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跨山越海,大愛連疆——我們的“連疆號”專列游(八)甘肅(武威)篇

垂柳

<p class="ql-block"> 涼州詞</p><p class="ql-block"> 【唐】王之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p><p class="ql-block">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古稱涼州,河西四郡之一。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此地始得名武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6月2日9點50分,我們乘坐的“連疆號”經(jīng)過了嘉峪關、12點20分,經(jīng)過張掖。15點5分,抵達武威。接地導游柴小姐接站。我們到武威文廟游覽:1.文昌宮:桂籍殿、山門、戲樓、崇圣祠;2.孔廟:大成殿、泮池、狀元橋、欞星門、尊經(jīng)閣;3.儒學院:忠烈、節(jié)孝、節(jié)義三祠。 游覽結束后入住天馬賓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點50分,到嘉峪關火車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點20分,到張掖火車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點于5分,到達了武威火車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站時受到當?shù)厝嗣袢罕姷臒崃覛g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古稱涼州,河西四郡之一。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此地始得名武威。</p><p class="ql-block"> 自漢代以來,武威一直是西北地區(qū)的軍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絲綢之路的開通,更是讓武威成為了連接東西方的重要樞紐。各國商人、使者、僧侶紛紛匯聚于此,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藝術。</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見證了武威在漢代的輝煌。出土的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成為了中國旅游的標志。</p><p class="ql-block"> 文廟,西北規(guī)模最大,被稱為“隴右學宮之冠”。保存著眾多的古建筑和文物,古柏參天,環(huán)境清幽。</p><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則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鼻祖。石窟中的佛像造型優(yōu)美,壁畫色彩鮮艷,展現(xiàn)了古代藝術家的高超技藝。</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武威,在展現(xiàn)歷史遺跡的同時,也在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這座古老的城市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威文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文廟由兵部右侍郎徐晞主持修建,始建于明正統(tǒng)二年(1437年),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建成,之后多次重修擴建。武威文廟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總占地面積30096平方米。武威文廟保持著廟學合一、文昌宮與孔廟和而不同的“三足鼎立”整體格局,由三組建筑群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孔廟、西為涼州府儒學院(又稱“涼州府學”),是歷代文人墨客修學和祭祀孔子之地。武威文廟東邊的文昌宮以桂籍殿為中心,前有山門、戲樓,后有崇圣祠,中為二門戲樓,左右有牛公祠、劉公祠;西以大成殿為主,前有伴池、狀元橋,后有尊經(jīng)閣,中有欞星門、戟門,左右有名宦、鄉(xiāng)賢祠。武威文廟僅有東面文昌宮及中部圣廟保存完好,所剩建筑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5300平方米,屬全國三大孔廟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威文廟簡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文廟,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城東南隅,座北向南。