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赤水河,這條蜿蜒于黔北川南群山間的444.5公里長河,古稱"安樂水",以四季變幻的瑰麗色彩著稱:雨季赤紅、旱季碧綠、晨昏金黃、月夜銀白。它擁有四大美譽:丹霞地貌造就的"美酒河"孕育了茅臺佳釀;紅軍"四渡赤水"鑄就了"英雄河"的傳奇;作為長江唯一未建壩的一級支流享有"生態(tài)河"美名;更是哺育沿岸文明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赤水,這座黔北山城因水得名,將水的靈動與山的雄渾完美相融。蜿蜒的赤水河如母親般滋養(yǎng)著城市,而城市則以生態(tài)理念守護著河流的清澈。這曲山水協(xié)奏,演繹著"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河水哺育兩岸生靈,城市反哺河流生態(tài)。在這里,千瀑飛懸與丹霞奇觀相映成趣,續(xù)寫著新時代的人水共生傳奇。</p> <p class="ql-block">赤水市,貴州省轄縣級市(由遵義市代管),是一座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的生態(tài)旅游名城。作為兩度榮膺"中國最美縣域"稱號的城市,赤水以其獨特的地質(zhì)地貌和生物多樣性聞名遐邇。</p> <p class="ql-block">赤水市位于黔西北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帶,地勢從1730米陡降至221米,形成典型的深切割山地地貌。作為黔北入川門戶,東南接貴州習水,西北連四川古藺、敘永、合江三縣,東臨重慶。全市面積1852平方公里,轄3街道12鎮(zhèn)2鄉(xiāng)。這座橫跨黔蜀的山水之城,距瀘州僅40公里,距重慶172公里,在赤水河的滋養(yǎng)下,將億萬年丹霞奇觀與紅色傳奇融匯成獨特的地域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這片神奇的土地不僅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更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因庫,其獨特的生態(tài)價值與美學價值相得益彰,成為貴州旅游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p> <p class="ql-block">赤水風景名勝區(qū)是中國唯一以行政區(qū)命名的國家級景區(qū),占地630平方公里(占市域1/3),由18個景區(qū)組成。這里集世界級丹霞地貌、壯美瀑布群、萬頃竹海、珍稀桫欏群落和原始森林于一體,形成"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海之鄉(xiāng)、桫欏王國"四大特色。其國家級景區(qū)的密度與品質(zhì)均居全國前列,堪稱中國自然景觀的精華所在。</p> <p class="ql-block">佛光巖景區(qū)是赤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丹霞第一園”、“赤景一絕”等美譽,以“丹霞絕壁、天下奇觀”的大白巖和“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五柱峰為主體景觀,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自然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作為赤水丹霞旅游區(qū)的核心景點,佛光巖被譽為"丹霞之冠"。這片丹霞地貌形成于距今1.3億年的白堊紀早期,巖層中的鐵質(zhì)經(jīng)過氧化形成了這絢麗的紅色。赤水丹霞不同于廣東丹霞山的城堡狀,也不同于湖南崀山的方山狀,它是'青年期'丹霞,陡崖多、峽谷深,最有氣勢。</p><p class="ql-block">圖為五柱峰(圖片源自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佛光巖全景是一塊高385米、弧長1000余米的環(huán)形絕壁,形似一尊坐佛的側(cè)面輪廓。更神奇的是,在巖壁中央,一道高約200米的瀑布從頂端飛瀉而下,在陽光下如銀鏈般閃耀。