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西安,西安的城墻幾乎是到西安旅游的人必定會去的景點。不僅僅是在西安市中心就一眼可以看見的巍峨,而且,在中國幾處有城墻的城市中,西安城墻更有著自已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我的一位發(fā)小大學(xué)畢業(yè)后,分配到西安衛(wèi)星測控中心,他告訴我,西安也有城墻。</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的江南小城原來是有城墻的,在抗日戰(zhàn)爭被毀掉了。 我沒見過城墻,我對西安還保有城墻,很感興趣,很期待。</p><p class="ql-block"> 但是, 直到八十年代,我才去了西安。一睹了西安城墻的獨特風(fēng)彩。</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西安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是在朋友引導(dǎo)下,登上鐘樓附近的一段城墻,然后就匆匆下來了!</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面對有幾分蒼老的城垣,我看見了這座城墻歲月中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 我被這位小女孩吸引住了!</p> <p class="ql-block"> 去年金秋十月,我又一次登上西安城墻,這一次,我在西安城墻上盤桓多時,一睹西安城墻的偉岸英姿,更從城墻的圖文介紹上,知道了它的歷史和很多故事。</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整體呈長方形,墻高12米,頂寬12一14米,底寬15一18米,周長約13.74米。城墻比馬路寬,在城墻上幾乎可以列隊操練,騎馬、行車。</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yuǎn)門(北門)。</p><p class="ql-block"> 為了市民出入方便,從民國起先后新辟了多座新城門,當(dāng)下,西安城墻有18座城門,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從有關(guān)資料上得知,現(xiàn)存城墻為明代建筑遺存。</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的建成,歷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公元582年,隋文帝楊堅就命令宇文愷在此修建大興城,這是西安城墻建造的初始。</p><p class="ql-block"> 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將大興城改名為“長安城”,謂之長治久安。并在唐高宗時修筑了唐城墻。</p> <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在“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指導(dǎo)下,下令在唐長安皇城基礎(chǔ)上擴(kuò)建西安城墻。向北向東延伸四分之一。歷時八年竣工。奠定了如今西安城墻的總體規(guī)模。</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后進(jìn)行修復(fù)加固,并增挖了護(hù)城河。修建了四道關(guān)隘。</p><p class="ql-block"> 到清朝時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一年間,陜西總督畢沅主持了西安城墻的全面修繕,使其和護(hù)城河形成比較完整的防御系統(tǒng)。</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04年施工時,進(jìn)行了考古調(diào)查,認(rèn)定西安市含光門段城墻時間跨度巳從隋唐至現(xiàn)代,歷經(jīng)了五次大修。一言以蔽之,西安城墻的古,也就不言而喻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近現(xiàn)代的歷史中,西安城墻經(jīng)歷過多次的損毀。辛亥革命時,安遠(yuǎn)門城樓被炸毀。1926年,永寧門箭樓被毀。</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中,西安城墻遭日寇飛機(jī)轟炸。 </p><p class="ql-block"> 歲月悠悠,西安城墻在多次的社會變動中,如一位老翁,巳經(jīng)老態(tài)龍鐘了!。</p> <p class="ql-block"> 1961年,西安城墻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p><p class="ql-block"> 從1983年開始,西安開始全民保護(hù)城墻工程。2004年,西安城墻管理委員會成立,開啟了“預(yù)防性保護(hù)”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遠(yuǎn)處的護(hù)城河在陽光之下,波光粼粼,尤如寶石一般。</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之后,我陸續(xù)從媒體上知道西安城墻進(jìn)行了一次全面整治,并傳說過西安市長帶領(lǐng)全市人民修建西安城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城墻該不該拆是發(fā)展中的一個很辣手的問題。從新中國成立之后,這個問題就提上了很多有城墻的城市,議事日程之中。</p><p class="ql-block"> 西安,同樣遇到了這個難題。西安也有不少人從解決城市交通擁擠問題而言,建議拆除城墻。</p><p class="ql-block"> 時任西安市市長的張鐵民力排眾議,堅決反對拆除城墻,他認(rèn)為西安城墻歷史悠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是中國悠久歷史的文化標(biāo)識之一。