始建于明正統(tǒng)二至四年(公元一四三七年至一四三九年),南北長一百九十八米,東西寬一百五十二米,占地面積約三萬零九十六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武威文廟古稱"隴右學宮之冠",由儒學院、孔廟、文昌宮三部分組成。西邊為儒學院,僅存忠烈、節(jié)孝、節(jié)義三祠;中部孔廟以大成殿為中心,前有泮池、狀元橋、欞星門,后有尊經(jīng)閣;東邊文昌宮以桂籍殿為中心,前有山門、戲樓、后有崇圣祠。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布局嚴謹、雍容典雅的古建筑群?,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和"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武威文廟為了弘揚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充分利用獨特的人文景觀,舉辦了《開筆禮》、《成人禮》、《祭孔釋奠儀》等多項歷史文化活動,是中外游客旅游觀光和廣大中小學生研學之旅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個文廟最震撼的景象卻是文昌宮桂籍殿外掛著的44塊匾額,其上字體各具特色,內(nèi)容豐富多樣,就連顏色都各不相同,卻又搭配得剛剛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匾額書寫時間最早在清康熙三十四年,最晚是民國二十八年?!盎鞓小薄叭f世文宗”"書城不夜"“聚精揚紀”等內(nèi)容有贊頌文昌帝君的,有鼓勵后輩勤奮讀書的,也有贊揚武威地區(qū)繁盛文風和人文精神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抬頭仰視,一塊塊匾額看下來,有種隔著漫長歲月與古人對話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始建于明正統(tǒng)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年)是孔廟主體建筑,歇山頂 ,面寬五間,進深五間,周圍繞廊,檐下施二翹五踩斗拱。是供奉"萬世師表"孔子的地方??鬃邮侵袊糯乃枷爰摇⒔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3日9點23分,我們從天馬酒店出發(fā), 10點45分抵達天梯山石窟景區(qū)。游覽黃羊河水庫、羅漢洞、大佛窟/第13號窟、保護舊址展區(qū)等景點。下午游覽雷臺漢墓。觀賞馬踏飛燕、銅車馬儀仗俑、雷臺、雷臺觀、雷臺漢墓1號墓、2號墓、漢井等景點。20點10分,我們結束本次全程游覽,登上“連疆號”專列,離開甘肅武威,趕往大連。預計48小時左右到達大連。<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至此,本次5月份(5月17日~6月5日)《連疆號》寧夏、內(nèi)蒙古、新疆(東、西、南、北疆)、甘肅等地“連疆號”旅游專列20日游的旅程全部結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晨游涼州南城門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城樓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南城門樓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南城門樓,又名昭武門,始建于隋代,完善于明代。據(jù)傳每在寂靜晴朗之夜,樓內(nèi)清晰可聞雨打頂瓦之聲——是為著名涼州內(nèi)八景之“夜雨打瓦”。后因自然和人為毀損,至20世紀末,城樓原狀盡失,僅殘存高約10米的兩座夯筑土門墩。</p><p class="ql-block"> 1999年5月,政府籌措并動員全市民眾捐資約1048萬元進行了復建,2001年12月20日竣工。復建城樓占地2907平方米,建筑面積4825.85平方米,總高39.60米,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層為三層重檐歇山頂仿明建筑,每層建有56根巨型立柱象征中國56個民族團結,下部為仿古青磚砌成的底座,原城樓遺址被包裹在底座之內(nèi)。</p><p class="ql-block"> 南城門樓雄踞市區(qū)中軸線,位置優(yōu)越,崇峻巍峨,古樸莊重,大氣堂皇。會當?shù)桥R,則居高眺遠,極目遼闊,襟風袖云。追古撫今,蒼茫古涼州,繁盛新武威,一覽無余,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覽天梯山石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亦稱涼州石窟,位于武威市涼州區(qū)城南50公里處的張義鎮(zhèn)燈山村,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晚期的北涼(沮渠蒙遜時期),距今有1600余年的悠久歷史,被史學界尊譽為“石窟鼻祖”、“石窟源頭”。</p><p class="ql-block"> 《十六國春秋.北涼錄》記載:“先是蒙遜王有涼土,專弘事佛,于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變?nèi)f化,驚人眩目”。