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華上下五千年,英雄人物繁若星辰,一代偉人層出不窮,但能稱得上圣人的僅有兩位,一位是武圣人關帝爺,上期美篇已經(jīng)游覽記錄了解州關帝廟。另一位是文圣人孔夫子,本期美篇游覽記錄代州文廟。二位圣人的影響遍及世界各國,貫穿人類文明歷史,遍布全國的關帝廟是對武圣人的最高敬仰,而各地大大小小的文廟就是對孔夫子的無上尊崇。</p> 代縣文廟,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城內(nèi),占地面積14400平方米,始建于唐代,現(xiàn)存建筑為明代遺構,個別建筑為清代所筑。<br> 代縣文廟坐北朝南,有前中后三重院落,采用中軸線對稱布局,自南向北依次為萬仞坊、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敬一亭。戟門前分列名宦、鄉(xiāng)賢、節(jié)孝三祠,大成殿兩側(cè)各有十五間廊廡。代縣文廟規(guī)模較大,保存完整,是研究中國文化教育發(fā)展史的珍貴資料。欞星門夾墻正中的琉璃團龍,以及飛椽以下的磚雕,都具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br> 2006年5月25日,代縣文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仞坊由四柱三樓組成,正中木雕四個字“萬仞宮墻”,主樓五朵斗拱,次樓各三朵斗拱。 欞星門由六柱五樓組成,柱頂有琉璃盤龍云罐,奇獸站頂,中間為明樓,兩側(cè)是次樓,明樓次樓中間設有夾樓兩座。明樓正中雕有“欞星門”三個字,兩邊均有木雕。墻檐為仿木磚雕。夾墻正中有琉璃團龍,飛椽以下是較細的磚雕,東邊中間是暗八洞,兩邊為琴棋書畫。西邊中間是風凰牡丹,兩邊為四時如意。 欞星門頂端的琉璃盤龍罩造型生動,龍身蜿蜒,龍須飛揚,工藝精湛。 大成殿是代縣文廟的主殿,建于高1米的臺基上,面寬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殿前有月臺,月臺三面以石雕欄圍護,甬道為五爪團龍石雕,左右為石階踏道。檐下斗拱九踩單翹三下昂重拱造,殿內(nèi)繪龍?zhí)旎ò宀柬?,中設八卦藻井。前檐設置隔扇門,欞花圖案12種。大成殿殿頂?shù)亩撰F僅有2個,是龍、鳳,屬縣級文廟的配制。龍鳳前面檐角上是一個神將,并不是常見的“騎鳳仙人” 。 前院東南植唐槐兩株,有一株中間已空,洞可藏人,仍枝繁葉茂。虬曲的枝干上纏繞著密密麻麻的祈福條和許愿牌,大多寫著“金榜題名”“學業(yè)有成”的心愿。 明代小木作八卦藻井由層層斗拱堆疊而成,從方形到八邊形再到圓形,結(jié)構復雜精巧,每一處榫卯的銜接都嚴絲合縫。 大成殿的屋頂鋪滿孔雀藍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與紅墻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