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撿菜</p><p class="ql-block">孫女孫子上學(xué),中午都不回來吃飯。一個在學(xué)校吃食堂、一個去小飯桌吃。</p><p class="ql-block">當(dāng)爺爺?shù)目偸菗?dān)心人家在外面吃不飽,吃不好。</p> <p class="ql-block">因此;晚上放學(xué)回來,盡力給人家多做點(diǎn)、做好點(diǎn)。</p><p class="ql-block">現(xiàn)如今家家戶戶的生活條件嘛!不是說好點(diǎn)了,而是太好了!我就常說:現(xiàn)在的生活天天如過年。</p> <p class="ql-block">《爺爺姐姐和我的照片,什么時間不知道,大約是70年前我四、五歲時吧》</p><p class="ql-block">我們小時候糧食按比例供應(yīng)高粱面玉茭面為主,叫粗糧為主。白面大米叫細(xì)糧,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全是細(xì)糧做的飯。平時細(xì)糧少粗糧多,母親為了給我們 吃的順口,用和好的白面包住和好的紅面,趕成面片吃,叫包皮面。</p><p class="ql-block">我們把這種包皮面給起了個名字,</p><p class="ql-block">叫好人包皮壞人 。</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白面大米隨便吃,雞鴨魚、肉蛋奶你只要消化得了可勁兒的造。</p><p class="ql-block">咱辛辛苦苦做下一桌子飯,擺上桌子一遍一遍叫人家,人家玩手機(jī)的玩手機(jī),看電視的看電視,就是不著急吃飯,好容易叫到桌子邊,拿起筷子往嘴里扒拉著飯,眼睛卻離不開手機(jī)。胡亂扒拉幾口一撂筷子,十有八九要剩個碗底。這還是好的,有時看一眼干脆說:不想吃!</p><p class="ql-block">唉!現(xiàn)在的孩子真不知道該怎么活了,真是造孽呀!</p> <p class="ql-block">我61 年從橋東街搬到大東流,當(dāng)時就是現(xiàn)在人們常說的三年困難時期。(后來國家把 1959、1960、1961 年定義為三年困難時期)</p><p class="ql-block">搬到大東流以后轉(zhuǎn)學(xué)到晉機(jī)子弟小學(xué)上學(xué),有一個同學(xué)叫季午生,他在報喜村住,我們離得很近。</p><p class="ql-block">在 1962年的春天快來時,季午生和我說咱們?nèi)觳税伞?lt;/p><p class="ql-block">我說:去哪撿了?</p><p class="ql-block">他說:你跟我去就行了。</p><p class="ql-block">我和他各自從家里拿了個籃子,他領(lǐng)上我去了比大東流更遠(yuǎn)點(diǎn)的地里,那時村子周圍全是地,到了一個向陽的田埂下,冬天的雪還沒有全部融化,在被雪掩蓋的雜草中,季午生用自己制作的鐵絲耙子,把雜草扒拉開。撿出一小片一小片像紙片一樣的東西,告訴我這就是菜。</p><p class="ql-block">哦!我明白了!這些像紙片一樣的碎片,就是秋天收割大白菜時老菜幫子,爛菜葉子經(jīng)過雨淋日曬被風(fēng)吹到田埂下。</p><p class="ql-block">我說:這咋吃了?</p><p class="ql-block">季午生說:明天你到我家看看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去了季午生家,看見季午生的父親正打開蒸鍋從鍋里拿出一個個黑乎乎的圓圓的團(tuán)子,然后拿秤一份一份給他們家人分著吃,在給他們秤的時候,因為每個人分的重量不同,我從掰開的團(tuán)子里看到少許的黃綠色像玉米面。</p><p class="ql-block">因為他家孩子多,最少五六個,弟兄們還有個叫季平生的,其他忘記了。</p><p class="ql-block">就是這樣的東西,一家人也要用秤秤了分的吃!看看現(xiàn)在真和當(dāng)初有天壤之別!</p><p class="ql-block">寫于2025年6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