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多倫路文化名人街牌坊</p> <p class="ql-block"> 多倫路是上海虹口區(qū)的一條小街,毗鄰山陰路與長春路隔街相望,全長五百多米,這是一個臥虎藏龍之地,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這條五百米的街道居住著眾多的文化名人,像魯迅、茅盾、郭沫若、葉圣陶、柔石、馮雪峰及日本友人內山完造等,都曾經(jīng)在這條小街上生活居住過,多倫路可以說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界的大本營,中華藝術大學舊址曾經(jīng)是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立大會的會場, 夏衍、馮雪峰、瞿秋白、柔石、許幸之、潘漢年、張愛萍都在這條小街上活動過;抗戰(zhàn)勝利后,這里還有湯恩伯、孔祥熙和白崇禧的公館,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童年就是在多倫路210號的白公館里度過的,在一條500多米的小街上集中了如此多的著名人士遺跡在上海是罕見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名人故居遺址外,多倫路上有許多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館。包括“筷子博物館”(多倫路191號)、還有目前亞洲最大的一家古錢幣展覽館(四川北路203弄35號原湯公館)、南京鐘博物館(多倫路193號)、文風奇石藏館(多倫路189號)等,其他的私人收藏館還有:藏書票館、集報館、古陶瓷收藏館等,而給這些店鋪的牌匾題名的幾乎都是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 站在左聯(lián)紀念館向前望去,多倫路“L”型路徑的拐角處,是高18米的“夕拾鐘樓”。走過鐘樓,聞名遐邇的基督教鴻德堂就在眼前,這座國內罕見的用中國傳統(tǒng)建筑造型作為基督教教堂的鴻德堂正面墻上,多倫路上的老弄堂、鱗次櫛比的畫廊文苑博物館千姿百態(tài), 連片成市的古玩字畫收藏品、相映成趣的酒吧茶坊咖啡屋,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筑讓人想起那已經(jīng)消逝的久遠年代. </p><p class="ql-block"> 街道上四處可見的文化名人雕像令人回味無窮,三三兩兩的行人有游客,有影樓拍攝情侶的年青人,有推著嬰兒保育車的母親,漫步悠閑的老人,快步匆匆的過客.這些多姿多彩的市井百態(tài)使多倫路充滿一種古老與現(xiàn)代,優(yōu)雅與世俗,文化與商業(yè)的混雜氣息。</p><p class="ql-block"> 多倫路文化名人街有豐富的近代歷史遺址和深厚文化底蘊,是上海獨特的文博景觀。照片拍攝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北路口(四川北路)</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鴻德堂(1928)</p> <p class="ql-block">鴻德堂大門</p> <p class="ql-block">左聯(lián)紀念館和十大文化名人展館(1920)</p> <p class="ql-block">薛公館</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32號</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50號</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9O號</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123號</p> <p class="ql-block">161號</p> <p class="ql-block">239號</p> <p class="ql-block">藏筷館(191號)</p> <p class="ql-block">市井百態(tài)</p> <p class="ql-block">拍婚照女子</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雕像</p> <p class="ql-block">魯邇雕像</p> <p class="ql-block">柔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丁玲</p> <p class="ql-block">沈尹默</p> <p class="ql-block">葉圣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