他們知道說服不了吳立,要離開了,吳立送走了他們。案件幾經(jīng)周折,今天終于得到相關領導的關心慰問,吳立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他覺得這是一段值得回憶的經(jīng)歷,不過,維權之心沒有變。</p> <p class="ql-block">54.殘樓鐘聲</p> <p class="ql-block"> 單位的舊辦公大樓早已荒廢多年,配套的宿舍區(qū)墻皮斑駁,門窗殘破,宛如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孤寂地佇立在時光的角落。然而,仍有為數(shù)不少的退休干部職工及其家屬無力搬遷,依舊棲居其中。吳立名下尚保留著一套房間,因此他時常出入這棟滿目瘡痍的老樓。此時,正值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氣氛緊張而肅穆,仿佛每一寸空氣都凝結著審視與反思。</p><p class="ql-block"> 一天,他照例經(jīng)過大門口的值班崗,目光被一張貼在木牌架上的紅紙吸引——那是一張張貼了一段時間的整頓公告,字跡遒勁有力,內容嚴肅莊重,仿佛在無聲地敲響警鐘。公告內容寫道:根據(jù)中央關于開展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部署和自治區(qū)黨委的安排……并附有舉報電話及聯(lián)系方式,專門受理對政法隊伍中違法違紀人員的舉報。吳立心中一動,認為自己所遭遇的案件處理極不公正,正可借此機會將事件經(jīng)過及未依法依規(guī)處理的情況如實反映,以期引起相關部門重視。</p><p class="ql-block"> 當夜,他便將這份材料整理完畢,并打印數(shù)份,準備將其中一份按照公告要求寄出。紙張在臺燈下泛著微光,字里行間是他多年司法生涯的沉思與不甘。他沒有奢望一次舉報就能撥云見日,但他知道,這是一次機會,一次讓真相浮出水面的契機。他將信封封好,仿佛封存了自己多年未解的心結。</p><p class="ql-block"> 次日材料寄出回來路上,吳立遇見了那天提果籃的男子,兩人點頭致意,寒暄幾句,吳立感謝他送來那么多水果,吃都吃不完。吳立還好奇地問道:“那天你為何放下果籃就匆匆離去?”男子答道:“那天我還有急事,未能陪陳副主席多坐。”他隨即自我介紹,說自己是本居委會的副主任,名叫黃玉,平日里大家都稱他為“玉哥”。他語氣中帶著幾分同情,對吳立說道:“你曾經(jīng)做過法官,尚且遭遇如此不公,更何況那些毫無背景的老百姓,他們又該被欺負到何種地步?”</p><p class="ql-block"> 吳立聽后深感共鳴,覺得對方確實在為自己打抱不平,便說道:“你想了解我這件事的全部經(jīng)過嗎?我最近已經(jīng)向有關部門寫了一份報告,全面、客觀地反映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黃玉聽后頗感興趣,說:“是嗎?我也想看看?!眳橇⒈慊貞骸澳俏铱梢越枘阋环?,你看了就明白了,我所遭遇的有多么不公?!眳橇⒒丶夷昧艘环莸近S玉在居委會的辦公室給了他,次日便去收回來了。</p><p class="ql-block"> 黃玉說,看了材料,才感到目前的社會竟是這樣的復雜,望你多保重。吳立謝謝兩聲就走了。這年頭,誰還沒點委屈?可吳立的委屈,卻像那棟老樓一樣,墻皮剝落、門窗破敗,卻依舊倔強地立著。他曾經(jīng)是法官,如今卻成了被遺忘在角落的“老住戶”。</p><p class="ql-block"> 那棟樓,仿佛是他的縮影——曾經(jīng)輝煌,如今落寞,但骨子里還帶著一股不屈的勁兒。黃玉的那番話,像是一陣風,吹進了吳立心里最深的角落。他不是沒想過傾訴,只是這年頭,誰愿意聽一個“落魄法官”的故事?可黃玉不一樣,他不光聽,還主動問,甚至愿意看材料。這讓吳立覺得,自己并不是完全被這個世界遺忘的人。</p><p class="ql-block"> 那天,他把材料交到黃玉手里時,心里是忐忑的。他不知道對方會怎么看,會不會覺得他是在“無病呻吟”??傻诙?,黃玉卻說:“看了材料,才感到目前的社會竟是這樣的復雜。”這句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吳立心中那扇塵封已久的門。