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菜籽溝村的麥田(黃色)與鷹嘴豆田(綠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3節(jié),關于《一個人的村莊》。題目“打工十年,寫出《一個人的村莊》”。由此,可獲得信息:1、名作家劉亮程有打工的經歷。這個經歷估計與其他作協(xié)主席不同,我不知道另外33個省級行政區(qū)的作協(xié)主席有多少個曾經有過打工的經歷?這是劉亮程人生一份獨得的收獲。那十年的艱辛都化成了現在的云淡風輕,我不知道他在烏魯木齊打工時,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會住到木壘書院去?2、《一個人的村莊》是一本回憶之作,我曾以為有些篇什是當年在黃沙梁閑逛時寫下的,就像《陶庵夢憶》中有篇目并非都是明亡后避居山中所作——但據此看來,“一個人的村莊”應該全是后來的重建(這有利于我們對《一個人的村莊》細讀的展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問:“說到《一個人的村莊》,您是怎么從學農業(yè)機械、當農機站管理員,轉行去寫作了呢?”雖然在讀這個問題之前我不曾產生這個疑問,可是訪者也確實問出了我心里的疑慮(或者是困惑);不過,我馬上想到了普利什文,那位“偉大的牧神”一開始的職業(yè)不也是一位農藝師嗎?關于寫作,有終身以其為職業(yè)而獲得成就的,也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這真的是很難說;且看劉亮程是怎樣回答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開始,劉亮程學著寫詩,這大概是許多寫作者初學寫作時的常例——我們都曾經喜歡過詩歌,不管唐詩宋詞還是朦朧詩、西部詩(我當年喜歡過徐志摩,癡迷于席慕容)。劉亮程一開始沒有講他學農業(yè)機械的經歷,而是撇開,直入文學之主題。一開始是模仿、學習、借鑒,但寫著寫著就開始寫自己的詩了?!拔以?0年代末90年代初發(fā)表的《一生的麥地》,就是跟村莊有關系的詩歌?!边@一句,劉亮程要強調的是什么呢?我以為是為《一個人的村莊》埋下伏筆,歌頌村莊是他一生的主題,自初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年代就種下了這顆種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寫詩寫了有十多年,從80年代初寫到90年代初。93年的時候到烏魯木齊打工,突然就不會寫詩了,開始改寫散文,又用了差不多十年時間,邊打工謀生,邊寫散文,寫出了《一個人的村莊》?!边@是一個寫作經歷的簡介。寫詩寫了十多年,可是打工時,突然就不會寫詩了,為什么呢?也許詩是要屏息凝神平心靜氣的,而那種打工的(浮躁)境遇構思不出詩歌;可是同樣有在打工時寫出了詩的,比如鄭小瓊、王計兵;但是,劉亮程轉寫散文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覺得作家轉到散文創(chuàng)作是成功的,今天我讀到了他的散文,可是詩歌卻一首都不曾。還有,那十多年詩歌練習也為他積累下了今天散文表達的詩意。一切都不是白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起初,劉亮程也曾經考慮過用詩歌表現《一個人的村莊》,可是發(fā)現“不可能”。我想雷平陽也用詩歌建立了一片“風中的群山”;可是,我又想,如果他用散文,那肯定是另一個樣子。雷氏早年的詩歌(當然,是《親人》時期)我讀得懂,喜歡且熱愛;可是近年來的詩歌讀不懂了、讀毬不懂了(想必只有霍俊明那些大家讀得懂,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實在讀毬不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我寫散文的時候我才找到了寫這個村莊的那些文字,但那些文字還是來自我的詩歌?!边@一點我承認,前面我就說過,“那十多年的詩歌練習也為他積累下了今天散文表達的詩意。一切皆非白費?!眲⒘脸痰纳⑽难笠缰鴿庥舻脑娨猓@一點毫無疑問;詩意里透露出的哲思又另當別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看我的散文語言跟詩歌語言是一樣的是吧,早年我在寫詩歌的時候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語言,后來寫小說的時候其實還是在用自己的詩歌語言在寫小說?!奔偃鐒⒘脸虅?chuàng)造的散文是他種出的蘋果,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是他種出的桃子,那么不管蘋果還是桃子都有著詩歌的核。這是一個人(早期)語言(或思維)訓練的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年我在寫詩歌的時候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語言”,這表露了作家對自己的充分自信;“后來寫小說的時候其實還是在用自己的詩歌語言在寫小說”這是文學風格的自我揭露與肯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訪者又問:“當時是一邊在農機站上班,一邊寫詩嗎?”