拆一座城墻容易,再建一座城墻卻很難。</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要作為西安城市歷史的標(biāo)識保留下來。</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鼎力支持下,1983年,西安環(huán)城建設(shè)工程列入了西安城市的重大工程項目之一。在張鐵民市長的主持下,西安環(huán)城建設(shè)工程開工。</p><p class="ql-block"> 當(dāng)時,資金匱乏,在張市長的提議下,工廠工人,學(xué)校師生做義工,積極參加義務(wù)勞動。并動員西安市周邊的縣區(qū)農(nóng)村老百姓為城墻燒制城磚。西安市民,也積極響應(yīng)政府號召,從城區(qū)各地收集老百姓保存的舊城磚,可謂雪中送炭。</p><p class="ql-block"> 全市市民在張市長帶領(lǐng)下,齊心協(xié)力,終于在1985年年底,完成了環(huán)城建設(shè)工程,讓古老的西安城墻和周邊環(huán)境面貌,煥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張鐵民市長保護(hù)西安城墻的故事,好多年前我就聽過。前不久,又看見幾則關(guān)于“鐵市長”保護(hù)西安城墻的故事。一個人做了好事,總會被人記得。</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1985年9月17日,張鐵民市長最后沒有看見西安城墻煥新全部完工,就去世了! </p><p class="ql-block"> 我想,這座城墻會記住他,西安民眾會記住他,我們也會記住他。</p> <p class="ql-block"> 拍了幾位年青人和幾位老者。他們的笑容,他們的身姿。</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幾對年青人的幸福笑容,是當(dāng)下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的全面修復(fù),讓我們穿越時空,既保存了歷朝歷代的歷史舊貌,又完成了重大的歷史文化的傳承。</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的眼中,西安城墻與現(xiàn)代生活交融共生。目前,圍繞城墻,放眼望去,城墻,護(hù)城河,環(huán)城公園和現(xiàn)代化的都市風(fēng)貌融為一體。</p><p class="ql-block"> 每一位走進(jìn)這座古老城池的時候,第一眼一定會被它的英姿所吸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多拍了幾張汽車穿越古城墻的照片。原因是想像:要是在古代,唐宋元明清時,那里應(yīng)該站立著的全是身穿甲胄持長槍短刀的士兵。這一想,幾輛不同的車輛也就飛馳而去了!</p> <p class="ql-block"> 中國建筑有別于他國的制式,是中華文明的特別標(biāo)牌。</p> <p class="ql-block"> 我的這個美篇,希望用很多張照片,具像地展現(xiàn)西安古城墻的壯闊和雄偉。我想請朋友們仔細(xì)看看。這城墻,這城墻上的人,這城墻下的車水馬龍,活脫脫的煙火人間。</p> <p class="ql-block"> 這城墻的斑駁陸離,正是歲月留給它的行行天書。</p> <p class="ql-block"> 從西安城墻上看西安市,是一種愉悅心情的快樂。和九十年代第一次到西安上城墻相比,俯看眼之所及之處,真的可謂極目騁懷?,F(xiàn)代化高樓林立,特色建筑拔地而起。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街巷,車水馬龍的大街,展示著西安大都市的氣派。</p><p class="ql-block"> 回看這千年的古城墻,又讓我想起大唐盛世的輝煌。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十三朝都城的起起落落,撰寫出中國燦爛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就是西安古都的一部無字的歷史書。</p> <p class="ql-block"> 我是去看西安鐘樓之后,再上城墻,沿城墻南行,然后下城墻的。匆匆之間,從哪里下城墻出城門的,當(dāng)時稀里糊涂。只是回來后,大慨理出了一點思路。</p><p class="ql-block"> 按導(dǎo)游指出的最佳游覽路線,應(yīng)該從永寧門到朱雀門再到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后,從西南城角至含光門下城的。</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這四座城門分別都有正樓,箭樓,閘樓,還有甕城,馬道。</p><p class="ql-block"> 我是外行,只會用手機(jī)亂拍一陣。</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回憶起來,后半段大慨就是這樣游覽的。假如有錯,只能請朋友們原諒我的老訥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至于資料介紹西安城墻現(xiàn)有城門十八座之多。我乘出租車從賓館出來,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座座城門從眼前略過。是哪一座城門,我真的不知道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從城門出來,大道上車水馬龍。遠(yuǎn)看鐘樓,雄偉壯觀。西安這座中西部的大都市,在新時期里煥發(fā)出青春。</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墻凝聚了西安市民對悠久歷史和未來的關(guān)注和憧憬。</p><p class="ql-block"> 這座中國現(xiàn)存的歷史悠久的古城墻,是西安歷史文化最閃亮的一張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