</p><p class="ql-block"> 他忽然明白,自己并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在聽,還有人在看,還有人在思考。哪怕他們無法改變什么,但至少,他們愿意傾聽。于是,吳立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p><p class="ql-block"> 他不再一味地抱怨,而是試著去理解這個社會的復雜。他開始寫文章,記錄自己的經(jīng)歷,也記錄身邊人的故事。他希望,這些文字能像那張紅紙公告一樣,敲響一記警鐘,哪怕只是微弱的一聲。他開始重新振作起來,即將再走上向檢察院申訴的這條維權的道路,盡管前面荊棘遍布,已無所畏懼,本來這世界就是這么復雜。</p> <p class="ql-block">55.對公正的深情呼喚</p> <p class="ql-block"> 紅城,這片鐫刻著傳奇與榮光的土地,歷經(jīng)歲月流轉,見證時代風云。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之上,泮水區(qū)域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于江流之間,三面環(huán)江,江水奔騰不息,滋養(yǎng)著這片沃土,也孕育出一代代勤勞智慧的人民。十余年來,高樓林立,機關、銀行、住宅、商業(yè)大廈鱗次櫛比,繁華之中,一座氣勢恢宏的十層大樓巍然矗立,莊嚴肅穆,引人注目——這便是紅城市人民檢察院。整座建筑線條剛勁、格局恢弘,象征著法治的威嚴與正義的光芒。院內國旗高懸,國徽閃耀,正義的旗幟在此高高飄揚,見證著每一次對公平與良知的堅守。</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太陽的光芒從窗外灑了進來,經(jīng)過昨天一天對案件材料的整理,吳立佇立在申訴材料前,神情凝重,目光如炬。他一遍又一遍地翻閱每一份文件,逐字逐句地核對,確保無一遺漏、無一錯訛。他深知,這不僅是一次法律程序的啟動,更是一次對公正的深情呼喚。他反復審閱那封親手撰寫整整一夜的民事監(jiān)督申請書,字里行間凝聚著他對案件的深入剖析與堅定信念。他指出,本案無論是一審、二審,還是再審,均存在諸多程序瑕疵,尤其醫(yī)方拒絕提供患者住院期間的電子病歷,成為阻礙公正審判的關鍵所在。他懇請人民檢察院依法監(jiān)督此案,提出抗訴或司法建議,以捍衛(wèi)原告人的合法權益,讓正義不再遲到,更不能缺席。</p><p class="ql-block"> 吳立緩步走進申訴大廳,這里安靜而莊重,除了值守的保安,只有一位接收材料的工作人員。他神情專注,一絲不茍地審閱這位來訪者的材料,從一審、二審再到再審判決裁定書,從申訴書到案件的每一份證據(jù),逐一核對,確保材料完整無缺。確認無誤后,他遞給吳立一份材料接收清單,猶如案卷目錄般詳盡,每一份材料都做了清晰記錄。吳立在接收單上鄭重簽字,整個材料移交手續(xù)便順利完成,仿佛正義的接力,在這一刻悄然完成交接。他沒有背景,沒有依靠,僅憑一己之力完成這場艱難的申訴,成功與否,如同以往在法庭上的較量,心中難有定數(shù)。而對方,卻是如巨人般的力量。吳立覺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公事公辦之下,又有多少能真正如愿以償?他心中實在沒有把握,也許這次所做的一切,最終不過換來一張不予支持監(jiān)督?jīng)Q定書。盡管如此,既已踏上這條路,便只能安之若素,這是百姓的命,也是他必須堅持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吳立從手機上收到了12309發(fā)來的信息,確認申訴材料已被接收,案件正在受理當中。他也知曉了承辦人員的姓名——王珊林。他曾兩次致電,希望與她溝通案件細節(jié),卻都被婉拒。一次她說正忙于上級檢查,另一次則稱正在外地出差。但她也表示,只要材料齊全,她都會完整了解案情,請當事人放心。吳立雖感無奈,卻也只能順其自然。他知道,這是一場孤獨的堅持,也是一次對法治信仰的考驗。他期待著,正義的曙光終將穿透迷霧,照亮這起案件的真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