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黎海樓的指尖輕輕觸碰到那青紫色的光柱,一瞬間,他感覺自己仿佛被卷入了一個浩瀚無垠的星河漩渦之中。在那混沌的意識深處,一系列如夢似幻的影像開始在他心頭掠過。這些影像仿佛是《山海經(jīng)》中描繪的上古景象的再現(xiàn):在遙遠(yuǎn)的湯谷之上,一棵扶桑樹高聳入云,其高度竟然達到了驚人的三百里。這棵扶桑樹的枝頭,似乎有金烏振翅欲飛,它們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而樹下則是沃焦的流火,火光映照著整個大地。</p><p class="ql-block">黎海樓的雙腳再次踏在堅實的土地上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鼻端立刻彌漫著千年古木的濃郁香氣。他抬頭望去,只見一棵貫穿天地的扶桑樹矗立在他的面前——那青銅色的枝干扭曲著,宛如一條遠(yuǎn)古神龍在空中舞動。這棵扶桑樹的三十六道主枝分三層橫斜,每一層都托舉著十個熾烈的太陽,它們的光芒如同烈焰一般,照亮了整個世界。</p><p class="ql-block">黎海樓感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時空,來到了一個神話般的時代。他看到那些太陽在天空中輪轉(zhuǎn),每一個都散發(fā)著無盡的光和熱,它們的光輝灑滿了大地,使得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黎海樓的心中充滿了敬畏,他意識到自己正站在一個神秘而又古老的世界之中,這里的一切都充滿了未知和奇跡。</p><p class="ql-block">他繼續(xù)前行,每一步都踏在柔軟的草地上,感受著大地的脈動。四周的景象讓他驚嘆不已,他看到了各種奇異的生物在森林中穿梭,有的像龍,有的像鳳,還有的生物形態(tài)奇特,他甚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些生物和諧地生活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它們的存在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古老的傳說。</p><p class="ql-block">黎海樓的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決定深入這片神秘的土地,去尋找那些只存在于傳說中的秘密。他知道,這次的旅程將會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對自我極限的挑戰(zhàn)。他深吸一口氣,邁開步伐,向著未知的深處進發(f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湯谷之上有扶木,一個太陽升起,一個太陽落下。” 黎海樓輕聲吟誦著《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中的古老詩句,他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時空,定格在那遙遠(yuǎn)的天際之上。每一個赤金色的太陽球體表面,都流動著一層奇異的光膜,宛如水銀般流轉(zhuǎn)不息。若仔細(xì)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些光膜并非自然形成,而是由精細(xì)的工筆彩繪所構(gòu)成,每一幅畫都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故事。</p><p class="ql-block">這些彩繪作品,正是黎海樓的師父徐長生,當(dāng)年游歷海外三十六國時,親手繪制的真跡。徐長生是一位傳奇般的求仙者,他的足跡遍布了東海之濱,從蓬萊仙島到鮫人泣珠的碧海珊瑚,再到羽人翔集的昆侖玉虛,每一處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跡和筆墨。在第十個太陽上,黎海樓看到了一幅尚未完成的扶桑神樹圖,畫中的神樹枝繁葉茂,但筆觸間還留有朱砂未干的痕跡,似乎在訴說著徐長生當(dāng)年未竟的心愿。