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臨沂市博物館(Linyi Museum),位于山東省臨沂市,是體現臨沂文化特色,反映臨沂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綜合類博物館,現擁有三個館區(qū),分別是北城新區(qū)館區(qū)、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和孔廟,館藏文物7萬余件(套)。其中,北城館區(qū)建筑面積20805平方米、展陳面積9425平方米,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總建筑面積20870平方米、展陳面積5300平方米,孔廟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臨沂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包括金縷玉衣、銀雀山漢墓竹簡、晉神雀負雛銜魚熏爐、青釉胡人騎獅器、吳白莊漢畫像石、水晶獸等,涵蓋玉器、竹簡、青銅器、瓷器、石刻等多個門類,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吳白莊漢畫像石:共有四十四塊,全部為國家一級文物,內容豐富,雕刻技法多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銀雀山漢墓竹簡:這些竹簡的出土確定了孫子和孫臏不是同一個人,對于研究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金縷玉衣:這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唯一一套只有頭套、手套和腳套而沒有四肢和上身的玉衣,由1140塊新疆和田白玉片組成。它出土于臨沂南坊洪家店村的一座西漢墓葬中,是漢代高級貴族和君王的典服,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蛋殼陶,它的外觀——“薄如紙,黑如漆,明如鏡,聲如罄,硬如瓷”。它最薄之處才不足0.2毫米,一件高約20厘米的蛋殼陶杯,重量僅50克!因重量輕如蛋殼,故得名“蛋殼陶”。</p> <p class="ql-block">青釉胡人騎獅器:西晉時期的文物,以其獨特的造型和歷史背景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水晶獸:1972年出土于臨沂市羅莊區(qū),是東漢時期瑯琊王的藏品,被視為國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晉神雀負雛銜魚熏爐:2003年出土于王羲之故居,爐身為鳳形,鳳嘴銜一魚,身上有五只小鳳。其造型舒展大氣,裝飾精巧,是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