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3日下午,我們乘坐高鐵從運城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來到平遙古城。</p> <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擴修城池,是現(xiàn)今中國境內(nèi)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整座城池宛如烏龜向南爬行,因此有“龜城”之稱。</p> <p class="ql-block"> 入住祥常泰民宿旅店。</p> <p class="ql-block"> 住在古樸安靜的小院里,暫時忘卻了塵世的喧囂,靜靜聆聽歷史的腳步聲。</p> <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墻</p><p class="ql-block"> 平遙城墻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前827~前782年),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城墻高約12米,平均寬5米,東南隅有文昌閣、魁星樓,東城墻頂部有點將臺。</p> <p class="ql-block">甕城</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墻上看古城一隅。</p> <p class="ql-block">街景隨拍</p> <p class="ql-block">古城內(nèi)隨處可見的精美磚雕。</p> <p class="ql-block"> 平遙縣衙</p><p class="ql-block"> 平遙縣衙坐落于平遙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p> <p class="ql-block"> 古縣衙的主要建筑均有楹聯(lián),如大堂楹聯(lián):“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p> <p class="ql-block"> 二堂楹聯(lián)“與百姓有緣才到此地”;“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p> <p class="ql-block"> 平遙縣衙中軸線上的最后一座建筑是“大仙樓”,上面供奉著守印大仙,即狐仙。清代官衙奉狐仙為守印大仙,不知何故。</p><p class="ql-block"> 大仙樓是平遙縣衙中僅存的原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穿過二堂即為內(nèi)宅,內(nèi)宅是明清時期知縣的生活區(qū)。</p><p class="ql-block"> 明清兩代,知縣一律易地為官,不得攜帶家眷。因此以往知縣五百里外易地為官,知府以上需到千里之外,就連教諭、訓導也不得在本“府”境內(nèi)任職。家眷也一般不得到任所探視。</p> <p class="ql-block"> 老槐樹依然枝繁葉茂,她經(jīng)風歷雨,見證了時代更迭和歲月變遷。</p> <p class="ql-block">縣衙后花園</p> <p class="ql-block"> 平遙文廟</p><p class="ql-block"> 平遙文廟位于縣城內(nèi)東南隅,始建于唐貞觀初年(約627年),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距今已有862年歷史,?是中國現(xiàn)存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也是全國唯一保存的金代文廟建筑?。</p> <p class="ql-block"> 平遙城隍廟</p><p class="ql-block"> 平遙城隍廟創(chuàng)建年代已不可考,明清均有重修。城隍廟坐北朝南,三進院落,中軸線上建有牌樓、山門、戲臺、獻殿、城隍殿、寢宮,另有六曹府、土地祠、財神廟、灶君廟等,“諸神共居一廟,聯(lián)袂同受香火”。城隍廟屬于道教建筑,是古代官署建筑與寺廟建筑風格相融合的建筑群體。</p> <p class="ql-block">? 中國鏢局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是中國鏢局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現(xiàn)存的中國鏢局博物館和華北第一鏢局等景點系統(tǒng)展示了鏢局的歷史沿革、業(yè)務范圍及社會作用。? 其中,同興公鏢局作為平遙代表性鏢局,由武林大師王正清創(chuàng)立,專為晉商提供押運服務,體現(xiàn)了鏢局與商業(yè)發(fā)展的緊密聯(lián)系。</p> <p class="ql-block"> 鏢局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出現(xiàn)的民間安保機構,主要負責銀兩押運、貨物護送及人身保護等業(yè)務。其興起與明清時期商業(yè)發(fā)展密切相關,尤其在晉商活躍的山西地區(qū),鏢局成為保障跨區(qū)域貿(mào)易安全的關鍵組織。????</p> <p class="ql-block"> 中國錢莊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協(xié)同慶,中國票號業(yè)中一家獨具特色的票號,它創(chuàng)辦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歇業(yè)于民國2年(1913年),財東系榆次聶店王姓和平遙王智村米姓,協(xié)同慶票號經(jīng)營特色非常鮮明,主要有以人為本,知人善任;注重資金靈活調(diào)度;突出重點地域經(jīng)營,具有現(xiàn)代成功企業(yè)的重要特征。</p> <p class="ql-block">平遙馬家醋園</p> <p class="ql-block"> 平遙剪紙非遺傳承人侯全英,聚泰剪紙藝術第六代傳人,從事剪紙藝術50余年。她出生于剪紙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學習傳統(tǒng)技藝,并將技藝傳承給子女。2013年被文化部認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現(xiàn)任山西省剪紙協(xié)會常務理事。</p> <p class="ql-block">和非遺傳承人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再見了平遙古城!</p><p class="ql-block">下一站介休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