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稱:審視自我</b></p><p class="ql-block"><b>美篇號碼:75326027</b></p><p class="ql-block"><b>部分圖片源于網絡致謝原創(chuàng)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昨日上午,我到建設銀行淮安支行辦理存款業(yè)務,征得大堂經理張杰同意對其進行跟蹤采訪。張經理提前半小時到崗。他身著整潔的行服參加晨會。他和同事們一起梳理當日的工作重點、注意事項,并相互鼓勁。晨會結束后,他立刻投入到營業(yè)前的準備工作中:仔細檢查每一臺自助設備的運行狀況,確保宣傳資料擺放整齊,核對柜員的準備情況,大廳的飲水機是否缺水他都留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他告訴筆者,充分的準備是保證一天工作順暢高效的基礎,不能馬虎了事??粗麌乐斦J真的神情,我不禁暗自點頭,這正是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體現。上午九點銀行準時開門,大廳里漸漸人頭攢動,咨詢聲、業(yè)務辦理聲此起彼伏,這是一天中最繁忙的客戶高峰期。張經理好像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戰(zhàn)場指揮官”,在人群中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引導客戶到相應的業(yè)務窗口或自助服務區(qū),有效分流人群,緩解柜臺壓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他耐心地解答客戶各種咨詢?!巴?,我咨詢一下最新的理財產品收益情況?”“經理,這個貸款申請流程能再給我講一遍嗎?”“我的手機銀行怎么轉不了賬了?”張經理總是面帶微笑,用通俗的語言一一解答。即使遇到個別情緒急躁的客戶,他也能沉著冷靜地溝通,用專業(yè)知識和真誠態(tài)度化解矛盾。他的額頭上滲滿汗珠,襯衫后背濕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但他似乎渾然不覺,依舊保持高效的工作節(jié)奏和飽滿的服務熱情。室內的空調雖然輸送著涼意,卻難以驅散他因高強度工作而散發(fā)出來的“熱度”。這時一臺自助查詢機忽然出現故障,幾位等待使用的客戶有些焦急。張經理立刻上前,一邊安撫客戶情緒,解釋情況,一邊迅速聯系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并引導客戶到其他設備或人工柜臺辦理業(yè)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午休時間,員工們輪流就餐。張經理匆匆扒了幾口飯,又回到大廳。他說,有些上班族會利用午休時間來辦業(yè)務,不能松懈。此時客戶流量雖有所緩和,但仍有需要幫助的客戶。一位年邁的老奶奶來到智能柜員機跟前,張經理立即走過去,一步步不厭其煩地指導,直到老奶奶滿意地辦完業(yè)務,連聲道謝。他還主動為一位腿腳不便的客戶搬來了座椅,并協(xié)調柜員優(yōu)先為其辦理了業(yè)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夏日午后的陽光容易讓人困倦,但張經理絲毫不見懈怠。臨近下班時分,大廳里的客戶漸漸稀少,張經理開始整理當日的業(yè)務憑證,與同事們一起復盤一天的工作,總結經驗,并規(guī)劃次日的工作。據了解,有時即使過了下班時間,若仍有客戶前來咨詢或辦理緊急業(yè)務,張經理也會毫無怨言地留下,耐心服務。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戶,灑在他疲憊但依然挺拔的背影上。</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張經理坦言工作中面臨的諸多困難與挑戰(zhàn)。首先是部分客戶的不理解甚至焦躁情緒,需要耐心和溝通技巧去化解。其次,金融產品政策法規(guī)也時有調整,他必須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才能應對客戶多樣化的需求。第三,大堂經理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精神高度集中,尤其在炎熱的夏季,對體力和精力都是嚴峻的考驗。如何有效協(xié)調行內各項資源,確保服務效率和客戶滿意度,也是他需要不斷思考和優(yōu)化的課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張經理回憶起六年前剛入職時的情景。他說,那時自己就像一只“青澀的繭”,對銀行業(yè)務流程一知半解,面對客戶的各種問題常常手足無措,溝通技巧也遠不如現在嫻熟。當時內心充滿對銀行工作的敬畏,對未來既有憧憬。他記得第一次獨立處理較為復雜的對公業(yè)務時,因為小小的疏忽導致業(yè)務辦理受阻,雖然最終在老同事的幫助下解決了問題,但客戶當時略帶不滿的眼神和自己內心的懊惱,讓他至今記憶猶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從此,他利用一切時間努力學習,攻克業(yè)務難關。 有一次,銀行推出一款結構復雜的新型理財產品,許多客戶前來咨詢。初期,張經理對此也不懂,解答起來頗為吃力。但他沒有退縮,白天向前輩請教,晚上回家加班加點查閱產品說明、研究相關案例,甚至模擬客戶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并提前準備答案。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學習資料。經過一周的集中攻堅,他完全掌握了該產品的特性和風險點,還能結合不同客戶的財務狀況給出中肯的建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張經理第一次獨立為一位重要客戶清晰講解并成功推薦這款產品,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也曾因服務細節(jié)上的疏忽,引發(fā)過客戶的投訴。起初,他感到委屈和不解,但冷靜下來后,在領導的耐心開導和同事的幫助下,他深刻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服務態(tài)度,開始主動學習溝通心理學,觀察優(yōu)秀同事如何與客戶互動,努力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和共情能力。漸漸地,他學會更耐心地傾聽,更巧妙地化解矛盾,服務也變得更加人性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