當?shù)厝朔Q這道瀑布為"佛光瀑",傳說有緣人能在特定時刻看到佛光顯現(xiàn)。</p><p class="ql-block">圖為佛光巖景區(qū)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佛光巖朝圣之旅始于2公里環(huán)保車程(5分鐘),抵達半山平臺后開啟703級青石階的修行之路(垂直攀升200米/25分鐘)。拾級如參禪,一步一境。登頂蓮花臺時,千米丹霞佛影沐天光而立,瀑生虹輝,頓覺天地澄明。</p><p class="ql-block">(相傳星云大師曾在此悟得:"佛光沐心處,福至慧生時")</p> <p class="ql-block">步入景區(qū),赤紅丹霞與蒼翠山林撞入眼簾。億萬年雕琢的巖壁如巨幅潑彩,層疊紋理鐫刻著大地年輪。斜陽為巖壁鍍上流動的焰色,在斑駁樹影間明滅閃爍。清溪載著碎金流淌,魚影掠過青石,綠意濃得化不開,水色清得沁人心。這一紅一綠,一剛一柔,恰是自然最本真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赤水丹霞旅游區(qū)最珍貴的不僅是視覺奇觀,更是其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里保存著2000多種高等植物,其中包括30多種瀕危物種。那些生長在懸崖上的奇特植物,很多都是經(jīng)過數(shù)百萬年演化才適應了這種極端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漫步景區(qū),不時可見珍稀的桫欏樹影婆娑。這種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將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中生代記憶鐫刻在每一片羽狀葉片上。赤水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這些遠古植物提供了絕佳的"避難所",使其得以延續(xù)生命傳奇。據(jù)統(tǒng)計,這里生長著4萬余株桫欏,其種群規(guī)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堪稱世界罕見。1992年設立的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2000年命名的"中國侏羅紀公園",正是對這片遠古秘境最好的守護與禮贊。</p> <p class="ql-block">登臨觀景臺,佛光巖的全貌終于完整呈現(xiàn)。這是一座高385米、弧長1117米的環(huán)形丹霞絕壁,巖壁中央,一道銀練般的柱狀瀑布飛瀉而下,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形似“佛”字。當?shù)厝苏f,這就是"佛光瀑",在特定的時辰,陽光透過水霧,會在巖壁上投射出七彩光暈,如同佛光顯現(xiàn),極具視覺沖擊力。</p> <p class="ql-block">這道269米的佛光巖瀑布從環(huán)形丹崖飛瀉而下,形成"丹霞映瀑"的奇觀。雨季寬達42米如銀河傾瀉,旱季則化為纖柔玉帶。正午陽光折射出水霧佛光,與下方瑪瑙般的紅石潭相映成趣,盡顯"丹霞之冠"的壯美。徐霞客曾記"聞瀑聲如雷",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佛光巖的美,不僅在于它驚人的色彩與造型,更在于它所承載的那部用時光書寫的地球史詩。每一道巖層紋路都是歲月的印記,每一株巖縫植物都是生命的奇跡。這樣的美,需要靜心體會,需要帶著敬畏之心去欣賞。而這,或許就是自然給予我們最珍貴的啟示。</p> <p class="ql-block">赤水"千瀑之市"得名于境內(nèi)4000余條3米以上瀑布,這一奇觀源于其76.2%的森林覆蓋率、典型丹霞地貌與豐沛降水的完美結合。核心景觀包括"世界丹霞第一瀑"赤水大瀑布和四洞溝階梯瀑布群,2010年隨赤水丹霞入選世界自然遺產(chǎn)。作為全國唯一以行政區(qū)命名的國家級景區(qū),"千瀑之市"與"丹霞之冠""竹子之鄉(xiāng)"并稱赤水三大旅游品牌。</p> <p class="ql-block">赤水大瀑布(十丈洞)以81米寬幅從76米丹霞絕壁飛瀉而下,水霧騰空百米,雷霆萬鈞,完美詮釋"丹霞為骨,飛瀑為魂"的意境。徐霞客曾記"聞十丈洞之勝",而今人立于瀑下,但見朱崖垂練、虹橋凌空,方悟天地大美。