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李明鵬</p><p class="ql-block">美篇號碼:8589134</p><p class="ql-block">文/圖:李明鵬</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8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我們一行十人隨團踏上了前往新疆那拉提草原的夢幻之旅。隨著《可可托海牧羊人》歌聲響遍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牧羊人的故事也使那拉堤成為愛情符號,懷著對這片神秘土地的向往,我們像一群追逐自由的飛鳥,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它的懷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那拉提鎮(zhèn),地處天山腹地,伊犁河谷東端,西接新源縣城乃至伊寧市后直通312國道,東面沿著古通道接巴倫臺的公路,而橫貫天山的獨山子──庫車公路也經(jīng)由這里連接,仿佛是大地之上的交通樞紐,承載著歷史與現(xiàn)代的往來。</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的車緩緩駛入那拉提草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山頂上終年不化的積雪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宛如一條圣潔的哈達,給這片草原增添了幾分神秘與莊嚴。山脈連綿,像是大地的脊梁,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拉提草原屬于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年降雨量約880毫米,夏季平均氣溫在20℃左右,冬季平均氣溫在-8℃左右。這樣的氣候條件,孕育了這片廣袤無垠的草原。它三面環(huán)山,東南接那拉提高嶺,勢如屏障,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落,地勢大面積傾斜。鞏乃斯河宛如一條藍色的絲帶,蜿蜒流過草原全境,河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仿佛無數(shù)顆鉆石在水面上跳躍。</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牧草如茵,綠意盎然,各種野花競相開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們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微風拂過,草浪翻滾,花香四溢,讓人心曠神怡。閉上眼睛,深呼吸,那清新的草香和著泥土的芬芳,直入肺腑,仿佛能洗凈心中所有的塵埃。</p> <p class="ql-block">我們首先來到了天界臺,這里是河谷草原與空中草原的分水嶺,取意“人間天堂入口,天上人間之界”。站在天界臺上,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空中草原盡收眼底,那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波瀾壯闊,讓人心胸開闊。俯瞰下方,河谷草原的垂直自然景觀也清晰可見,白雪皚皚的山峰、茂密的森林、連綿起伏的山丘、平坦的草甸,一山四景,層次分明,如同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著蜿蜒的山路,我們來到了游牧人家,這里是空中草原線路的綜合服務區(qū)。在這里,我們可以體驗到各種有趣的娛樂項目,如騎馬、山羊拉車等。我騎上一匹駿馬,在草原上馳騁,感受著風在耳邊呼嘯,仿佛自己成為了這片草原的主人,那種自由和暢快的感覺,讓我陶醉其中。遠處,成群的牛羊在悠閑地吃草,它們像是草原上的精靈,給這片寧靜的草原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哈薩克族的牧民們熱情好客,他們邀請我們走進氈房,品嘗美味的奶茶和手抓肉,給我們講述著他們的生活故事和草原上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離開游牧人家,我們前往了盤龍谷的蛟龍出海景點。這里以黑森林著稱,兩側重疊山巒挾裹著的雪杉森林溝,堪稱沿途叢林景觀中最為震撼的畫面。一株株高大蒼勁的云杉,宛如一根根定海神針,又似一柄柄倚空長劍,齊刷刷地插矗于風濤云浪之間。它們汲取著山川靈性日月精華,仿佛化作了興云作雨的萬千游龍,依偎、守護、滋養(yǎng)、扮美著盤龍谷的秀澗靈峰。走在林間的小路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地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踩上去發(fā)出“沙沙”的聲音,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著一首美妙的交響曲。</p> <p class="ql-block">在盤龍谷,還有一個臥牛崗。遠遠望去,它猶如一只牛臥在山上吃草。我們登上臥牛崗,這里地勢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極目遠眺,遠處連綿的群山,四圍迢遆的叢林,盡收眼底。俯瞰崗下的山谷,可以看到山谷叢林間若隱若現(xiàn)的哈薩克冬窩子和坡地牧場上悠閑吃草的牛羊。山谷中,幽谷密林,緩坡深溪,四季景色美的驚人,仿佛是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畫筆,勾勒出的一幅絕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草原不僅有美麗的自然景觀,還有著豐富的人文故事和古老傳說。相傳成吉思汗西征時,一支蒙古大軍經(jīng)托克遜、巴音布魯克草原趕往伊犁河谷集結,穿行于天山南麓,時當仲夏,山中仍風雪彌漫,寒氣瑟瑟,處在饑餓和寒冷中的蒙古官兵個個疲憊不堪。不料翻過一道達坂,忽見云開日出,艷陽高照,展現(xiàn)在眼前竟是繁花怒放、流水潺潺的一馬平川,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將士們頓覺心曠神怡,不禁齊呼:“納喇特,納喇特......”,蒙語譯為“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后音譯為“那拉提”,一個形象的地名由此誕生,留傳至今。