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聞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lt;/b>這是蘇東坡人生中最后一首詩。在他一生中,政壇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難以想象,十幾年的貶謫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題,一生漂泊,暮年投荒,經(jīng)受了無數(shù)的磨難。然而他仍然能夠用詼諧的語言總結(jié)自己,足見東坡胸襟之坦蕩。其中<b>“聞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b>一句,即是自嘲也是自我肯定,貶謫在這三州期間是他政治上最為失敗,生活上遭受苦難最多的時期,卻也是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高峰時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華到極致對人生意義的哲理與體會最為深刻的時期。正因如此,成就了蘇東坡一種偉大的人格,一種進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蘇東坡用文學(xué)和行動詮釋了自己對人生價值的獨特理解。筆者制作本篇的動機,也正是想探討從蘇東坡”黃州、惠州、儋州"之經(jīng)歷中,看他對生命意義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公元1100年,天下大赦,蘇東坡復(fù)任朝奉郎,在即將離開海南時,讓蘇東坡沒想到的是,他的死對頭原宰相章惇被貶,正在來海南的路上。由于當時風傳蘇東坡要進京當宰相,章惇的兒子害怕蘇東坡上位以后報復(fù)自己的父親,就寫信一封,求蘇東坡放過他的父親。蘇東坡立馬回信告慰,并告訴治病秘方,囑其父調(diào)養(yǎng),這又是何等的心胸與情懷?!不幸的是,次年蘇東坡在北歸途中于常州逝世,與他生前寫的最后一首詩<b>《自題金山畫像》</b>相隔僅六十天。蘇東坡的人生道路是坎坷曲折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個落寞悲涼的文人,他的心中、眼中、筆下卻又是豁達、樂觀、悲壯、慈善的。林語堂在《蘇東坡傳》的結(jié)尾寫道:<b>“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lt;/b></p> <p class="ql-block">在貶謫的歲月里,蘇東坡生活上遭受了最多的苦難,也是他精神升華至極致的時期。他在詩歌中對人生的哲思和體會最為深刻,展現(xiàn)了他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同時也是對仕途生涯進行深刻反思的時期。他曾經(jīng)的雄心壯志和豪情壯志在這艱難的生活中被磨礪得更加堅韌。他開始認識到,真正的人生并不在于官場上的爭斗,而在于田園中的寧靜。他開始向往陶淵明那樣的生活,拒絕與世俗同流合污,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與自由。<b>《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b>是蘇東坡田園詩代表作。其內(nèi)容:<b>"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b>這首詩生動地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寧靜、和諧與美好,表達了蘇東坡對回歸田園生活的深切向往與渴望。他的這種歸隱向往體現(xiàn)了他對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晚年時的蘇東坡以老邁之軀謫居海南3年,原以為會葬身海外,但是,最終他不但活色生香地活了下來,得以重返中原,而且還深深地體會到了海南的生態(tài)美,發(fā)出了<b>“茲游奇絕冠平生”</b>的感慨。確實,儋州的自然風光深深吸引了蘇東坡,他對奇峰、飛泉等自然景觀贊美不已。他向往農(nóng)村生活的自由與舒適,這種對自然的熱愛體現(xiàn)了他對生命本質(zhì)的追求。他由衷地感悟到,人的生命應(yīng)該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縛。只有在自然中,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生命的意義。例如他被儋耳山的奇特地貌所吸引,寫下<b>“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傍石,盡是補天馀。"</b>這首詩不僅展現(xiàn)了蘇軾對大自然的熱愛,還通過奇特的想象賦予了自然景象以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了他對生命的敬畏,也是他活下來的精神支柱。</p> <p class="ql-block">在儋州的日子里,蘇東坡不僅欣賞自然風光,更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并發(fā)現(xiàn)美與樂趣。他下棋、養(yǎng)寵物狗,這些平凡的活動成為他享受生活、珍視生命的重要方式。在蘇東坡看來,生活中的美并不只存在于壯麗的風景或高尚的事業(yè)中,而是存在于每一個平凡的瞬間,存在于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蘇軾東坡在儋州最為人稱道的是一首<b>《減字木蘭花·春牛春杖》</b>的詩,核心內(nèi)容:“<b>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b>”以春耕為引,展現(xiàn)大自然的勃勃生機?!?lt;b>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lt;/b>借桃花之紅,增添春日的絢麗色彩。<b>“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lt;/b>以春日的節(jié)日氛圍和春風拂面,象征心靈的覺醒與超脫。<b>“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lt;/b>將飄零的楊花比作雪花,化貶謫之苦為審美之樂,展現(xiàn)詩人的豁達胸襟。</p> <p class="ql-block">在海南期間,蘇東坡親自為老百姓看病,自己配中藥來救人。他親自采藥制藥試藥,寫成了<b>《益智錄》《蒼耳錄》《蕁草錄》《四神丹說》</b>等文章來介紹各種草藥的藥性、服法、藥效,希望幫助當?shù)乩习傩罩尾【热恕?同時,蘇東坡很重視古代醫(yī)著,尤其是<b>《難經(jīng)》,</b>認為<b>“醫(yī)治有《難經(jīng)》,句句皆理,字字皆法”,</b>對后世醫(yī)學(xué)研究有重要影響。?這些都表明蘇東坡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充分展現(xiàn)了他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更體現(xiàn)了他深厚的濟世情懷,希望以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世人帶來福祉。他的這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濟世情懷是他對生命意義深入思考的結(jié)果,也是他的人生哲學(xué)的體現(xiàn)。</p> <p class="ql-block">蘇東坡一生僅僅活了64歲,而在他這短短的60多年中,卻有幾十年的時間都在被貶的路上顛簸。不過,面對這樣的人生際遇,蘇東坡早就活出了他自己的人生哲學(xué)。因此,無論世事如何變幻,蘇東坡都能夠泰然處之。他從仕途反思到歸隱向往,從對自然與自由的熱愛,到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再到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與濟世情懷,都體現(xiàn)了他對生命意義的深入理解和獨特見解,他悟透了生活,悟透了人生。他曾說過<b>“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b>這區(qū)區(qū)十字,卻寫盡了蘇東坡豁達的胸襟,浪漫的情懷,灑脫的心境,把人生聚散的壓抑情緒一掃而空。這就是蘇東坡對生命意義最具體、最深刻的詮釋。他教會我們?nèi)绾卧谀婢持斜3謽酚^、如何以民為本服務(wù)社會、如何通過文學(xué)創(chuàng)作表達自我以及如何在多領(lǐng)域追求全面發(fā)展。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和精神遺產(chǎn)將永遠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