作為"千瀑之市"的靈魂景觀,它用最磅礴的筆觸書寫著赤水的山水傳奇。</p> <p class="ql-block">赤水丹霞大瀑布的石雕大門設計獨特,其正面雕刻的是一位長髯老人頭像,被稱為“森林老人”,而背面則雕刻了一位少女頭像,來源于中國藝術大師劉海粟為赤水大瀑布的題詞“空谷佳人”,因此得名“空谷佳人”。這種一體兩面的設計,不僅美觀,還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了景區(qū)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赤水丹霞大瀑布(十丈洞瀑布)位于兩河口鄉(xiāng),距市區(qū)38公里,為國家5A級景區(qū)。交通便利,提供多種游覽選擇:</p><p class="ql-block">接駁車:景區(qū)入口→檢票口(5分鐘);</p><p class="ql-block">從檢票口到溝底,垂直落差260米,相當于88層樓高:</p><p class="ql-block">下行:步行(703級臺階/35分鐘)或乘電梯(20元/人次,3分鐘)</p><p class="ql-block">上行:推薦乘電梯(20元/人次)。</p> <p class="ql-block">抵達溝底,跨過古樸的鳳橋,沿著青石板鋪就的棧道溯溪而行。兩岸丹霞絕壁夾峙,桫欏古樹垂蔭,清澗潺潺伴人同行。約莫二三里蜿蜒山徑,時而臨水,時而穿林,轉(zhuǎn)過最后一道赤巖彎角,震耳水聲漸近——十丈洞大瀑布的觀景臺已近在眼前。這一程山水畫廊,恰似天地為游人精心編排的序曲,將期待醞釀得愈發(fā)濃烈。</p> <p class="ql-block">這段山水畫廊般的徒步旅程,處處暗藏驚喜。清代摩崖石刻"風景這邊獨好"赫然入目,朱砂題字在丹霞巖壁上熠熠生輝;往前不遠,孔明泉從石縫間汩汩涌出,清冽甘甜,相傳諸葛亮南征時命人在此鑿井取水,救治中毒兵士。這些散落的景致,猶如大廚精心設計的餐前小點——石刻是濃墨重彩的冷盤,清泉是沁人心脾的冰盞,將人們對十丈洞大瀑布的期待,醞釀得愈發(fā)醇厚。</p> <p class="ql-block">隨著徒步旅程漸入尾聲,大瀑布的輪廓在氤氳水霧中若隱若現(xiàn)。每前行一步,那雷鳴般的轟響便愈發(fā)震耳欲聾,飛濺的水珠如細雨般拂面而來。轉(zhuǎn)過最后一道山崖,被譽為"中國丹霞第一瀑"、“長江水系第一瀑”、“世界丹霞地貌第一瀑”的赤水大瀑布終于揭開神秘面紗——76米高的銀色巨幕自赭紅色絕壁傾瀉而下,震天撼地、氣勢磅礴。任何一個初見者始終遵循著亙古不變的"震撼三部曲":“呆立當場”,任飛瀑的轟鳴在胸腔共振;“驚嘆不已”,卻找不到合適的辭藻;“手忙腳亂”,舉起相機試圖將這天地偉力封存在方寸之間。</p> <p class="ql-block">靠近瀑布的觀景臺完全籠罩在水霧之中。不過片刻,游人的衣衫就會濕透,但很少有人會因此退卻。激流撞擊巖壁產(chǎn)生的狂風裹挾著水珠,拍打在人們臉上,讓人幾乎睜不開眼。透過朦朧的水簾望去,赭紅色的丹霞巖壁在陽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光澤,與雪白的瀑水形成鮮明對比,構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p> <p class="ql-block">黃果樹瀑布(大圖)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勢浩大著稱。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jīng)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p><p class="ql-block">赤水大瀑布(小圖,又名“十丈洞瀑布”,國家4A級景區(qū)) ,瀑布高度為76米(比黃果樹主瀑還高9米),寬81米(僅次于黃果樹瀑布)。 </p> <p class="ql-block">美人梳瀑布以其獨特的簾幕形態(tài),成為中國瀑布景觀中的絕妙典范。18.5米的垂直落差與75.6米的超寬幅面,形成一道勻薄如紗的水幕,恰似九天織女垂落的素練。與4.3公里外的赤水大瀑布形成鮮明對比:前者如雷霆萬鈞的壯士,后者若輕攏慢捻的佳人;一個展示著丹霞地貌的雄渾氣魄,一個詮釋著水韻靈動的婉約之美。這兩處瀑布一剛一柔,相映成趣,共同演繹著赤水"千瀑之市"的山水交響。