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歲老人回憶朱竹雯與管文蔚夫婦往事</p><p class="ql-block">百歲老人高承葭老師回憶起管文蔚和朱竹雯夫婦的往事。高老師是蘇州蠶桑專業(yè)學校畢業(yè)的。上世紀50年代初,她在江蘇省農(nóng)林廳的蠶桑管理局工作。當時,這個蠶桑管理局的負責人正是朱竹雯女士。</p><p class="ql-block">高老師說,那時候管文蔚是江蘇省的副省長。她回憶,管文蔚和朱竹雯夫婦對孩子們的管理非常嚴格,要求也很高。五個孩子都住在農(nóng)林廳,平時在農(nóng)林廳的食堂吃飯,只有周末才能去管文蔚那邊。所以,平時孩子們都得自覺讀書、做事,生活很有規(guī)律。</p><p class="ql-block">朱竹雯長得很漂亮,人也非常好。她是鎮(zhèn)江蠶桑專業(yè)畢業(yè)的,所以在業(yè)務上很內(nèi)行。她做科長時工作非常辛苦,但工作人員們都很敬佩她。</p><p class="ql-block">管文蔚當時經(jīng)常做報告,高老師也去聽過。管文蔚講話非常幽默風趣,帶著一點丹陽口音,鼓動性很強,大家都很愛聽。他們住的地方條件很艱苦,管文蔚說就像“雞爸爸雞媽媽”住的地方一樣簡陋。相比之下,蠶桑管理局的條件也不算好,大家都住在各個角落,這些細節(jié)讓高老師印象很深。</p><p class="ql-block">后來,大概在1957年還是1958年,高老師的愛人俞祝成被省里抽調到淮陰地區(qū)支援農(nóng)業(yè)。他本身也是學農(nóng)業(yè)的,去搞“旱改水”研究。后來回來時,也把高老師帶到了清江市。</p><p class="ql-block">后來,朱竹雯帶隊到淮陰縣開會的時候,高老師他們還特意請朱竹雯等人到家里吃飯。高老師說,朱竹雯為人非常平易近人,大家都很喜歡她。</p><p class="ql-block">朱竹雯年紀大了以后,最疼愛的小女兒生病去世了,這對她打擊很大。她非常傷心,哭得特別厲害,最后甚至說不想活了,拒絕吃飯,最終也就這樣離開了人世。從墓志銘來看,她大概也活到了九十歲,算是高壽了。</p><p class="ql-block">朱竹雯和我的家里其實還有點親戚關系。她是我妻子的老太爺,也就是太太娘家的侄女兒,所以我們家和她家還是挺親近的。我妻子的爺爺和管文蔚、朱竹雯他們也有交情,平時有來往。去年,我還被叔叔指派去給管文蔚他們掃墓,所以對這段歷史格外感興趣。</p><p class="ql-block">正好聽到高老師講這些往事,我就把它們記錄下來發(fā)給叔叔看,叔叔也很感興趣。其實,知道這段歷史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高老師長壽,快一百歲了,才能把這些故事記得這么清楚。要不是她,這個時代的人大多已經(jīng)不在了,所以這些回憶就更顯得珍貴和有意義。</p><p class="ql-block">說到管文蔚,還有一件挺有意思的巧事。我們以前的鄰居,就是淮陰師專的鄭乃臧老師,后來調到南京市江蘇省政協(xié)工作,正好成了管文蔚的秘書,還幫他寫了回憶錄。這些緣分真的很巧。</p><p class="ql-block">因此,管文蔚回憶錄的主筆應該是鄭乃臧?;仡櫣芪奈颠@一生,可謂風云跌宕,經(jīng)歷豐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