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致敬逸飛——紀念陳逸飛逝世二十周年”畫展在浦東美術(shù)館開幕了,我計劃著錯峰觀展,卻突然發(fā)現(xiàn)同時段有浦東美術(shù)館2025年度大展“締造現(xiàn)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shù)瑰寶”,真是趕早不如趕巧,令人興奮!</p><p class="ql-block"> 陳逸飛先生是上海的驕傲,除了中外知名畫家的身份以外,他還是一個出色的視覺藝術(shù)先鋒??此乃l(xiāng)油畫作品,彌漫其中的江南特有的朦朧和沉靜極其動人,簡直是詩一般的感覺。陳逸飛先生曾經(jīng)自述:我欣賞水,人的生命、人的生活應(yīng)該像流水,雖然它有高峰低谷,撞上中流頑石會濺起無數(shù)水花,但它很快就又繼續(xù)向前涌流……</p><p class="ql-block"> 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shù)瑰寶,網(wǎng)羅了歐洲各個時期的油畫和雕塑作品,滿目皆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雖然很多作者和被畫者,對我來說都不認得,觀展前做了功課也幾乎找不到信息,但很多展品我看一眼便被深深吸引。聽講解員說,策展人想通過展示一些歐洲早期的肖像畫和雕塑藝術(shù)作品來提醒大家:一種曾經(jīng)被視為激進或顛覆性的藝術(shù)形式,往往會經(jīng)歷從邊緣到中心的路徑。起初,它也許備受批評、被拒斥,最終卻成為標準,成為常態(tài)。</p><p class="ql-block"> 我從小喜歡涂鴉,特別愛看各種畫展,直到如今才發(fā)現(xiàn),其實,每幅大作里都隱藏著“美感”的秘密,雖然大部分畫作并不展現(xiàn)人物的幸福感,但作者經(jīng)歷過的人或事,甚至是體驗過的生活,都藏在圖畫的審美里。觀看者心里是開心的,圖中的物品都在笑,若情緒是悲傷的,則畫中所表現(xiàn)的一切都在哭。有一雙欣賞美的眼睛,便能看穿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幸福?!爸郎畹娜硕际撬囆g(shù)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shù)品”,“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許多事物能否欣賞?!?lt;/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的生活場景和精神狀態(tài)的表現(xiàn),使身邊的人大概率知曉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對生活的表達與探索是一個人的外在審美,靈魂則會反射在他身邊的一切事物上。很多人說,審美是天賦,而我則認為,審美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和接觸來加以培養(yǎng)的。審美從模仿和興趣開始,并逐步深入。通過鑒賞、品味、積累,一步一步從高尚的審美里,形成自己的美感。美的樣子千變?nèi)f化,而俗的腔調(diào)只有一種,那就是沒有修養(yǎng),并缺乏美感。</p><p class="ql-block"> 審美能力沒有貴賤之分,美不只是藏在陽春白雪里的詩情畫意,更是隱性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它是感官的, 是心靈的,是可言說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審美能力真的是有用的。我的一個表妹就很懂得審美,所以她碰到常人認為無法排解的憂愁都能寬容的接受。她昨天還跟我說,知足的生活就很美好,簡單點,糊涂點,優(yōu)雅點,快樂點,一切的美都表現(xiàn)為恰到好處!前幾天,她為了趕一個荷花市集特地去了一趟蘇州白塔西路。當捧著一束新鮮荷花返回上海的時候,心情好得一塌糊涂!</p><p class="ql-block">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但學會了審美就能帶來對抗平庸的勇氣。它不需要奢望成為一名藝術(shù)家,也不需要花大把的鈔票,只需要用心的去感受,認真地去領(lǐng)悟,當學會用一種欣賞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就會發(fā)現(xiàn)一花一草皆成風景,一餐一飯皆有滋味。具有這種審美能力將會形成做人的底氣,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p><p class="ql-block"> 看陳逸飛先生的畫展,似乎是了了一個心愿,觀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藏品則是額外的獎勵,而我這一天的生活由此有了藝術(shù)化的感覺。兩天后,回想起這種感覺,并把它提煉成文字,個人的審美能力又提高了一步,以后閱讀起這篇文章一定會是快樂的源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