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記載:“涼州石窟瑞像者,昔沮渠蒙遜以晉安帝隆安元年據(jù)有涼土二十余載,隴西五涼,斯最久盛……于州南百里,連崖綿亙,東西不測,就而斫窟,安設尊儀,或石或塑,千變?nèi)f化。有禮敬者,驚眩心目”??梢姰敃r天梯山石窟規(guī)模之宏大,佛事活動之盛。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重修涼州廣善寺碑銘》記載:“諸佛之龕,二十有六”。民國十六年(1927年)大地震致使部分洞窟坍塌,現(xiàn)存18窟。</p><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作為一國之君主持開鑿的石窟,有石窟世早期石窟藝術的杰出代表,它的開鑿對同時期周邊或更遠地區(qū)的石窟開鑿具有示范和啟蒙作用,形成了我國佛教石窟造像藝術史上有名的“涼州模式”。雖歷經(jīng)歲月滄桑,但依舊保存了長達千年的佛教藝術精華,其開鑿年代之久遠,時間跨度之綿長,保存文物之豐富,當屬我國石窟開鑿史上的一部恢弘巨制。天梯山石窟在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公布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為中國石窟文化之旅線路上的重要一站,是一處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景區(qū)。天梯山石窟兼盡大西北的雄渾和江南的柔美,猶若西域仙境,令人神往,吸引著國內(nèi)外的專家學者和游人前來考察、研學和觀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第13號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梯山石窟第13號窟,此窟為穹窿式敞口窟,窟高30米,面闊19米,進深6米。內(nèi)有7尊石胎泥塑造像。主尊釋迦牟尼佛高28米兩側分別是二弟子(迦葉和阿難)、二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二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兩側塑像均高21米。南北兩壁為歷代壁畫,內(nèi)容豐富,精妙絕倫,堪稱古代塑像、繪畫藝術的精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黃羊河水庫周圍景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國旅游標識出土地——擂臺漢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馬踏飛燕,原名銅奔馬,因郭沫若認為銅奔馬蹄下是飛燕而得名“馬踏飛燕”。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xiàn)藏于甘肅省博物館,是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通說認為該銅馬為東漢時期的青銅器,通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15公斤,銅馬三足騰空、昂首嘶鳴,落下的一足踏于飛鳥之上。塑造者攝取了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略飛燕的剎那瞬間,飛燕回首驚顧,更加增強奔馬急速向前的動勢。銅奔馬被認為是東西方友好交往的象征。1983年,銅奔馬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馬——馬踏飛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銅車馬儀仗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銅車馬儀仗俑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出土的銅車馬儀仗俑包括武士俑17件,奴婢俑28件,銅車14輛(其中斧車1輛、軺車4輛、“小車”2輛、“董車”3輛、大車3輛、牛車1輛)銅牛1件,銅馬39匹,其中有銘文的8件,分別刻有冀張君騎一匹,牽馬奴一人;冀張君小車馬,御奴一人;冀張君夫人董車馬,將車奴一人,從婢一人;守張掖長張君郎君阿冉騎馬一匹,牽馬奴一人;守張掖長張君前夫人肇車馬,將車奴一人,從婢一人,守張掖長張君后夫人董車馬,將車奴一人,從婢二人;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張君騎馬一匹,牽馬奴一人;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小車馬,御奴一人。車、馬、俑均為范模鑄造,充分顯示出群工精雕的藝術水平。這批龐大的銅車馬儀仗俑氣勢恢宏,種類齊全、做工精良,是研究漢代西部政治、軍事、文化的重要史料。被史學界稱為“地下千年雄獅”。</p><p class="ql-block"> 2002年投入資金280多萬元由西安仿古工藝品有限公司將銅車馬儀仗俑整體放大6倍后,安置于此供游客參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觀修建在晉代筑起的雷臺之上,臺高 8.5米,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余米。