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關于現(xiàn)代旅行,實際上包括前期準備、中期體驗尊享、以及后期消化總結三個階段。他們大致各占旅行總投入1/3的精力和過程,彼此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從,缺一不可的關系。當然時間分配也不是絕對化,有時前期準備要多些時間;有時中、后期整理、完善需要更長時間、更多精力。但無論哪一種情況,都要認真對待且全力以赴才能完成這個紛繁復雜的旅行過程。</p><p class="ql-block">比如境外的一次中長途旅行,大約需要2周時間,前期絕對要用兩周甚至更多的時間做準備,而中期的兩周也不會輕松,后期的消化、整理、制作,存檔以及分享工作絕對需要兩周甚至更多時間,這樣總共加起來就是五周多的時間,很驚訝吧?但只有這樣才算一次完整的旅行,才能真正完成、體會到了旅行的內(nèi)涵以及外延。</p><p class="ql-block">其他國內(nèi)短、中、長途旅行情況大致也如此。因為我們要充分利用時間、充分汲取營養(yǎng)、充分把自己的見識和成果分享天下,留存記憶,全方位、全力以赴應對旅行過程那是必須的!</p> <p class="ql-block">人人都說外出旅行是一件愜意而輕松的事情。但要真正完成好旅行任務卻并非易事。除了安排好旅行過程中的吃、住、行、游、購、娛等主要環(huán)節(jié),還必須具備有錢、有閑、有身體素質、有出行興趣等等旅游要素。另外出行之前方方面面的準備;對旅游目的地的仔細攻略;旅行過程中的應變能力;旅行結束后的過程再現(xiàn),等等工作也都必不可少。所以旅行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項需要高素質去認真完成的系統(tǒng)、浩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關于旅行,認知不同態(tài)度當然大相徑庭。有些人是從骨子里喜歡的,是要當作一項事業(yè)去完成的;有些人是僅以興趣為動力,看看外面世界的;有些人則是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按部就班進行高質量旅居的;還有一些人則是追隨潮流,跟風趕時髦的……</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說凡事有利有弊。旅行這件事在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享受生活等方面是有不可或缺作用。但旅行的檔次,旅行的深入程度,旅行的長度和難度,旅行所要達到的目的層次不齊、千差萬別。因此可以說旅行這件事在巨多的旅行人群中是同伍不同道,同道不同意。希冀和家人、同事、同學、親戚朋友同享同樂的旅行愿望大概率會由凝聚到分裂、由希望變失望。</p> <p class="ql-block">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側重不同、經(jīng)濟條件不同、身體狀況以及訴求不同,怎么可能在并無牢固基礎的一件事情上高度統(tǒng)一、至善至美呢。在國人的“齊步走”以及“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理念中關于旅行這件事,要么就一起相跟著勉為其難;要么就去做一個孤獨者,去自由放松。</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旅行者無論出行時間長短,檔次高低,內(nèi)容多寡抑或路程遠近,出行之前都是會做一些旅游攻略的。一方面做到心中有數(shù);另一方面書本或者網(wǎng)絡上的相關介紹與旅行中的實際感受往往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更深入、全面了解目的地的有關情況,做盡量多具體、詳盡的先期鋪墊工作必不可少。</p><p class="ql-block">短途旅行目的地提前攻略的任務似乎并不大。但若是境外長途旅行,除做好旅行攻略本身,還需要付出很多心血,越是提前準備就越是從容。所需資料要備,簽證要辦,前往國家的風土人情,飲食習慣,經(jīng)濟狀況,消費水平,氣候溫度,時差季差,國家間關系,甚至網(wǎng)絡通信,銀行備卡,外幣兌換,電路板轉換,有關運輸攜帶方面的規(guī)定等等這些必要攻略和準備工作都要一一仔細了解,反復核實。否則會導致諸多不便,鬧個貽笑大方還屬小事,若出個大錯,被罰被損,那就得不償失了。</p> <p class="ql-block">長途旅行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這方面除了經(jīng)濟保障,還必須有強健的體魄以及心理適應能力。越是長途旅行越會睡不好覺,吃不好飯,迭加連續(xù)作戰(zhàn),疲憊不堪,絕對需要一番自我挑戰(zhàn)精神。這與平時在家隨隨便便,吃住行自由自在形成鮮明對比。</p><p class="ql-block">旅行是去欣賞風景、尊享美食、增長見識的,氛圍確實不錯。但要真正適應旅行,充分體驗旅行的快感,是需要過幾個坎的。