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春是短暫美好的,又是莽撞迷茫的,尤其是對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而言。</p><p class="ql-block"> ——題記</p><p class="ql-block">當年在敲鑼打鼓聲中奔赴廣闊天地插隊落戶的日子,算來竟超過半個世紀了。時間真是一把殺豬刀呀,毫不留情,宰你沒商量。回首往事,農(nóng)村的艱辛生活也寫了不少了,今天寫點輕松另類的話題。</p><p class="ql-block">在農(nóng)村那幾年的日子里,我們雖說天天下地勞動,身體疲累,生活艱苦,但也有輕松快樂的時候,套用現(xiàn)在時興的話語就是小確幸。那時同學們都是十幾歲的毛孩子,還沒有什么人生觀,驟然從城市來到農(nóng)村,反差之大,一時適應不了,有些人不免會產(chǎn)生迷茫。在行動上就是不愿好好勞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要不就是走東竄西,偷雞摸狗。這在各地知青中普遍存在,我們周邊也是有的。</p> <p class="ql-block">有一年冬天,農(nóng)閑的一天,我們知青小組忽然來了幾個同一公社的插隊同學。大家都很熟識,相互高興地打過招呼,他們中一人忽然伸手從軍大衣懷里掏出一只雞來,在我們的驚訝目光中坦然說道,從村里偷的,不便在自己隊里吃,拿你們這兒來一塊解個饞。人家這是老遠的犒勞我們來了,我們也不好說什么了。于是燒水褪毛下鍋,大快朵頤一頓。印象中也只有這一回。但我料想到,他們不會只偷一次,同樣的戲碼會輪流到別的知青小組上演。</p><p class="ql-block">也不知可是受了此事的感染,我們一貫老實本份勤懇務農(nóng)的思想深處竟也冒出些許不勞而獲的念頭。我們不敢也不忍心像他們那樣偷雞,但卻想到了偷菜。正值冬季缺菜吃,醬油拌飯、鹽炒蔥花就是我們常吃的菜。一天收工時路過鄰隊社員的自留地,看到地里長勢可人的青菜,心中按捺不住地想著搞幾棵回來吃。當時小組里就是我和另一個女生倆人,我倆一碰頭,不謀而合,說干就干。當晚,夜色半明半暗,我們悄悄摸到地頭,脫下棉襖罩褂鋪在地上,一人拔了幾棵油嫩的闊葉青菜,用衣服包上喜滋滋地回來了。明天吃飯有菜了。但我們也就那么一兩次,救個急解個饞。本隊家門口的菜地,我們從來不碰。倒是有社員送給過我們幾回。</p> <p class="ql-block">如今想來有點愧對農(nóng)民。任何事物有正就有反,當年知青下鄉(xiāng)也給村民帶來一些小禍害是不爭的事實。但誰的青春沒有犯過錯呢?</p>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