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我重新發(fā)了為黃亞州先生的三語詩集《我的西班牙 我的葡萄牙》所寫的序言《中國當代行吟詩的領跑者》,再次推崇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方式:行吟。在附記中也簡單介紹了當今另一位成績卓著的行吟詩人王端誠。<div>今天又想到另一個于此呼應的事實:上海松江有一個于2016年成立的詩歌組織,就叫“行吟詩社”呢!叫這個名稱可謂名副其實,9年來這些詩人們們正是不斷行吟:行,吟,并快樂著。一本印制精美的詩集《我的詩歌情懷——行吟詩社格律體新詩選》就是他們豐收的記錄。</div> 這本詩集以圖片記錄了行吟詩社的歷史:他們行吟的足跡遠非囿于上海。2017年起就連續(xù)3年參加了“東方詩風”論壇每年一度的采風活動,到過四川、泰山、襄陽呢。也不止于行吟,還在卡納比健康島建立了創(chuàng)作基地呢。一個重要的特點是,他們信服格律體新詩的理念,行吟中以格律體新詩的業(yè)已形成的規(guī)范為準則,在"三分法"的范疇內(nèi)進行創(chuàng)作,寧愿戴著“鐐銬”翩翩起舞呢。因而小小松江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繼重慶、四川之后又一個格律體新詩創(chuàng)作基地。 這并不奇怪:原來行吟詩社的帶頭人、他們公認的老師王民勝就是格律體新詩陣營里一位驍將哩。他不遺余力傳播格律體新詩的知識,組織行吟活動,帶頭寫出佳作。<div>再回溯源頭,早在2012年,“東方詩風”的年會就在松江舉行,有聲有色地開展了多種活動,得到《松江報》的詳細報道,播下了格律體新詩的種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div> 《我的詩歌情懷——行吟詩社格律體新詩選》這本詩集無疑是行吟詩社9年來辛勤耕耘所結(jié)的碩果。出了大量活動留下的鏡頭,大事記的詳盡記載,值得注意的還有王民勝介紹格律體新詩知識的長文:這正是社員們創(chuàng)作時依據(jù)的準則,保證了詩體的純正。當然最能說明問題,最具有價值的還是如題所示的“詩選”:本書的主體部分。 讀過全書,我以為這些作品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增添了行吟之作,二具有更為厚重的價值:<div>一、數(shù)十位詩人這些數(shù)以百計的作品內(nèi)容豐富,多姿多彩,是詩人們感情的真實抒發(fā);</div><div>二、表達當今時代精神,富有松江地方色彩,特色鮮明;</div><div>三、是國內(nèi)格律體新詩創(chuàng)作的可喜收獲。其多種體式,印證了聞一多“相體裁衣”的詩學理念,破除了格律體新詩“千篇一律”的誤判;</div><div>四、是當下松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今后會成為“松江志”的重要篇章。</div> 向松江詩友的寶貴收獲表示真誠的祝賀!向松江詩友們致敬!<div>祝你們在未來的歲月里為格律體新詩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div><div> 2025·6·27晚渝州悠見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