</p><p class="ql-block">黎海樓腰間的后羿射日弓突然輕微顫動起來,檀木弓身上浮現(xiàn)出玄鳥的紋章,這把傳承自后羿部族的神器,弓胎由不周山斷竹制成,弓弦則是由燭龍的胡須所化,此刻正對著天空發(fā)出低沉的龍吟。黎海樓輕撫過弓身上凹凸的射日圖,心中不禁回想起那個古老的傳說:當(dāng)年后羿九箭連珠,射落了九個金烏,它們墜于羽山,化作赤焰琉璃,唯有這第十個太陽,被西王母的玉匣封存在此,成為維系天地晨昏的樞機。</p> <p class="ql-block">黎海樓閉上眼睛,仿佛能感受到那股來自遠(yuǎn)古的力量,那股力量曾經(jīng)讓后羿能夠以一己之力,維護天地間的平衡。他深知,這把后羿射日弓不僅僅是一件武器,它更是一種責(zé)任,一種守護天地秩序的使命。黎海樓深吸一口氣,睜開眼睛,再次凝視著那輪赤金色的太陽,心中暗自發(fā)誓,無論未來道路如何艱難,他都將繼承師父的遺志,守護這片天地,不讓任何力量破壞這脆弱的平衡。</p><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傳說中,十日并出的景象是天地間最為恐怖的災(zāi)難之一。據(jù)說,當(dāng)十個太陽同時升起,它們的熱量會焦灼大地,使得莊稼枯萎,草木焚毀。黎海樓的話語仿佛帶著一種神秘的力量,他的話音剛落,天際便傳來了一陣金烏清越的啼鳴聲,這聲音宛如來自遠(yuǎn)古的呼喚,震撼人心。</p><p class="ql-block">緊接著,十個太陽同時亮起,它們的光芒刺眼奪目,赤紅色的光焰如同熔巖一般,沿著扶桑神樹的枝干流淌。扶桑神樹,傳說中生長在東方的神木,其枝葉繁茂,是太陽神鳥棲息的地方。然而,在這十個太陽的炙烤之下,青銅色的樹葉瞬間卷曲,變得像金箔一樣脆弱,紛紛從枝頭飄落。那些滴落的樹汁,落在地面上,竟燒出了深可見骨的焦痕,大地仿佛被火海吞噬,一片焦土。</p><p class="ql-block">黎海樓見狀,急忙伸手入懷,從懷中取出了一件神秘的寶物。這是一枚寸許長的定海神針,它原是大禹治水時所鑄造的一件神器,名為量天尺。傳說中,大禹為了平定洪水,走遍了九州大地,測量水脈,最終鑄成了這件神器。黎海樓取出的這枚量天尺,一入手便化作了一根丈許長的玄鐵神針,其針身篆刻著九州水脈圖,上面詳細(xì)記錄了共工撞斷的不周山、大禹劈開的龍門峽、伯益記錄的七十二澤等重要地理標(biāo)志,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讓人感受到那股古老的洪荒之力。</p><p class="ql-block">這根神針不僅是測量水脈的工具,更蘊含著大禹治水的智慧與力量。黎海樓手持神針,目光堅定,仿佛在這一刻,他成為了守護這片大地的英雄,準(zhǔn)備用這根神針來平息這場由十日并出引發(fā)的災(zāi)難。</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決定性的瞬間,當(dāng)神針深深地插入湯谷之水的地面,仿佛觸動了某種神秘的機關(guān),整個水域瞬間沸騰起來。黎海樓,這位精通禹王鎖龍井九字訣的高人,迅速掐動著復(fù)雜的法訣。隨著他的動作,神針表面開始顯現(xiàn)出一幅幅古老的治水圖景,仿佛在講述著一段段遠(yuǎn)古的傳說。</p><p class="ql-block">畫面中,先民們手持耒耜,辛勤地開挖渠道,引導(dǎo)著水流,而應(yīng)龍則以它那強大的尾巴在大地上劃出一道道河流,神龜則背負(fù)著洛書,指引著正確的方位。這些圖景不僅展示了古代人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也彰顯了他們與天地間力量的溝通。</p><p class="ql-block">隨著神針的靈力流轉(zhuǎn),地面的焦痕開始被水脈圖的靈光撫平,仿佛是大自然在自我修復(fù)。蒸騰的水汽在扶桑樹周圍形成了一道道水幕,這些水幕如同天然的屏障,暫時阻擋了蔓延的火勢,為這片土地帶來了一絲難得的安寧。</p><p class="ql-block">然而,寧靜并未持續(xù)太久。突然間,地下傳來了一陣如悶雷般的震動,神針插入之處的地面裂開了一道道蛛網(wǎng)狀的黑縫。從這些裂縫中,涌出了濃稠如墨的霧氣,它們在空中迅速凝結(jié),形成了一只龐然大物——一只擁有八個蛇首和八條蛇尾的巨蛇,它盤繞在扶桑樹的枝頭,仿佛是這片天地的主宰。