臺下是一座龐大的東漢墓穴。為武威著名道觀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是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p><p class="ql-block"> 1969年9月在雷臺下發(fā)現(xiàn)了一座東漢晚期(公元186-219距今1800多年)的大型磚室墓,墓門向東,全長約40米,墓室面積約60平方米。斜坡土擴墓道兩側墻壁有用朱紅繪成的花卉圖案數(shù)組,筆法簡練粗獷。磚砌部分有墓門、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和后室。墓門及墓室墻壁均以青磚和涂黑色磚組成各種菱形圖案,以紅、黑色線紋作為壁飾,前后室和中室墓頂為覆斗式,以墨線勾邊,并用紅、黃、灰、白等色繪成蓮花藻井圖案。雷臺漢墓是迄今為止河西規(guī)模最大的東漢墓葬,出土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珍貴文物共231件,古錢幣近3萬枚,被史學界稱為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致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藝術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銅奔馬由于技藝雙絕,曾作為中國優(yōu)秀考古文化的代表,在1973年—1975年期間,先后前往英、美、法、日、意大利、香港等14個國家和地區(qū)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贊譽,為中國贏得了“天才的中國”的美譽,一時間興起了“四海盛贊銅奔馬,五洲爭說金縷衣”的熱潮。</p><p class="ql-block"> 1983年10月,銅奔馬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9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發(fā)掘于1969年,墓門向東,呈正東西方向,全長約40米,墓室面積約60平方米。斜坡土擴墓道兩側墻壁有用朱紅繪成的花卉圖案數(shù)組,筆法簡練粗獷。磚砌部分有墓門、甬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和后室。墓門及墓室墻壁均以青磚和涂黑色磚組成各種菱形圖案,以紅、黑色線紋作為壁飾,前后室和中室墓頂為覆斗式,以墨線勾邊,并用紅、黃、灰、白等色繪成蓮花藻井圖案;從此墓的營建規(guī)模及231件隨葬品,反映出墓主人顯赫的社會地位。雷臺漢墓是迄今為止河西地區(qū)發(fā)現(xiàn)規(guī)模最大的東漢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井深12米,直徑1米,井壁用漢磚壘砌而成,壁磚采用人字形砌筑。井壁呈腹鼓式。據(jù)考證,像這樣保持原貌的東漢古井,全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僅此一眼。更值得奇怪的是落在此井底部的東西會比原物放大一倍。因而常有人拋入錢幣。遂前(錢)程(沉)遠大之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銅奔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漢雷臺漢墓出土,國寶級文物。高34.5cm,長45cm,重7.15kg,它三足騰空,右后足踏一飛鳥。馬頭上一撮呈流線型的鬃毛指向彗星一般的翹尾出土后,被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定名為“馬踏飛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銅車馬儀仗俑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銅車馬儀仗俑,漢代,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共計99件,由39匹銅馬、1頭銅牛、1輛斧車、4輛軺車、3輛輦車、2輛小車、3輛大車、1輛牛車、17個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個奴婢俑組成。主車輿車通長36厘米,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銅車馬出行儀仗,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的東漢車馬儀仗銅俑,氣勢宏大,鑄造精湛,顯示出漢代群體銅雕的杰出成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出土文物精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霍去?。ㄇ?40年一前117年),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官至驃騎將軍,封冠軍候。