——呵呵,訪者不依不饒,他(或她)仍是回到了這個他(或她,或者大眾)關心的問題上來了。是的,作為普通文字練習生,我們確實關心這個問題,但看作家的回答,他好像(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避開了這個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來是這么回事。作家大概辭職“積累財富”去了,一開始錢很好賺;于是專心寫作,結果“巨額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他這才去烏魯木齊打工。他并非一邊在農機站上班一邊寫詩,不像劉慈欣(或者當年明月)那樣,而是自己鼓搗農機配件門市部,用了幾個月時間掙了一萬塊錢之后開始寫詩?;仡^去想,既有經濟頭腦又有詩歌理想,這真是一對矛盾的組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那一萬元也很快就花完了,我就把配件門市部賣掉,到烏魯木其去打工。在打工期間寫了《一個人村莊》?!蔽腋杏X作家很在意、很強調,他在打工期間創(chuàng)作了那部讓他成名的作品《一個人的村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訪者也終于跟著他的思維回到《一個人的村莊》上來了(我有點想知道,劉亮程在烏魯木齊打工時,干的是什么工種呢?李娟好像是去做餐廳服務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人的村莊》寫了十年嗎?那么是精雕細琢了。原來劉,在自治區(qū)首府打工是與文學有關的,在報社當副刊編輯——我覺得這是個讓我羨慕的“工種”,至少比李娟(或者鄭小瓊)好多了,我還以為真是在流水線上呢。我這里沒有諷刺作家的意味,大概他當時沒有進入編制,確實就是打工(那是一種心理上的考量,隱約記得馮積歧寫過《我在xx編輯部打工這六年》的散文,其間五味雜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劉亮程打理自家菜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在夜晚穿行的經歷,勝過讀好多本書|對話劉亮程》(城市金融報融媒體中心)(節(jié)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03打工十年,寫出《一個人的村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鳳凰網讀書:說到《一個人的村莊》,您是怎么從學農業(yè)機械、當農機站管理員,轉行去寫作了呢?</p><p class="ql-block">劉亮程:我上中專的時候是中國的朦朧詩時代,一開始我仿寫朦朧詩,后來又是西部詩時代,我又跟著西部詩人寫西部詩。寫著寫著開始寫自己的詩歌了。我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發(fā)表的《一生的麥地》,就是跟村莊有關系的詩歌。</p><p class="ql-block">寫詩寫了有十多年,從80年代初寫到90年代初。93年的時候到烏魯木齊打工,突然就不會寫詩了,開始改寫散文,又用了差不多十年時間,邊打工謀生,邊寫散文,寫出了《一個人的村莊》。</p><p class="ql-block">起初我試圖用詩歌寫《一個人的村莊》,用詩歌思考過這個村莊后,發(fā)現其實不可能。當我寫散文的時候我才找到了寫這個村莊的那些文字,但那些文字還是來自我的詩歌。</p><p class="ql-block">你看我的散文語言跟詩歌語言是一樣的是吧,早年我在寫詩歌的時候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語言,后來寫小說的時候其實還是在用自己的詩歌語言在寫小說。</p><p class="ql-block">鳳凰網讀書:當時是一邊在農機站上班,一邊寫詩嗎?</p><p class="ql-block">劉亮程:我當時離開了農機站,在萬元戶時代開了個農機配件門市部。90年代初,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掙了一萬塊錢。</p><p class="ql-block">那時候錢非常好掙,進貨都不用錢,推銷員過來給你訂,寫一個大概的訂單就把貨發(fā)來了,等你賣得差不多,他就來收錢了。我當時就想,掙錢這么容易,啥時候都可以掙錢,就又開始寫詩了。</p><p class="ql-block">但是那一萬元也很快就花完了,我就把配件門市部賣掉,到烏魯木區(qū)去打工。在打工期間寫了《一個人村莊》。</p><p class="ql-block">鳳凰網讀書:您寫《一個人的村莊》這漫長的十年時間,期間一直在打工?</p><p class="ql-block">劉亮程:這個期間在報社當副刊編輯,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劉亮程用舊木門在樹木之間做了一扇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圖文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