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湖北圻春赤東鎮(zhèn)楊潭村,是一個美麗且充滿詩意的地方。夏天陽光溫柔地灑在田野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青香。作為一名出生在這里的人,我每年總要回去幾次,感受這片土地獨(dú)有的寧靜與溫度。這里是我出生之地,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這里有我童年的回憶;有我兒時的同窗好友;有致愛親朋;還有我祖先的墳塋?!扔泄爬衔幕纳詈竦滋N(yùn),又不乏自然景觀的恬淡之美,每一處風(fēng)景都像是歲月寫下的詩行。</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站在門口,望著對面那-棟承載著紅色記憶的建筑。鮮艷的紅旗在晨風(fēng)中輕輕搖曳,“黨旗領(lǐng)航 漁米楊潭”的橫幅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門廊兩側(cè)的紅門莊重而古樸,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過往。門前的綠植在晨露的滋潤下顯得生機(jī)勃勃,偶爾還能看見幾只/鳥兒在枝頭上飛躍,給這個寧靜的早晨增添了幾分活力。</p> <p class="ql-block">老家門前是一個小型的水庫。那是一個由人承包的養(yǎng)魚的好地方,水庫岸兩旁聶立一棟棟不同式樣美麗別墅,別墅前的馬路寬闊而平坦,路邊的電線桿上安裝著太陽能片,筆直地佇立在路邊,仿佛在守護(hù)著這片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抬頭望去,天空淡藍(lán)如洗,幾縷薄云輕柔地飄著,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p> <p class="ql-block">每次回家我總喜歡到村前村后轉(zhuǎn)轉(zhuǎn)??纯醇亦l(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聆聽家鄉(xiāng)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偶爾還能聽見老人們口中關(guān)于“楊”姓的傳說,那些口耳相傳的故事,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人文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楊潭村座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四周是廣闊的原野和湖河交叉的平地。據(jù)老人說:古時候那里是一大片沼澤地,與長江相連,地勢低凹,蘆葦遍地。每到夏秋江水上漲一片汪洋,而冬春季節(jié)江水退去,青草萋萋,是放牧之地。后來人們?yōu)榱松?jì),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謀生。人們圍湖擋水造田,挑土成堆建房。但由於地勢低凹,每到夏季江水洪澇成災(zāi),淹沒田園和房屋,不少人葬身水海。唯獨(dú)楊潭這片山丘,成了四十八圍的人們逃亂求生之地。</p> <p class="ql-block">“//r/古時候,四十八圩每到汎期都是汪洋一片,有座名叫細(xì)廟磯的山頭,則挺立在水面之上,其東側(cè)有一座巨大的三岔河匯水潭,這一帶河道寬闊悠長,河床較低,常有商船來往。有一位姓楊的船主,每次經(jīng)過細(xì)廟磯匯水潭時,都要仃船靠岸,上山施舍窮苦人家銀兩。一日此船再次行到匯水潭時,因風(fēng)急浪高,楊姓船主不幸翻船遇難……當(dāng)?shù)厝藶榱四罴皸罟綍r救濟(jì)恩情,故將此地取名楊公潭。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楊潭村?!?lt;/p> <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赤東鎮(zhèn)楊潭村,這片我生長的土地,不僅承載著紅色的記憶,也孕育著自然的饋贈。作為一名記錄者,我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下這里的四季更迭、人情風(fēng)貌。每一次漫步,都是一次與故鄉(xiāng)的深情對話。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條小路、每一縷陽光,都在訴說著屬于它的故事。而我,只是這片土地上一個平凡的傾聽者與講述者,用心去感受,用筆去描繪,讓楊潭村的美麗,被更多人看見。</p> <p class="ql-block">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魅力赤東”</p><p class="ql-block">編輯制作:張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