</p><p class="ql-block">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兩次大敗匈奴貴族,控制河西地區(qū),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又和衛(wèi)青共同擊敗匈奴主力。漢武帝曾為他建造府第,他拒絕說:“匈奴未滅無以為家?!彼昂罅纬鰮粜倥獬宋鳚h初年以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涼州詞</p><p class="ql-block"> 【唐】王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p><p class="ql-block">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古稱涼州,河西四郡之一。漢武帝時期,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此地始得名武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威,曾是六朝古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武威南城門下,抬頭望著“涼州”二字的匾額,風吹過河西走廊,卷起的沙粒,拍打在斑駁的城墻磚上。</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21年,二十歲的霍去?。粌纱芜h征河西,殲滅匈奴,近十萬鐵騎。年輕的漢武帝,意氣風發(fā),在此設郡;立州——“武功軍威”,武威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在武威最為輝煌的那個年代,它有著一個在絲路之上都能被響亮喊出的名字——涼州。</p><p class="ql-block"> 東晉十六國之際,這片地方迎來了極為輝煌的時段。前涼、后涼、南涼、北涼、大涼這五個政權先后在此設立都城,而且西夏王朝亦將此地當作副都,總共持續(xù)了37年。其實史書中記載的“六朝古都”這一美譽從那時起便開始流傳,到如今已然有一千多年了。</p><p class="ql-block"> 當時的姑臧城(今武威涼州區(qū))何等氣象?</p><p class="ql-block"> 七座城池相連,如那北斗般;二十二座城門,晝夜皆敞開。宮閣臺榭,裝飾著自西域傳來的金玉珠璣,街市之上,駝鈴叮當作響,波斯商隊與長安客商,摩肩接踵。</p><p class="ql-block"> 這里曾是全國位列第三的大都市,其地位僅僅次于長安以及洛陽。在北魏建都洛陽的時候,工匠們特地依照姑臧城的規(guī)制去營造新都,而這座西北的雄城,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都城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雷臺漢墓中,曾出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銅奔馬,也就是中國人所熟知的“馬踏飛燕”。而這件中國旅游標志的原型,如今卻在千里之外的蘭州博物館熠熠生輝,故鄉(xiāng)僅僅留下了那空蕩的墓室。</p><p class="ql-block"> 鳩摩羅什寺的舍利塔里,供奉著中國佛教翻譯第一人的舌舍利。白塔寺見證過,改變中國版圖的“涼州會盟”——西藏正是從這里,正式并入華夏。</p><p class="ql-block"> 西北規(guī)模最大的武威文廟里那44塊由朝廷賜予的匾額高高地懸掛于梁間;輕輕訴說著,儒家文明究竟是怎樣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的呢?46萬件文物沉睡于市博物館之中,其數(shù)量僅次于甘肅省博物館。它們仿佛是被遺忘的明珠一般,等待著游人的腳步來將其喚醒。</p><p class="ql-block"> 武威人骨子里帶著河西走廊所特有的那種堅韌。在甘肅的人口當中,武威有一個好聽的別稱叫“銀武威”。這個簡潔的說法,實際蘊含著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含義。它就好像,在慢慢呈現(xiàn)出武威那獨有的迷人風貌與價值,讓人不由自主地對這座城市產(chǎn)生了向往之情。</p><p class="ql-block"> 它擁有河西走廊最大的綠洲,那沃野平疇,一望無際。當汽車穿越祁連山的崇山峻嶺之時,突然就撞進了這片塞上江南,任誰都會驚嘆,“西北天府之國”,名不虛傳。</p><p class="ql-block"> 涼州市場里飄著面食的香氣?!叭总嚒薄忻?,配之以鹵肉,佐以冰糖、紅棗與茯茶,仍是西北最為實在的早餐在那三十塊錢管飽的柴火雞、手抓肉之中,藏著西北漢子那豪爽之氣。</p><p class="ql-block"> 甘肅省“美麗城市建設”計劃中武威亮出“天馬故鄉(xiāng)·醉美涼州”的新名片。天馬湖公園的晚霞中,越來越多游客舉起手機,拍下銅奔馬故鄉(xiāng)的黃昏。</p><p class="ql-block"> 南城門的“涼州”匾額在暮色中泛著微光。兩千年前,霍去病策馬而過的那片土地,今日依然在生長著,倔強的希望。此地的土地承載著歷史的印記,那過往的馬蹄聲,居然還在耳畔隱隱回響,而現(xiàn)今希望仍舊在這片土地上頑強地生長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4日~5日,我們在回程的“連疆號”專列上。