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宣城火車站</p><p class="ql-block">2015年4月29日晚上,從遼寧省沈陽市乘K346次快車,我和妻子前往安徽省旌德縣,那里是兒子未婚妻淑慧的家鄉(xiāng),這次是為兩個孩子的終身大事去會親家。</p><p class="ql-block">4月30日0點(diǎn)過后在安徽省宣城市下車。住進(jìn)火車站廣場附近鐵道賓館的凌晨房。我們的孩子們則從寧波趕過來,與我們在宣城會和,然后一起前往未來兒媳的家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4月30日下午1點(diǎn),我們與租了一輛越野車前來的孩子們會和,兒子給我們的親家和兒媳淑慧的其他長輩買了茅臺酒,還有我們從東北帶來的林下參。</p><p class="ql-block">沿途多個地段在修路,一路山青水綠的,還有一個個白墻灰瓦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下午6點(diǎn)拐下公路,兒媳淑慧的爸爸小跑著來到村口,領(lǐng)我們到村口的小賣店等候,我很奇怪。過一會兒,親家才領(lǐng)著我們沿著水泥小路上行。路旁的溪溝清澈,溪溝中有竹子?xùn)艡陴B(yǎng)著鴨子??斓絻合奔腋浇?,突然響起鞭炮聲,原來是村里準(zhǔn)備的迎賓儀式。當(dāng)?shù)貢H家的習(xí)俗,是迎送都要放鞭炮,讓全村都知道。</p> <p class="ql-block">兒子未婚妻的家是茂密竹林山崗下的一座二層小樓。走進(jìn)門廳,淑慧的媽媽、舅媽、嬸嬸、姑父、叔叔迎接我們。我事先和妻子說好,尊重當(dāng)?shù)亓?xí)俗,讓我們怎樣做就按要求做??蛷d里擺著一張大桌子,上面擺滿了兩大缽茶蛋和土雞蛋。我覺得這是當(dāng)?shù)亓?xí)俗,就和妻子吃了好幾個蛋。晚上豐盛的酒席過后,親家母用大木盆讓我們泡腳,預(yù)備了毛巾、牙刷、睡衣。安排我們住在二樓上的房間。</p> <p class="ql-block">箱子柜、八仙桌、桌案、太師椅等老式的家具,都是淑慧媽媽當(dāng)年的嫁妝。</p> <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1日早晨,憑依二樓陽臺,放眼望去,山清水翠,云霧縹緲。</p> <p class="ql-block">在兒媳淑慧家的二樓遠(yuǎn)眺,由遠(yuǎn)及近的村莊,一片黑瓦白墻,襯著一塊塊水田和已經(jīng)結(jié)子兒的油菜花田。兩只野鴨在水田中大模大樣地漫步。白墻黑瓦點(diǎn)綴的村莊,逶迤著一條白色的水泥村路,那是村民集資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對面是淑慧的大姑家</p><p class="ql-block">淑慧家小二樓前有一個水塘,長著疏落的茭白,上面是像蘆葦一樣的葉子,一棵歪脖兒老樹伸向池塘。一只小喜鵲在歪脖老樹和淑慧大姑家的房頂上跳來跳去,這是剛剛自立的小喜鵲在確立自己的勢力范圍。</p> <p class="ql-block">淑慧家前側(cè)有她大姑的庭院,淑慧家西側(cè)一個院兒和后側(cè)一個院子均為空巢,淑慧家也算空巢,因?yàn)閮合钡牡艿茉陟h讀書不回,母親在上海打工,父親住在村口經(jīng)營自己的賣店。因此淑慧家的這個二層小樓常常掛著一把鎖。后院為其叔父家豪華氣派的別墅。</p> <p class="ql-block">上午9點(diǎn)多,兒子和淑慧領(lǐng)我們?nèi)ノ莺蟮闹窳帧?lt;/p> <p class="ql-block">妻子對新筍剛剛出土感到新奇。</p> <p class="ql-block">竹林中翠綠的是新竹,綠而發(fā)藍(lán)的是老竹,遍地竹葉,竹林真好。</p> <p class="ql-block">后山有竹林,周圍都是竹山竹海。妻子在竹林中十分愜意,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我歷來對竹林喜愛,無奈生在北國,無緣親近竹林。能在竹林中修建一個草堂,每天聽竹林風(fēng)聲,聞竹香透徹肺腑,沐浴在竹影婆娑中,該是多么養(yǎng)心怡人。透過竹林的陽光,任竹風(fēng)拂面,在竹林下依在竹椅上,竹桌上擺一壺白茶,輕唆淺酌,茶香與竹香交融,這應(yīng)該是人生的極致享受,我對此憧憬之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淑慧的舅舅、舅媽以及舅媽的閨蜜夫婦領(lǐng)我們和一雙兒女去一個古村風(fēng)景區(qū)江村,門票60元,因?yàn)槭缁劬司说年P(guān)系,優(yōu)惠為20元。門口為媽祖廟。</p> <p class="ql-block">江村,隋末唐初建村,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村中曾有宗祠9座,牌坊18座,書舍9所。明清時期,江村出了進(jìn)士18人(其中授翰林院編修4人),文舉人42人,武舉6人。民國初年出學(xué)士、博士18人。其中主要代表人物:唐朝侍御史江全銘,其他明、清和民國時代的名人11人從略。這里還有胡適夫人江冬秀,革命烈士江上青(江澤民主席之父),數(shù)學(xué)泰斗著名數(shù)學(xué)家江澤涵等。</p> <p class="ql-block">江村村口立著革命烈士江上清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江村導(dǎo)游圖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江村風(fēng)景區(qū)位于安徽省旌德縣城西南15公里白地鎮(zhèn)江村。村口有獅山和象山夾持。</p> <p class="ql-block">在村口獅山上俯瞰,古村入口處有一湖水光瀲滟。湖名聚秀湖,聚千峰秀色于一湖也。