</p> <p class="ql-block">每個蛇首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孔,有的長著天狗的赤目,有的頂著建木的枝葉,而蛇身上的鱗片則刻著復(fù)雜的符文。這些符文既有《淮南子》中描述的云氣紋,也有《古事記》中記載的勾玉咒。這些神秘的符號在蛇身上交織,散發(fā)出一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p><p class="ql-block">黎海樓看到這一幕,瞳孔驟然收縮,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不就是傳說中吞噬了八山八河的怪物——八岐大蛇嗎?此刻,它正用八個蛇首發(fā)出不同語言的嘶吼,聲音中混合著倭國的古歌與中原的巫咒,形成了一種詭異而強大的咒語。</p><p class="ql-block">隨著八岐大蛇的蛇尾掃過,扶桑樹的枝干竟如同活物般扭曲躲避,顯示出這怪物的妖力已經(jīng)滲透到了木靈本源之中。扶桑樹作為這片土地的守護神,它的反應(yīng)無疑表明了八岐大蛇的力量是多么的恐怖和不可抗拒。黎海樓知道,他必須立刻采取行動,否則這片土地和它的人民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災(zāi)難。黎海樓站在那片神秘的古林之中,左手緊緊握住那把傳說中的射日弓,弓身雕刻著古老的圖騰,仿佛在訴說著遠(yuǎn)古的神話。他的右手則熟練地掐著劍訣,指尖流轉(zhuǎn)著一股股玄妙的真氣。就在這時,他的目光忽然被眼前那條巨大無比的八岐大蛇所吸引。那條大蛇蜿蜒盤旋,身軀龐大得幾乎遮蔽了半邊天空,而黎海樓注意到,在大蛇七寸處的鱗片縫隙中,隱約露出了一角殘破的帛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帛畫上描繪的正是《海外求仙圖》中失落已久的“倭國神宮篇”。這幅畫作的殘片,對于黎海樓來說,不僅僅是一張古舊的畫紙,它承載著一段歷史,一段傳說,更是一段關(guān)于中原與倭國之間神秘聯(lián)系的線索。他回想起師父曾經(jīng)的話語,那些關(guān)于倭國八岐大蛇的傳說,其實與中原的十日神話有著共同的起源,都是上古時期天道失衡后,天地間產(chǎn)生的異象。</p><p class="ql-block">“既同源,便應(yīng)同歸。”黎海樓心中默念著這句話,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他深吸一口氣,體內(nèi)真氣如江河般奔騰,突然間,一根神針從地面騰空而起,化作萬點水珠,融入了四周的水幕之中。水幕仿佛被賦予了生命,波光粼粼,閃爍著神秘的光芒。</p><p class="ql-block">黎海樓屈指一彈,射日弓發(fā)出一聲清越的鳳鳴,響徹云霄。箭矢并非尋常的羽簇,而是用神針?biāo)Y(jié)而成的冰晶箭。只見那冰晶箭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寒光,仿佛連空氣都要被凍結(jié)。弓身上的射日圖突然活了過來,后羿的身影在虛空中拉弓搭箭,與黎海樓的動作完美重疊,仿佛是歷史的重演,神話的再現(xiàn)。</p><p class="ql-block">黎海樓的這一箭,不僅僅是為了對付眼前的八岐大蛇,更是為了探尋那失落已久的“倭國神宮篇”背后的秘密。他相信,通過這幅殘破的帛畫,或許能夠找到連接中原與倭國神話的線索,解開上古天道失衡的謎團。箭矢在空中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直指大蛇七寸處的鱗片縫隙,那里隱藏著的不僅是帛畫,更是兩個文明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那片遙遠(yuǎn)的東方海域,黎海樓站在波濤洶涌的海岸邊,手中緊握著一把古樸的長弓。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凝視著天際那輪初升的紅日。隨著他拉弓搭箭,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空氣中凝聚。箭尖閃爍著寒光,仿佛蘊含著某種神秘的力量。終于,他松開弓弦,箭矢如流星般劃破長空,直奔那最東側(cè)的太陽而去。</p> <p class="ql-block">箭尖刺破了包裹著太陽的光膜,那一刻,仿佛時間靜止,空間扭曲。