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條紋噪(zào)鹛(méi) (英文名:Striated Laughingthrush,學(xué)名:Grammatoptila striata),是雀形目噪鹛科Grammatoptila的唯一物種。原屬Garrulax,后根據(jù)2018年發(fā)表的分子系統(tǒng)學(xué)研究,被歸入復(fù)活的Grammatoptila屬。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地區(qū),包括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以及中國云南、西藏等地。常活動于海拔約2000米的矮樹和灌叢間,是國家保護的有益或有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p> 拍攝地:云南騰沖猴橋狼牙山<br>時間:20250301-0304<br>攝影制作:香香 <p class="ql-block"> 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頭側(cè)、后頸暗栗褐色,各羽均具細的白色羽干紋,藏南亞種眼后還有一寬的黑色縱紋,向后直伸至枕部;其余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概為栗褐色,除飛羽和尾羽外,各羽亦都具有細的白色羽干紋;內(nèi)側(cè)飛羽與背同色,外側(cè)飛羽外翈藍灰色。頦、喉、胸一直到上腹均呈棕栗色或茶褐色沾棕,各羽亦都具細的白色或棕白色羽干紋,腹部以后白色羽干紋逐漸消失。</p><p class="ql-block"> 虹膜橙紅色,嘴黑褐色,腳暗褐色。</p> <p class="ql-block"> 鳴叫時冠羽聳立,發(fā)出一系列重復(fù)的響亮、上揚音調(diào),從尖銳的尖叫到低沉的呼嚕聲都有。</p> <p class="ql-block"> 與同類相比,條紋噪鹛擁有獨特的細白線紋,且在鳴叫時頂冠會豎起,這是辨識其的重要特征。</p><p class="ql-block"> 亞種區(qū)別:藏南亞種眼后有一寬闊的黑色帶斑,一直延伸至枕部,頭頂后部至后頸無白色羽干紋;珠峰亞種眼后無黑色帶斑,頭頂至后頸有白色羽干紋。</p> <p class="ql-block"> 常成對或結(jié)成小群活動,偶爾與其他噪鹛混群。偏好藏匿于靠近溪流的濃密灌木叢中的闊葉林及混合林地帶,以果樹上的果實為食。</p> <p class="ql-block"> 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至緬甸的東洋界,包括不丹、印度、緬甸、中國等地。在中國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貢山、西部瀘水和西藏南部波密、墨脫、背崩、樟木、聶拉木等地。</p> 條紋噪鹛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于海拔1300-2100米的闊葉林中。巢呈深杯狀,主要由細枝、枯草、苔蘚、葉和根等材料構(gòu)成,內(nèi)墊有細根和細草莖。通常置巢于小樹或藤本植物上,巢距地高1-3米。每窩產(chǎn)卵2枚。卵淡藍色、偶爾被有少許細的黑色或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1.5-33.8毫米×23.2-23.5毫米。 條紋噪鹛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div> 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xué)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div> <h1><b><i><font color="#ed2308">歡迎光臨 謝謝欣賞!</font></i></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