</p> <p class="ql-block">妻子與兒媳淑慧的舅媽及舅媽的閨蜜在聚秀湖旁。</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兒媳淑慧的舅舅在聚秀湖旁。</p> <p class="ql-block">聚秀湖畔有文昌塔和世科坊。“世科”指一家?guī)状送ㄟ^科舉獲得了功名,江溥、江文中、江元象是祖孫三代。江溥為明弘治十二年(1499)會試乙科進(jìn)士,江文中則在明正德八年(1513)中舉,而江元象又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成為貢生。世科牌坊就是為這祖孫三代而立。</p><p class="ql-block">文昌塔是天上文曲星的紀(jì)念建筑,即“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稱“ 文昌帝君”的。主司讀書功名事業(yè)等。所以,文昌閣或文昌塔最受文人崇拜。一般文人和文化人才輩出之地,都有文昌塔或文昌閣,以護(hù)佑當(dāng)?shù)匚幕d盛發(fā)達(dá)。</p> <p class="ql-block">聚秀湖是江村的水口,水面面積6500平方米,明代成化、弘治年間(1465—1488年)挖掘成湖。湖的南岸呈半環(huán)形,北岸平直。在聚秀湖的兩側(cè),獅、象兩山護(hù)衛(wèi),形成山環(huán)水繞、聚風(fēng)斂氣的風(fēng)水格局。</p> <p class="ql-block">兒媳淑慧的舅舅舅媽。</p> <p class="ql-block">江村老街起于溥公祠,止于江氏宗祠,長350米左右,寬2-3米。沿街有數(shù)十家商店,大多為前店后坊式,防火墻上瓦片有虎臉,有笑臉,表情各異。一般商家用笑臉瓦,商人和氣生財(cái),笑口常開,才能廣進(jìn)財(cái)源。為官之家用嚴(yán)肅臉孔的瓦,因?yàn)楣偌医鹂谟裱裕僬f為妙。村中古石板道沿街曲延,串連全村大街小巷,總長約22公里。</p> <p class="ql-block">寧靜的古村,曲巷幽深。黛瓦白墻上,鮮花掛墻。</p> <p class="ql-block">明代溥公祠的祠主為江溥,明朝進(jìn)士,江氏第48代。他和著名才子唐伯虎有同科之誼。一次科考,唐伯虎因得罪考官,被誣為作弊而驅(qū)出考場,江溥等人不服,一同退出考場。之后,唐伯虎來到江村游玩,為江溥夫婦畫像留念。這幅唐伯虎創(chuàng)作的江氏祖畫是溥公祠最寶貴的珍藏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江氏宗祠是江村江氏家族的總祠堂。始建于明,曾兩度毀于大火,兩度重建,1937年再度重修,是旌德縣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大型祠堂。</p> <p class="ql-block">祠堂兩邊墻上還有文化大革命時留下的毛主席語錄。2001年5月21日江澤民主席在此視察時,聽到有人朗誦語錄,他說:“毛主席語錄要保留?!?lt;/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語錄</p><p class="ql-block">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哪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nèi)ソ鉀Q。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的,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語錄</p><p class="ql-block">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p><p class="ql-block">我們應(yīng)當(dāng)相信群眾,我們應(yīng)當(dāng)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如果懷疑這兩條原理,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p> <p class="ql-block">5月2日早晨二樓觀景。</p> <p class="ql-block">猴形村村口。</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驅(qū)車去旌德縣縣城兒媳的舅舅家,這是6樓頂越層的,頂樓上為健身房。樓下房間很大,我與兒媳的舅舅談詩談史。</p><p class="ql-block">在淑慧舅舅家的時候,望著樓下開車去車站接淑慧媽媽的兒子。我說,咱家的小破孩兒會開車了。妻子說:咱家的小大頭人兒會開車了。車上我對兒子說,你小時候是我教你學(xué)會說話的。一開始就按照詞組教的,貼了滿墻的卡片,寫著拼音字母。</p><p class="ql-block">晚上回來,我們和親家、親家母和孩子們6個人共進(jìn)晚餐。淑慧媽說:“見到你們,把女兒交給你們,我就放心了”。</p> <p class="ql-block">路邊的蠶豆。</p> <p class="ql-block">5月3日吃過早飯,淑慧媽媽已經(jīng)眼睛潮濕,淑慧爸爸放了鞭炮,讓全村都知道我們要走了。妻子和淑慧媽媽拉著手一直走到村口。</p><p class="ql-block">到達(dá)宣城,我雙手扶在兒子肩上,說:小大頭人兒,8月回來給你娶媳婦。淑慧在旁邊笑了。</p><p class="ql-block">兒子與淑慧去車行交車,他們是11點(diǎn)04分的火車返回寧波。這時淑慧發(fā)來短信,告訴我們,她把昨晚我們給她的1000元紅包裝在我們的包里了。真是好姑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