</p><p class="ql-block"> 行者無疆,路雖遠,行者將至。</p><p class="ql-block"> 承載著滿滿的回憶,留下我們的足跡??,我們回家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過一次新疆就等于去了全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喀納斯,相當于去了瑞士; </p><p class="ql-block"> 去禾木村,相當于去了北歐童話村;</p><p class="ql-block"> 去吐魯番,相當于去了阿拉伯;</p><p class="ql-block"> 去天山峽谷,相當于去了美國科羅拉;</p><p class="ql-block"> 去喀什古城,相當于去了北非摩洛哥;</p><p class="ql-block"> 去香妃園,相當于去了印度泰姬陵;</p><p class="ql-block"> 去塔克拉瑪干,相當于去了撒哈拉;</p><p class="ql-block"> 去那拉提,相當于去了北愛爾蘭;</p><p class="ql-block"> 去果子溝大橋,相當于去了舊金山金門大橋;</p><p class="ql-block"> 去布爾津,相當于去了俄羅斯;</p><p class="ql-block"> 去烏倫古湖,相當于去了夏威夷;</p><p class="ql-block"> 去慕士塔格峰,相當于去了阿爾卑斯山脈。</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必羨慕國外,祖國的風景才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我們乘“連疆號”專列,躺游了新疆,躺游了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游是修身養(yǎng)性之道”。中華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p><p class="ql-block"> ——習近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觀賞車窗外稍縱即逝的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茫茫戈壁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黃土高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華北平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東北平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覽了大美新疆,就說說新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說1億人在新疆,還有5億人在來新疆的路上。新疆這么火,那你知道連快遞都不包郵的新疆,到底牛在哪里嘛?它又給祖國做了多大貢獻嗎?</p><p class="ql-block"> 都說新疆大,大到快遞都害怕。它的面積是166萬平方公里。占了中國總面積的1/6。它與8國接壤,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份。新疆的面積把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貴州、云南面積加在一起,都趕不上一個新疆。如果放到亞洲來對比,新疆的面積相當于16個韓國、4個日本,放到歐洲來對比,它相當于3個法國、5個意大利、7個英國。在新疆當你從最東邊的哈密看完日落,然后立馬坐飛機到西邊的喀什,還能夠再看一次日落。它的東西跨度有1,900公里,跨越了兩個時區(qū),因為新疆太大了。新疆有100多個中國之最,這里有全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全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全國離海洋最遠的省區(qū)就是在新疆。</p><p class="ql-block"> 新疆從古到今,是中國不可分割領土,它的戰(zhàn)略位置還十分重要。早在公元前60年,漢宣帝在這里設立西域都護府時,新疆就正式成為了我國領土的一部分。這里不僅是西漢時期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如今更是一帶一路的黃金通道。新疆以前叫西域,為什么改成了新疆嗎?清朝時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斷出兵,最終在1757年,徹底平定了準噶爾叛亂。因為是“故土新歸”,所以乾隆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p><p class="ql-block"> 你看這個“疆”字,左邊是一個“弓”,代表著新疆綿延5600公里的邊疆線,下面一個土,代表著它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右邊的三橫加兩田,代表了新疆的地形,也就是三山加兩盆。北有阿爾泰山,南有昆侖山,中部則有天山山脈。