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chenhua / 5483396</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巍巍賀蘭山下,穿越沙漠的路上,不止是“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的自然景觀,還有西夏王陵的壯觀與充滿未知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17日晨,天氣多云轉(zhuǎn)晴,自駕穿越沙漠的第二天,我們從銀川市郊自駕17公里,來到位于銀川市西夏區(qū)的西夏王陵,這里是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由博物館、體驗館和西夏陵考古遺址組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揭開西夏王陵的神秘面紗,我們選購了景區(qū)套票,首先走進了雄渾厚重的西夏陵博物館,大氣獨特的設計,氣勢磅礴,與大漠風光渾然一體,這里陳列了考古出土的大量文物,并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shù),為人們還原呈現(xiàn)了西夏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其中,一段千年的歷史,在腦海里逐漸清晰,從遠古走來。有這樣一個族群,曾跋山涉水,歷經(jīng)數(shù)百余年,由青藏高原逐漸遷徙至中國西北地區(qū),并于1038年創(chuàng)立了包括黨項族,漢、回鶻族與吐蕃族在內(nèi)的多民族王朝西夏,留下燦爛文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夏的文字、繪畫、雕塑、宗教和信仰,還有儒學教育,在西夏文化中獨具特色。在承襲中原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吸取回鶻、吐蕃,藏傳佛教密宗的藝術(shù)成就,融入本民族的習俗,形成自己高度發(fā)達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夏兵制及鍛造的兵器,更是令人驚訝,在當時的中華大地上,有著絕對的地位,更是牢牢扼守著陸上絲綢之路的貿(mào)易往來??粗鐾恋臄?shù)以萬計的瓷器標本、窯具等,還有整體發(fā)掘的4座瓷窯的還原場景,我被西夏精美絕倫的工藝技術(shù)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博物館,我們乘景區(qū)車,來到了3號西夏王陵遺址,只見賀蘭山腳下,茫茫戈壁上,一個個土塔巍巍然,聳立著,蒼茫大氣中透著一種荒涼與孤獨,千百年來,它們講述著這片大漠之上,曾經(jīng)的輝煌與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號陵是規(guī)模最大的西夏帝陵。是開國皇帝李元昊的陵墓,由陵城、月城,以及陵城外的建筑組成。陵城由四面陵城墻圍合而成,四角均設有角閥,各墻中央辟一座帶門闕的陵城門。陵城內(nèi)的獻殿、墓道及其封土、墓室、圓形基址、陵塔等,偏處于陵城中軸線西側(cè),該組建筑與陵城中軸線呈5°夾角。月城南墻中部設帶門闕的月城門,月城內(nèi)有四列石象生臺基。陵城外還有闕臺、碑亭和角臺等建筑,沿中軸線兩側(cè)排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一側(cè)的觀景臺,可見碑亭基座上的畫紋磚,保存完好,堪稱四方連續(xù)和圖案紋樣的精品典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雙陵,包括1號陵和2號陵,推測是李元昊為他的父親和祖父興建的陵墓,是西夏陵的大規(guī)模建設的見證,是時空定位上“多元一體”整合的重要節(jié)點。雙陵型制,基本與3號陵保持一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趣的是,我們坐上馬車,前往賀蘭山環(huán)抱的4號陵,這個陵緊鄰賀蘭山腳,局部修筑防洪設施,有效降低山洪的威脅,群山環(huán)抱,體現(xiàn) 西夏陵的選址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的特點,以及對自然環(huán)境的周密考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夏陵有9個帝王陵,200多個陪葬陵,目前開放的只有4個帝王陵,神秘的西夏陵背后,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與故事,等待考古挖掘與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溯源西夏陵,公元11-13世紀中國西北地區(qū)農(nóng)牧交饋地帶多民族融會、多元文化交流的文明產(chǎn)物,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構(gòu)局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提供了特殊見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西夏陵又被稱為東方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夏文化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西夏文化繼承、效仿唐,宋文化成就的同時,融匯黨項族傳統(tǒng)文化以及吐蕃、回鶻、契丹等周邊民族文化元素,加以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成了以漢文化為核心、融匯東西、南北的多元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賀蘭山南,黃河水北,穿過曠野的風,走過戈壁,黃沙深埋的西夏千年秘語,仿佛在耳邊細細呢喃,便傳來歷史轟然的回響。如今,隨著考古的不斷深入,西夏早已融入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西夏王陵,不該被遺忘的遠古文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6月17日拍攝于寧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6月28日整理轉(zhuǎn)發(f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