《海外求仙圖》上,原本只是一幅靜止的畫,卻突然間活了過來。蓬萊仙島的輪廓變得清晰,數(shù)只仙鶴從畫中飛出,它們的羽毛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這些仙鶴動作協(xié)調(diào),輕盈地飛向天空,準(zhǔn)確無誤地銜住了即將墜落的金烏,將其帶回了仙島。</p><p class="ql-block">黎海樓的心中涌起一股明悟,這些太陽并非簡單的天體,而是師父以秘法封存的“記憶光源”。每一束光膜的破碎,都意味著一段失落的海外文明被喚醒。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責(zé)任重大,這些記憶的碎片,或許能揭開古老傳說背后的真相。</p><p class="ql-block">黎海樓再次搭上箭矢,這一次,他的目標(biāo)是那條盤踞在天際的巨蛇。巨蛇的身軀龐大無比,每一個蛇首都猙獰可怖,仿佛是來自地獄的使者。當(dāng)?shù)诎酥Ъ干湎虼笊叩牡诎藗€蛇首時,黎海樓的神針化作一條水龍,突然間纏繞住了蛇尾。水脈圖上的龍門峽金光閃耀,那金光如同有形的力量,將大蛇拖向地面。</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支箭,黎海樓對準(zhǔn)了大蛇核心處的帛畫殘片。箭簇裹挾著《山海經(jīng)》中青鸞的虛影,那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力量。箭矢帶著青鸞的虛影,直接擊碎了那片融合了中日咒文的鱗片。鱗片破碎的瞬間,一股強大的能量波擴散開來,黑霧退散,露出了大蛇體內(nèi)纏繞的扶桑樹枝干。</p><p class="ql-block">原來,這怪物竟是扶桑樹吸收了倭國邪祟后產(chǎn)生的變異。十個太陽的光膜次第破碎,卻并未墜落,而是化作點點流螢,紛紛落在黎海樓展開的《海外求仙圖》殘卷上。那些流螢如同有生命的精靈,它們在畫卷上飛舞,殘缺的畫卷竟開始自行補全,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描繪著失傳已久的海外仙島。</p><p class="ql-block">定海神針在空中緩緩縮小,重新化作寸許長的玉尺,回到了黎海樓的掌心。他撫摸著弓身上新浮現(xiàn)的紋路,那是八岐大蛇退去后留下的“扶桑連理紋”,暗含著中日兩國的上古道統(tǒng)。黎海樓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戰(zhàn)斗的勝利,更是對古老文明的一次致敬。</p><p class="ql-block">遠(yuǎn)處的扶桑樹在晨光中舒展著枝葉,枝頭只剩下那個曾被后羿放過的太陽。此刻,它正散發(fā)著溫潤的金光,將湯谷照得如琉璃世界一般清澈透明。黎海樓站在那里,仿佛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他的目光穿透了時間的迷霧,看到了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p> <p class="ql-block">"師父,您留下的謎題,弟子又解了一層。" 黎海樓望向太陽中逐漸清晰的徐長生畫像,終于明白所謂 "十日并出",原是師父將畢生收集的海外文明封印于太陽之中,唯有經(jīng)歷過文明碰撞的考驗,才能喚醒這些沉睡的記憶。這不僅僅是一場對知識的追求,更是一次對自我認(rèn)知的深刻探索。黎海樓回想起師父曾經(jīng)的教誨,那些關(guān)于不同文明的傳說和歷史,仿佛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他腦海中展開。他意識到,這些文明的融合與沖突,正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一次的碰撞都孕育著新的思想和創(chuàng)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那八岐大蛇,正是不同文明沖突時產(chǎn)生的邪祟,它象征著人類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挑戰(zhàn)。唯有以同源的上古道統(tǒng)調(diào)和,方能化干戈為玉帛。