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引言】:大千世界中的一片樹葉,沐陽光雨露,汲天地之間山水之精華,在五千年化腐朽為神奇的演變過程中,留給中華民族子孫萬代“一片樹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中華民族是茶的故鄉(xiāng),是世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相傳遠古時代神農(nóng)氏發(fā)現(xiàn)茶葉的藥用解毒功效…史書記載:在先秦時期王侯將相中開始飲用,至唐宋達鼎盛時期,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中國茶和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穿越歷史,跨過國界,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文明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來,無論是王公貴族,達官顯赫,還是黎民百姓,市井階層,“茶為國飲,健康飲茶”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一脈相承至今,成為深受國人喜愛,“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相伴一生最為健康,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日常飲品…</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八雅”之一的茶,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積淀,早以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不可替代的飲品中的“上品”。</p><p class="ql-block"> 無論是日常生活中的待客接友,相逢聚會,洽談交流,還是閑來獨處,安神養(yǎng)生等,都融合在一杯清茶之中…此外,茶與器,還具有收藏、觀賞,甚至是保值增值的歷史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學習茶藝,品茶悟道,唐代茶圣陸羽的《茶經(jīng)》是茶者的必讀經(jīng)典之作。這是一本與《論語》、《道德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相提并論的經(jīng)書,全書十章七千多言,概括歸納了“一片樹葉故事”全部,沒有經(jīng)典,就沒有茶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茶文化就是無水之源。</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冬去春來,春和景明,在和煦春風里,在雨露滋潤的花季,伴隨著沁人心脾,清雅誘人的明前茶香…筆者有幸在天津老年大學生活藝術(shù)系茶道養(yǎng)生專業(yè)的課堂里,聆聽老師的講解,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了中華傳統(tǒng)茶文化發(fā)展歷史沿革,以及和中華民族哲學思想、詩詞歌賦,書畫藝術(shù),建筑美學的完美融合,形成博大精深,享譽中外的中國茶道,受益匪淺,從中也領(lǐng)悟到“人生如茶”,“人神合一”的思想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擔任授課及教學實踐的陳琪老師,精明清秀,溫婉端莊,舉止溫文爾雅,總是面帶微笑,從容自信 ,與生俱來的淑女氣質(zhì),再加上柔情似水般甜潤的講課聲音,韻味十足的語言表達,恰如一盞清澈淡雅的茗茶,香飄肆意,回味無窮…被學員親切地成為:琪琪老師,這是師從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稱…</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的第一堂茶藝課,就是從“一片樹葉故事”的起源開始,帶領(lǐng)我們走進上下五千年,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深遠優(yōu)美的意境中,習茶養(yǎng)性,品茶悟道,得道升華,感悟“致清導和,韻高致靜”思想精髓,修煉成“一顆靜心觀世界,半盞清茶悟人生”的生活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作為博大精深的中國茶道一代傳承者,茶界脫穎而出的精英,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領(lǐng)軍人物,生長在江南水鄉(xiāng)的“茶花之女”,深受茶文化熏陶…歷經(jīng)不懈的努力學習和實踐,具備一代茶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掌握堪稱中國茶文化頂級水平的“功夫茶技法”,一片誠心致力于老年大學的教學工作,肩負起傳播和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茶文化的歷史責任,難能可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精心組織編寫的一整套教學課件,包括:茶文化的發(fā)現(xiàn)起源,歷史演變,形成發(fā)展,文化傳播,傳承創(chuàng)新等六大方面,在老年大學這一平臺,為銀發(fā)學子進行詳細解讀,從而使喜愛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老年朋友“學以致用,修身養(yǎng)性,有所收獲”,在品味、興趣、技法、知識、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進行〈茶葉種類與甄別方法〉專題講解,包括:觀、聞、品、色、泡等…</p> <p class="ql-block"> 潮州功夫茶是中華茶道藝術(shù)的典型代表,是中華傳統(tǒng)茶文化的巔峰杰作,包含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儒釋道易的精髓,“天人合一”,“上善若水”的哲學思想,體現(xiàn)在功夫茶道中…禮儀,規(guī)矩,尊敬,真誠,品德,情感,精神,境界等,突出功夫茶道“和”的主題思想,一席功夫茶道,品嘗出“靜、敬、淡、雅、尊”的人生大道至簡…</p><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以講解和實踐的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專題講解〈潮州功夫茶技法和實踐〉。</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現(xiàn)場演示一整套潮州功夫茶的技法…茶席布局,坐姿端正,靜心釋然,一心茶念,全神貫注,后茶類選擇,計量投放,水溫掌控,醒茶溫杯,斟茶出湯等,行云流水般動作嫻熟,一氣呵成,準確到位…此套行穩(wěn)致遠的“巔峰”操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經(jīng)過日積月累的千錘百煉,很難通達!