天山以北稱為北疆,天山以南是南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南疆,準噶爾盆地位于北疆。</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朝末年間,由于國力的衰落,阿古柏趁機從喀什入侵新疆,霸占了新疆大部分地區(qū)長達6年。1871年,俄國又借口,以維持當?shù)刂刃驗橛?,派兵侵占了新疆伊犁。當時的清朝內(nèi)憂外患,根本沒有精力顧及新疆。李鴻章主張放棄,但左宗棠卻并不贊同。他力排眾議,多次上書和爭論,最終在1875年,勝過了以李為首的海防派,就這樣,68多歲高齡的左宗棠拖著病痛的身軀,親自率兵,抬棺西進,視死如歸,經(jīng)過兩年征戰(zhàn),左宗棠陸續(xù)收復了阿古柏侵占的地區(qū)。到了1881年,整個新疆地區(qū)徹底被收復。為咱們今天的遼闊版圖奠定了基礎??梢哉f,沒有左公我們今天去新疆,都可能要辦護照。</p><p class="ql-block"> 人們都說,新疆山山都有金銅鐵,盆盆都有煤油氣,新疆的資源也非常豐富。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供應地之一。如果沒有新疆,國內(nèi)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可能會暴漲。因為新疆的油氣產(chǎn)量連續(xù)四年全國第一。如果沒有新疆,我們將無法正常使用空調(diào)和暖氣,因為新疆煤炭儲備量占了全國40%。要考慮運輸?shù)某杀?,所以把煤炭轉化成了電,輸送到了內(nèi)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新疆的天然氣產(chǎn)量占了全國的1/4,新疆的風力發(fā)電組也是全國第一。</span>新疆還是全國主要的稀缺金屬的產(chǎn)地。礦產(chǎn)種類多達138種,占全國168種礦產(chǎn)的82%。上個世紀60年代,中蘇關系破裂,我們國家被逼限期還債的時候,是阿勒泰可可托海礦坑里的礦產(chǎn),為國償還了47%的債務,幫助國度過了艱難時期。礦坑里發(fā)現(xiàn)的稀有物質,還為兩彈一星提供了原材料。并且兩彈全部在新疆羅布泊無人區(qū)成功爆破。此外,這里還是我國重要的棉花主產(chǎn)區(qū),2024年棉花產(chǎn)量高達569萬噸,占全國總產(chǎn)量的92%,新疆棉的品質更是享譽全球。新疆雖然是全世界離海最遠的地方,但這邊產(chǎn)的三文魚品質超級高,甚至還銷往俄羅斯和日本。新疆的辣椒在全世界也很出名,其中有一種雪椒,更是全世界獨有,還有一種就更厲害了叫色素辣椒,可以煉出來顏色非常漂亮的辣椒紅素,法國那些奢侈品口紅的原料,很多就來自新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世界薰衣草三大種植區(qū)就在新疆的伊犁。新疆的巴旦木產(chǎn)量全國第一,尤其是新疆的吐魯番葡萄干產(chǎn)量占了全國的28%,全國第一。</span>這里的水果是全世界最甜的水果。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阿克蘇的蘋果、庫爾勒的梨、和田的大棗、若羌的紅棗,就連番茄也在這里找到了適合自己生長的家園。新疆長出了全國80%以上的番茄,更是世界三大產(chǎn)區(qū)之一。</p><p class="ql-block"> 新疆是世界海拔落差最大的地方。從8,600米的喬戈里峰到負154米的吐魯番盆地,落差直接超過了8,800米。阿爾泰山、昆侖山、天山山脈在這里交匯。多樣的氣候和地形,造就了它的風景如畫。這里有草原、森林、沙漠、戈壁、湖泊、雪山。所以當你去過新疆,你就等于去了全世界。北歐的雪山、京都的櫻花、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在新疆通通能看得到。在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湖泊喀納斯湖,有全國最美的草原喀拉峻草原,還有被雪山環(huán)抱的清澈湖賽里木湖。有地球之耳生命禁區(qū)的羅布泊,有地球最高的天然石鼓門阿圖什天門,有天下第一灘五彩灘,有全球最大的雅丹地貌群克拉瑪依世界魔鬼城。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歲月留下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關于新疆的傳說,說也說不完。張騫出使西域來的就是新疆,火焰山、通天河、蜘蛛山等西游記里面的名字,在新疆都能找?;鹧嫔绞侵袊奶熳顭岬牡胤?,最高氣溫能達到47.8攝氏度,地表最高溫度可達82.3攝氏度。新疆的氣溫是新疆最大的特色之一,這里的晝夜溫差極高,“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的就是新疆。除了氣候,時差也是鮮明的特色之一,因為新疆永遠比我們北京時間要晚上兩到三個小時。在這里你能夠看得到凌晨3點的太陽,晚上10點的落日。新疆之大,足以震撼每一個國人的心靈。</p><p class="ql-block"> 總之,新疆是個好地方,如果你能親自來一趟新疆,你會發(fā)現(xiàn),它遠比你想象的還要遼闊和壯美。</p><p class="ql-block"> 再見新疆!你好大連!感謝“連疆號”專列!圓了我暢游新疆之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