黎海樓想起了師父傳授的古老智慧,那些關(guān)于和諧共處的哲學(xué),讓他明白了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尊重與理解是化解沖突的關(guān)鍵。</p><p class="ql-block">收拾好射日弓與定海神針,這兩件傳說中的神器,黎海樓感到自己肩上的責(zé)任更加沉重。他深知,這兩件神器不僅僅是戰(zhàn)斗的工具,更是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象征。他注意到扶桑樹根部浮現(xiàn)出一道新的光門,門扉上交織著云雷紋與勾玉紋,正是剛剛?cè)诤系闹腥瘴幕?。這扇門仿佛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入口,黎海樓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穿越,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與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知道,下一道門后,必定還有更多的文明謎題等待破解,而手中的《海外求仙圖》,正隨著每一次闖關(guān)逐漸完整,終有一日,會拼湊出失落千年的世界真相。黎海樓凝視著手中的古卷,上面記錄著無數(shù)先人的智慧與探索,他感到自己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xù)著未完成的使命。每一次的挑戰(zhàn)都讓他更加接近那個被歷史塵封的真相,而他也將用自己的行動,為這個世界帶來新的啟示和希望。當(dāng)黎海樓踏入那扇古老門檻的那一刻,他突然聽到了身后金烏的清亮啼鳴。那聲音如同晨曦初露,穿透了時空的迷霧,回蕩在他的耳邊。轉(zhuǎn)身回望,十個太陽已經(jīng)全部隱沒,唯有扶桑樹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似乎在訴說著那些被時光深埋的文明對話。扶桑樹的枝葉間,似乎還殘留著金烏的余溫,那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力量,讓黎海樓不禁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此時此刻,他終于明白,所謂的法寶神器,不僅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不同文明間溝通的橋梁。正如后羿的弓,那把曾經(jīng)射落九個太陽的神弓,它不僅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種守護,能夠守護新生的光芒,讓世界重歸寧靜。而大禹的針,那根曾經(jīng)治理洪水,平息滔天巨浪的神針,它不僅僅是一根工具,更是一種責(zé)任,能夠縫合一個破碎的世界,讓大地重歸和諧。</p><p class="ql-block">隨著身后的光門緩緩關(guān)閉,黎海樓的衣擺上仍沾著扶桑的金粉,那金粉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仿佛是扶桑樹對他的祝福。腰間的射日弓纏繞著幾縷八岐大蛇蛻下的鱗光,那鱗光如同彩虹般絢爛,是他在與八岐大蛇戰(zhàn)斗后獲得的榮耀。這些來自不同文明的印記,默默地證明著,在這片融合了神話與歷史的土地上,每一次的碰撞都是文明的交融,每一次的考驗都是道統(tǒng)的傳承。</p><p class="ql-block">而他,作為徐長生的弟子,正沿著師父的足跡,在這個連接古今中外的景門之中,續(xù)寫著屬于自己的文明傳奇。他深知,自己肩負(fù)著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雙重使命,不僅要繼承先輩的智慧,更要在此基礎(chǔ)上開辟新的道路。黎海樓的每一步都顯得堅定而有力,他的目光中閃爍著對未知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他相信,在這片充滿奇跡的土地上,他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讓自己的名字,也像那些古老的神話一樣,被后人傳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