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6月26日,古市片教共體在古市小學開展“潤心啟智·融合共長”心理健康課堂評比活動。本次以《做情緒的小主人》為課題,兩位老師以生動課堂展現(xiàn)心理教育智慧,助力學生掌握情緒管理密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葉基聯(lián)老師:互動中點亮情緒認知之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葉基聯(lián)老師的課堂如春風化雨,以“情緒盲盒”互動游戲瞬間點燃氛圍。學生抽取生活場景卡(如“考試失利”“被誤會”)并即興表演,老師適時拋出問題:“如果你是故事主角,為什么會有這種情緒?”“除了生氣,還能怎么應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問層層遞進,從具體情境到抽象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情緒背后的需求。當學生分享“被嘲笑時想反擊”,葉老師微笑追問:“有沒有更溫和的表達方法?”隨即帶領全班演練“我感到難過,因為……希望你能……”的情緒表達句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堂課笑聲與思考交織,黑板上“情緒溫度計”記錄著學生實時感受,課后問卷顯示92%學生掌握了“暫停-覺察-表達”的三步調節(jié)法,真正讓情緒管理從知識變?yōu)榭刹僮鞯纳罴寄堋?lt;/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萍老師:親和力架起心靈溝通橋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萍老師的課堂自帶“暖場”屬性,一句“今天我們都是情緒偵探家”配上可愛的偵探徽章,瞬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她蹲身傾聽學生分享煩惱的模樣,讓后排害羞的孩子也忍不住舉手發(fā)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情緒畫像”環(huán)節(jié),學生用彩筆繪制心情故事,李老師穿梭其間,輕聲詢問:“藍色顏料畫的烏云代表什么呀?”“這個笑臉周圍的陽光線條好特別,能講講嗎?”這種“蹲下來”的溝通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的暖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有學生談到“和朋友吵架后想摔東西”,李老師沒有直接否定,而是遞上解壓玩具:“試試捏捏這個小熊,再說說你的感受?”課后,學生們圍著她分享“情緒日記”,嘰嘰喳喳的討論聲印證了課堂的感染力——親和力就是打開心靈的鑰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教共體研討:讓心理教育扎根成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課堂評比不僅是教學展示,更是心理教育理念的碰撞。評委組指出:葉老師的課堂凸顯“問題導向”,將抽象情緒轉化為可操作的方法;李老師則用“情感共鳴”構建安全課堂,讓學生在被接納中學會接納情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教共體負責人所說:“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教知識,而是點亮一盞燈。”當課堂成為學生傾訴的港灣、成長的階梯,教育的溫度便真正融入了心靈的角落。未來,教共體將繼續(xù)深耕心理課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做情緒的小主人,在陽光下自信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