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香港最后四大才子之一蔡瀾逝世,標志著一個時代結束。黃沾的浪漫歌詞,倪匡的酒狂,金庸的武俠小說,伴我同行半個世紀。在過兩個多月就是我離開我工作過的香港二十周年了。謝謝你們伴我一起走過。</p><p class="ql-block">香港最后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離世,這消息宛如一聲輕嘆,卻在心湖激起層層漣漪。他與黃沾、倪匡、金庸并肩而行的背影,此刻仿佛墨跡未干的水墨畫,被時光悄然定格——那些風姿綽約的背影,文字如炬的年華,曾點亮我青春的漫漫長夜。</p><p class="ql-block">記得初讀金庸時,還在港島的霓虹巷陌里穿行。郭靖與黃蓉的江湖情長,恰似當年我在中環(huán)擦肩而過的人潮;黃沾的歌詞里,"滄海一聲笑"的灑脫,總讓我在 Fortress Hill 的老茶餐廳里,對著叉燒飯發(fā)呆出神;倪匡筆下衛(wèi)斯理的奇思妙想,恰似蘭桂坊轉角處的迷離燈光;而蔡瀾先生的隨筆,像是廟街夜市飄來的燒鵝香,市井里的風雅入骨三分。</p><p class="ql-block">四人聚首時的盛景,恰似《鹿鼎記》里市井與廟堂的奇妙交融。黃沾醉中揮毫,倪匡舉杯豪飲,金庸含笑對弈,蔡瀾則在旁剝著花生,調侃著江湖里的恩怨情仇。他們用粵語談笑、以文字為劍,把香江的市聲化作不朽的傳奇——從《明報》的鉛字油墨,到TVB的曲韻悠揚,這座島嶼的集體記憶里,永遠流淌著他們的血性與才情。</p><p class="ql-block">如今斯人已逝,我案頭的舊版《金庸小說全集》依然泛黃,抽屜里夾著黃沾親筆題簽的歌詞集,玻璃杯底還留著蔡瀾先生推薦的普洱余香。二十載漂泊歸來,最懷念的仍是維港夜色中,那四位才子談笑風生的剪影——他們的江湖雖已遠去,文字卻在每個游子的行囊里,永遠溫熱著。</p><p class="ql-block">謹以此文,悼念蔡瀾先生,以及那個永不復返的香港黃金時代。愿先生泉下有知,在如畫的九重天外,仍能與沾叔、倪匡兄、查大俠把酒言歡,繼續(xù)編織那個屬于他們的、永不落幕的江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