</p> <p class="ql-block">作為赤水"千瀑之市"的代表,四洞溝瀑布群以四級天然瀑布聞名: </p><p class="ql-block">1.水簾洞瀑布(第一洞、左上):柔美如紗,可穿行水簾;</p><p class="ql-block">2.月亮潭瀑布(第二洞、左下):形似彎月,清幽雅致; </p><p class="ql-block">3.飛蛙崖瀑布(第三洞、右下):巨石如蛙躍,惟妙惟肖; </p><p class="ql-block">4.白龍?zhí)镀俨?第四洞、右上):銀練垂空,氣勢磅礴; </p><p class="ql-block">四級瀑布與丹霞地貌、原始桫欏林完美融合,溪潭相間,被譽為"沒有敗筆的景區(qū)"。距城區(qū)僅15公里,是體驗赤水自然之美的首選之地。 </p><p class="ql-block">圖源自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燕子巖景區(qū)距赤水市區(qū)20公里,與十丈洞瀑布毗鄰,占地16萬畝。其核心景觀燕子巖瀑布如水晶簾幕垂掛于丹霞絕壁,周邊原始森林古木參天,藤蔓纏繞,完整保留著自然野趣。作為赤水丹霞地貌的精華所在,這里既是地質(zhì)奇觀,更是遠離塵囂的天然秘境。</p> <p class="ql-block">燕子巖景區(qū)由四大特色區(qū)域組成,集丹霞、森林、瀑布景觀于一體。其1500米深切峽谷與蜂窩狀洞穴群構成壯麗地貌,索道可俯瞰竹瀑云海的立體畫卷。核心區(qū)保存完好的亞熱帶森林中,桫欏等"植物活化石"生生不息。標志性的燕子巖瀑布如銀練垂落丹崖,與周邊原始叢林共同演繹著自然的野性之美。這里既是地質(zhì)奇觀的展示窗,更是都市人尋覓寧靜的天然秘境。</p> <p class="ql-block">燕子巖景區(qū)堪稱丹霞地貌的經(jīng)典范本。其蜂窩狀巖壁紅綠相間,如天然彩繪;蓮臺瀑布區(qū)的壺穴群與跌水相映成趣,銀練飛瀉于赤壁之間。這些億萬年雕琢的地質(zhì)奇觀,以動感的水韻與絢麗的色彩,演繹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燕子巖瀑布是中國國家地理權威認證的遵義市最美景觀拍攝點之一。該瀑布以87米的垂直高度著稱,呈燕尾形雙瀑結構從丹霞崖壁傾瀉而下,水霧彌漫形成獨特視覺景觀。瀑布周邊分布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與丹霞地貌,形成封閉式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作為赤水丹霞旅游區(qū)核心景點,瀑布兼具陡峭崖壁的險峻與水流柔美的反差感,在攝影愛好者群體中獲譽"瀑布王子"。</p> <p class="ql-block">當燕子巖的最后一縷霧靄消失在視線盡頭,這場為期兩日的赤水行旅也畫上了圓滿的句點?;赝@片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中國最美縣域"的土地,忽然懂得當?shù)乩先丝谥?quot;老天爺賞的飯碗"的深意——赤水的美,是造物主以億萬年時光精心雕琢的杰作,更是當代人用克制與智慧守護的珍寶。</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丹霞似火卻含而不露,千瀑競流卻喧而不鬧,萬竹疊翠卻茂而不雜。每一處景觀都保持著恰到好處的野性,如同一位不施粉黛的佳人,唯有慢下腳步的旅人,才能讀懂她眼波里流轉(zhuǎn)的山水清音。在這個追逐開發(fā)的時代,赤水人用"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生存哲學,為世人保留了一方自然的凈土——既敞開懷抱迎接四海賓朋,又為每一個瀑布、每一株桫欏留足了生長的空隙。</p> <p class="ql-block">離別時,赤水河正泛著晨光。那粼粼波光里,倒映著丹霞的赤誠、竹海的青翠、飛瀑的銀練,更倒映著人與自然最本真的相處之道。這份美,不僅存于眼底,更將長駐心間。</p> <p class="ql-block">回望這兩日的行程,忽然明白赤水最動人處,便是將洪荒之力化作了繞指柔。在這里,丹霞是淬煉的詩行,瀑布是揮毫的墨跡,共同書寫著"赤水淬詩意,丹霞立畫魂"的山水長卷。赤水人,手中捧著的是老天爺賞的飯碗,而這"飯碗"里盛著的,不僅是絕世風光,更是一種人與自然相處的古老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