</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土地上,還流傳著許多關于烏孫國的故事。烏孫是古代生活在伊犁河流域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在這片肥沃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烏孫文化。如今,在那拉提草原上,還能看到一些烏孫古墓,這些古墓靜靜地躺在草原上,仿佛在訴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了烏孫古跡景點,看著那些古老的墓葬和遺址,心中涌起一股對歷史的敬畏之情。這些古跡是烏孫人留下的珍貴遺產(chǎn),它們見證了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也見證了那拉提草原的歷史變遷。在陽光的照耀下,古墓上的石頭泛著淡淡的光澤,仿佛是歷史的眼睛,默默地注視著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除了古老的傳說,那拉提草原上的哈薩克族民俗文化也讓我們流連忘返。哈薩克族是一個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至今仍保留著濃郁古樸的民俗風情。我們觀看了精彩的賽馬、叼羊表演,騎手們在馬背上飛馳,身手矯健,他們的勇敢和技藝讓我們驚嘆不已。姑娘追也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民俗活動,小伙子和姑娘們在草原上追逐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草原上空,那純真的笑容和歡快的氛圍,讓我們感受到了哈薩克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愛情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沿著景區(qū)的指示牌,我來到了烏孫王國影視城。這座以漢代烏孫國文化為主題打造的景觀,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那拉提草原的懷抱中。影視城是一座仿制烏孫國營寨,寨門赫然屹立,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烏孫王國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走進寨內(nèi),中心大帳內(nèi)烏孫首領的寶座極其壯觀霸氣,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讓人不禁想象當年烏孫王在這里發(fā)號施令的威嚴場景 ,這也是游客們必打卡的拍照點。</p> <p class="ql-block">烏孫王國影視城那獨特的建筑風格、豐富的文化展示,都讓我對烏孫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影視城是一座仿制烏孫國營寨,以漢代烏孫國文化為主題打造。寨內(nèi)中心大帳是主要建筑,內(nèi)部烏孫首領的寶座壯觀霸氣,是拍照打卡點和節(jié)目演藝場所;大帳后方是寢室,細膩地還原了漢代家居陳設。大帳外四周的軍營布置被開發(fā)成娛樂項目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烏孫是我國古代西域的一個游牧民族,烏孫王國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大的王國之一。那拉提草原是烏孫人曾經(jīng)的活動區(qū)域,這里見證了烏孫文化與漢文化的交流交融,細君公主、解憂公主遠嫁西域等歷史故事就發(fā)生在此處。</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草原烏孫王國影視城及周邊美麗的草原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眾多影視劇前來取景,如《大秦賦》《將夜》《九州·海上牧云記》等。烏孫王國影視城不僅是那拉提草原上的一個景點,更是一扇通往歷史的大門,讓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古代烏孫文化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哈薩克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閑坐時,盡情欣賞著哈薩克族姑娘和小伙子們表演的歌舞。他們穿著色彩鮮艷的民族服裝,舞姿優(yōu)美,歌聲嘹亮,仿佛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在火光的映照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刻,我們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和疲憊,只沉浸在這美好的時光里。</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草原,你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是心靈的詩意棲居之地。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壯美的自然風光,感受到了濃郁的人文氣息,聽到了古老的傳說和故事。你用你的寬廣和包容,接納了我們這些來自遠方的客人,讓我們在這里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離開那拉提草原的時候,心中滿是不舍。但我知道,這片草原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成為了我生命中一段珍貴的記憶。我相信,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會懷念那拉提草原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懷念那里的熱情好客的人們和那些動人的故事。我期待著有一天,我能再次回到這片美麗的土地,再次感受它的魅力和溫暖。那拉提草原,我會永遠記住你,記住我們之間的美好邂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