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走進南澗的村落時,就被眼前的一幕驚艷了。幾位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女性正坐在臺階上,她們的笑容像陽光一樣溫暖,頭上的頭飾在綠植的映襯下閃閃發(fā)光。那種色彩的碰撞與自然的融合,讓我瞬間感受到這里獨特的民族風情。她們的服飾上繡著繁復的圖案,每一針每線都仿佛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一處木質建筑前,我看到了更多身著彝族服飾的人們,他們或站或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位女子手持手機,似乎在記錄這一刻,而她身旁的男子正熱情地展示著手工藝品,那些刺繡和帽子精致得讓人挪不開眼。我忍不住靠近,細細欣賞這些凝聚了智慧與匠心的作品,仿佛也觸摸到了彝族文化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那天的陽光格外柔和,照在她們的臉上,也照進了我的心里。十位女子穿著紅、藍、粉相間的服飾,頭戴色彩斑斕的頭飾,坐在臺階上,像一幅流動的畫卷。圖片上方寫著“SNOW”,雪花圖案點綴其間,與她們的笑容交織成一幅溫馨的畫面。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謂非遺,不只是技藝的傳承,更是情感與生活的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在一場傳統(tǒng)建筑前的表演中,我看到了彝族文化的另一種表達。舞臺上,身著民族服飾的表演者們翩翩起舞,燈光映照下,他們的身影仿佛穿越了時空。活動的主題寫著“融入現(xiàn)代生活 非遺正青春”,這句話讓我心頭一震。是啊,非遺不是塵封的記憶,而是可以煥發(fā)生命力的活態(tài)傳承。那些曾經(jīng)只屬于節(jié)日與儀式的服飾與舞蹈,如今正以新的姿態(tài)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