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27日-6月5日我們一行11名老友前往以色列約旦旅游。</p><p class="ql-block">最近整理照片,把原來存放在QQ相冊里的照片都轉(zhuǎn)到美篇里,便于欣賞。</p><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久遠,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幸好還有留存的照片可以作為記憶。</p><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神秘的地方還有一個更神秘的是:耶穌是人還是神,為什么是圣人,基督教是什么?希望能通過此行解密。</p><p class="ql-block">- 宗教意義神秘</p><p class="ql-block">- 猶太教:耶路撒冷是猶太教的圣地,圣殿山被視為上帝與人類相遇的地方。傳說大衛(wèi)王的兒子所羅門在此建造了第一圣殿,后雖被摧毀,但猶太人又建造了第二圣殿。羅馬帝國占領(lǐng)耶路撒冷后,第二圣殿也被焚毀,僅留下西墻,即哭墻,成為猶太人精神寄托和團結(jié)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基督教:耶穌在耶路撒冷受難、復(fù)活和升天,其一生的重要事件都發(fā)生在此,如最后的晚餐在錫安山,苦路十四站分布在耶路撒冷老城等,使這里成為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伊斯蘭教:耶路撒冷是僅次于麥加和麥地那的伊斯蘭教第三大圣地,是穆罕默德騎馬夜行、踩石登天的地方,圣殿山上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重要建筑。?</p><p class="ql-block">- 歷史底蘊神秘</p><p class="ql-block">- 悠久歷史:耶路撒冷自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衛(wèi)王征服耶路撒冷,確立為以色列王國首都。在過去的5000年中,它曾被不同種族40多次征服,被毀滅了十余次,又被重建了十余次。</p><p class="ql-block">- 文明交融:迦南人、猶太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十字軍、奧斯曼土耳其人等先后在此統(tǒng)治或生活,不同文明在此碰撞、交融,留下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chǎn)和歷史遺跡。</p><p class="ql-block">- 地緣政治神秘:耶路撒冷的歸屬問題一直是巴以沖突的核心,以色列宣稱耶路撒冷是其“完整和永久”的首都,而巴勒斯坦也將東耶路撒冷視為自己未來國家的首都,國際社會對于耶路撒冷的地位存在不同立場,使得這座城市成為了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p> <p class="ql-block">耶穌的出生地,羊圈</p> <p class="ql-block">維修中</p> <p class="ql-block">圣母瑪利亞</p> <p class="ql-block">信仰的力量的無窮的,各國前來信徒很多。</p> <p class="ql-block">被埋在地板底下的古跡:地板</p> <p class="ql-block">代表耶穌十四代的十四角星</p> <p class="ql-block">有一個人在這里抄寫圣經(jīng)三十五年</p> <p class="ql-block">就他</p> <p class="ql-block">路邊攤兒</p> <p class="ql-block">對面是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錫安山</p> <p class="ql-block">由多國出資修建的萬國教堂,外</p> <p class="ql-block">萬國教堂內(nèi)</p> <p class="ql-block">哭泣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對面是哭墻</p> <p class="ql-block">哭墻</p> <p class="ql-block">哭泣中</p> <p class="ql-block">耶穌他爹-大衛(wèi)</p><p class="ql-block">位于錫安山大門口處</p> <p class="ql-block">耶穌苦路十四站起紿點</p> <p class="ql-block">1. 第一站:耶穌被定罪:在羅馬法庭,耶穌被羅馬執(zhí)政官本丟彼拉多審判并判處死刑,地點在總督府,即現(xiàn)在耶路撒冷的Al-Omariya學(xué)校校園內(nèi)。</p> <p class="ql-block">2. 第二站:耶穌背起十字架:耶穌被羅馬士兵鞭打后,被迫背起十字架,開始走上苦路,沿線有鞭刑堂和受刑教堂等。</p> <p class="ql-block">3. 第三站:耶穌第一次跌倒:由于十字架過于沉重,耶穌不堪重負第一次跌倒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4. 第四站:耶穌遇見母親馬利亞:在苦路途中,耶穌遇見了他的母親馬利亞,地點在圣母教堂附近的亞美尼亞小教堂入口處上方。</p> <p class="ql-block">5. 第五站:西門幫助耶穌背十字架:羅馬士兵抓住從鄉(xiāng)下來的古利奈人西門,讓他協(xié)助耶穌背負十字架,此處有被稱為古利奈人西門的方濟各教堂。</p> <p class="ql-block">6. 第六站:維羅妮卡為耶穌拭面:傳說維羅妮卡走近耶穌,用面紗為他擦臉,耶穌的紅色圖像印在了面紗上,這里是圣維羅妮卡教堂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7. 第七站:耶穌第二次跌倒:耶穌背著十字架經(jīng)過古老城墻的正義之門時,再次因十字架的沉重負荷而跌倒,方濟會教堂內(nèi)的一根羅馬柱是這個地點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8. 第八站:耶穌安慰耶路撒冷的婦女:耶穌安慰著跟隨他的哭泣的女人,并感嘆自己的命運,圣查拉拉帕的希臘東正教修道院的墻上,有一塊石頭十字架紀念了這一幕。</p> <p class="ql-block">9. 第九站:耶穌第三次跌倒:在各各他山上,耶穌第三次摔倒,圣徒安東尼科普特教會的門上內(nèi)嵌的一根高柱是這個地方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10. 第十站:耶穌被剝了衣袍:耶穌被帶到圣墓教堂外的樓梯頂部,羅馬士兵在這里剝?nèi)チ怂囊路?lt;/p> <p class="ql-block">11. 第十一站: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耶穌被帶到髑髏地(各各他),被釘在了十字架上,現(xiàn)場情景被鑲嵌在天花板上。</p> <p class="ql-block">12. 第十二站:耶穌受難和死亡:耶穌在十字架上大聲喊叫后斷了氣,祭壇下面的壓痕銀盤代表著耶穌十字架的確切位置。</p> <p class="ql-block">13. 第十三站:耶穌被從十字架上撤下:耶穌的尸體被放在涂油石上,他的母親馬利亞抱著他的尸體,悲傷萬分。</p> <p class="ql-block">14. 第十四站:耶穌被安葬在墳?zāi)梗杭s瑟取了耶穌的身體,用干凈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新鑿的墳?zāi)估铮旌笠d在此復(fù)活。</p> <p class="ql-block">朋友夫妻??倆在這里很虔誠</p> <p class="ql-block">這個黑大嬸兒唱歌很好聽</p> <p class="ql-block">有爭議地區(qū)隔離墻,不記得是巴勒斯坦????還是耶路撒冷了</p> <p class="ql-block">耶穌苦路第十四站,那個地臺就是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放下來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圣墓</p> <p class="ql-block">圣母瑪利亞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圣墓</p> <p class="ql-block">前來圣墓朝拜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很認真地聽導(dǎo)游講解,又實地看了這么多“神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還是沒搞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