用琪琪老師的話講:哪位茶師沒有經(jīng)歷過開水燙手的過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現(xiàn)場進行一對一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 學員動手模仿演練功夫茶的操作技法…</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師進行〈紫砂壺的種類及鑒賞〉講解…</p> <p class="ql-block"> 筆者非常喜歡中華傳統(tǒng)茶文化,“一片樹葉的故事”…從大千世界萬物中被“遴選”的精品,歷經(jīng)千百萬年時光的打磨,歲月的積淀,把茶、水、器的完美融合,終成流芳百世,傳承千古的中華茶道,奉獻給世界的中華民族絢爛瑰寶,養(yǎng)眼奪目,令人敬畏!…</p><p class="ql-block">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是茶文化的經(jīng)典理念。其中的茶壺,在茶文化的歷史演繹中,不斷的融合文學、美學、藝術(shù)等,成為集品茶、收藏、觀賞、把玩等的藝術(shù)精品…</p> <p class="ql-block"> 這些年來,從不同渠道陸續(xù)“收集”的各種造型,不同材質(zhì)的茶壺…當然,既不是專家學者,專業(yè)人士,也非追求增值,出自名人大師之手,完全憑個人興趣愛好,自我欣賞,自娛自樂?!?lt;/p><p class="ql-block"> 這些“作品”中,有石瓢西施,提梁燈籠等“在譜”的試樣,也有樹樁瓜果,荷花蓮藕,周正方圓等奇特造型…從材質(zhì)來看,有“根紅苗正”的紫砂,還有陶土、金屬、玉器、木制等。</p> <p class="ql-block"> 這把紫砂壺,為相識結(jié)交幾十年的福建壽山石雕刻工藝美術(shù)大師的饋贈…壺底至頂蓋鈕高9CM,壺身長9CM,正印了自古九為尊,“盈滿則虧”,人生難有十全十美的哲學思想。</p><p class="ql-block"> 按照我們尊敬的琪琪老師,在“紫砂壺的甄別鑒賞”主題課上的講授:符合手工、材質(zhì)、工藝等要素,此外,在出茶湯的流速和暢通方面,具備“優(yōu)良”水準,是“雅、潤、美、音、色、味”的上品?!?lt;/p> <p class="ql-block"> 圖為家中收藏的翡翠、壽山石材質(zhì)的壺…</p> <p class="ql-block"> 圖為家中收藏的海南黃花梨(降香黃檀)材質(zhì)的壺…</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明前茶期,赴浙江麗水,福建霞浦旅游期間,經(jīng)停江蘇淮安,游覽河下古鎮(zhèn),拍下的商家的“集壺”,集壺與“集福”同音,蘊含“積德納福”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輕煮生活慢煮茶…</p><p class="ql-block"> 圖為:走完川西高原小環(huán)線,在成都修整期間,來到“客家文化”西遷保留最為完好的洛帶古鎮(zhèn)游覽,在一家客家茶館小息品茶…</p><p class="ql-block"> 方正四合庭院,滿架紫藤,一院飄香,竹藤茶幾,草編暖瓶,陶土茶器,白茶清歡,潤喉清嗓,消除疲憊,如此意境,十分愜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來成都周邊旅游…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黃龍溪古鎮(zhèn)的一家茶館品茶。</p><p class="ql-block"> 這個茶館叫:復興老茶館,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老茶館是清代木制二層樓閣,木制的桌椅板凳,長嘴銅制開水壺,炭火灶臺,磁花蓋碗,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 老茶館用濃厚純正的地方口音,一遍吆喝,一邊嫻熟的為客人泡茶,和藹親切,很有“家和”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時春夏之交,按照品茶“天時地利人和”,“天人合一”茶文化理念,要上兩碗當?shù)刈钣忻摹袄先ā逼穱L,10元一碗,隨時加水…</p><p class="ql-block"> 以茶相會,以茶交友,于是有了一段“一片樹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六年后的今年,也是在茶花盛開的季節(jié),我和夫人及同學好友一行走完川西高原小環(huán)線,回到成都修整期間,又專程造訪這家復興老茶館…只可惜,六年前穿馬褂,帶禮帽,和藹可親的老茶官已經(jīng)光榮退休,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了…</p> <p class="ql-block"> 新近相識的又一位茶師…</p> <p class="ql-block"> 一個百年茶館,新老兩位茶師,兩次專程的“打卡”,續(xù)寫屬于我們的“一片樹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或許是聆聽完琪琪老師關(guān)于白茶的專題講座,深深為鮮少品嘗的“白茶韻味”所吸引…一來北方,尤其是京津地區(qū),茶飲都以茉莉花茶為首選,然后是綠茶、紅茶?!?lt;/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南方之旅,特地安排至中國白茶,閩南茶文化誕生地,福建福鼎市,一來品嘗正宗的閩菜,主要是感受白茶文化的底蘊,獨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感謝琪琪老師一個學年付出的辛苦,理應(yīng)獲得鮮花和掌聲!…</p> <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語</p><p class="ql-block"> 時值盛夏酷暑,驕陽似火…</p><p class="ql-block"> 閑來端坐八仙桌旁,按師者所授茶道,“天人合一”的自然規(guī)律,擇一款六年太姥山白茶,伴一曲云水禪心,布局一人茶席,沖泡一壺,消暑解渴,消炎潤喉,提神醒腦,男女老少,四季皆宜…品茶聞香,靜觀湯色,深淺變化,頓覺心神安然,回味無窮。</p><p class="ql-block"> 回想本學年校園課堂,隨琪琪老師,以唐代茶圣陸羽《茶經(jīng)》所說的“茶者,精行儉德之人”,于“茶花樂園”學藝悟道,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樂在其中,留下一段值得記憶和珍藏的美好時光,此時,想起本學期最后一課,老師引用的一段很富哲理的話:世界的一切,都是遇見,冷遇見暖,有了風雨,春遇見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人,有了生命。于是,提筆寫一隨筆與友分享快樂!</p><p class="ql-block"> 感恩遇見!感謝老師…(完)</p><p class="ql-block"> 時2025年六月二十七日于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