特別是那些挑戰(zhàn)極限,甚至帶有探險性質的旅游活動,更須具備超強的經(jīng)濟保障能力和身體、心理適應能力。沒有這個決心和準備,也缺乏經(jīng)驗,那就趁早別去嘗試。</p> <p class="ql-block">旅行中的熱情、興趣、保持理性很重要。給予團隊配合精神也很重要。你不能把應該享有的權利輕易放棄;但也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和定力。某一個自費項目被導游推薦的天花亂墜;某一種商品被領隊夸贊的完美無缺。但實際上這些旅游景點的觀賞性和奇特程度也不過如此;其商品更不是什么奇貨可居。這就要看你的判斷力和定力如何。有之前做攻略所奠定的基礎,有旅行經(jīng)驗,你就會做出正確選擇;人云亦云,則容易上當受騙。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和需求選擇物有所值的自費項目或購物。否則你就會做一個冤大頭,就會后悔不已。</p> <p class="ql-block">從車舟勞頓趕到某一個大型機場開始,要經(jīng)歷一段從取票到托運行李,再到登機的復雜過程,這一兩個小時、甚至兩三個小時的折騰會讓人疲憊不堪。直至航班呼嘯起飛,方吃了一顆定心丸。但實際上真正的辛苦才剛剛開始。</p><p class="ql-block">飛行10個小時左右,加上時差的延續(xù),落地后便是異國他鄉(xiāng)。接著,馬上又開始一整天的游玩。這樣算來大概是兩天一夜,甚至超過48小時沒有睡一個好覺了!你堅持不?今后數(shù)天的倒時差,適應緊張行程,你疲勞不?還有,接下來的幾天肯定生活不習慣;居住不習慣,但這些你都要努力堅持。不可能帶上所有類型的食物,也不可能想休息就休息。因此你要被迫吃那些不對口味甚至完全不能吃的東西;要讓自己該睡覺時就睡覺,要克服其他諸多想象不到的困難。只有這樣才能夠跟得上接下來的長時間旅行。如果不能適應這個過程,出一些狀況,那么這個錢就白花了,損失恐怕也沒人替你擔。因此旅行的辛苦是毋庸置疑的,對自己的身體有個適當估量,并且努力適應旅行節(jié)奏才能享受到旅行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旅行的經(jīng)驗和適應能力是很珍貴的旅行財富。你有經(jīng)驗,你有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就能夠充分享受旅行生活;體驗、體會在老地方所沒有的東西。若沒有經(jīng)驗或吃苦耐勞精神,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讓愉快的出行變的疲于奔命,讓熱切的心情變得拘謹被動,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p> <p class="ql-block">從這些羅列我們可以知道,絕不是有錢、有閑、有興趣、有身體健康就能夠適應所有的旅行生活。更不用說有錢舍不得花,有興趣沒有錢?;蛘哂信d趣,身體不適應等種種不盡如人意的旅行情況了。</p><p class="ql-block">因此旅行支出要量入為出,興趣和身體承受能力要適可而止,心理適應能力要逐漸積淀,對游玩和購物要保持一定定力等等這些方面的旅游素質都是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旅行必須有旅游照片和視頻作為旅行記錄,當然這也是最重要的旅行成果。而后對它們進行分類整理,做成某種圖文或者其他形式分享與眾,這是現(xiàn)代旅游的一項最要內(nèi)容。這不是彰顯,也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對自己有趣生活的必要紀實、是一種價值保留。甭聽別人怎么說。甭管別人怎么看。沒有這些東西,你的旅行就不夠完美。</p><p class="ql-block">所謂的“旅游旅行,吃飯睡覺,下車撒尿,而后一問什么都不知道”,這些旅行庸人都不算合格的旅行者。白白花了金錢、受了苦累,卻沒有看得見的收獲和分享,著實令人可惜。</p> <p class="ql-block">關于旅行的自費項目和購物問題,這是很多人關心的事。</p><p class="ql-block">眾所周知,有時候一些相對低價的團費能夠促使一些人蠢蠢欲動,報名參團??墒怯幸痪湓捳f得非常透徹“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旅行社真的沒有利潤,他們是不會辛苦組織你們旅行的。既然低價,便在游客和旅行社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相互希冀丨彼此默認的某些事情。即參加一些自費項目,或者在旅行過程中通過購物,以吃回扣的方式彌補旅行社不太可觀的利潤空間。</p><p class="ql-block">確實一文價錢一文貨,但你不要低估了旅行社的諸多策略和套路。高的團費自不必說,即使相對低廉的團費,人家也因為能搞到特訂機票以及團購票、團購交通以及其他團購優(yōu)惠價格,這些貓膩旅客、游客是根本不知道的。旅行社表面看起來厚道清明,但實際上都會精明操作,表面看來的虧本根本不可能。</p><p class="ql-block">那么問題來了,基本夠本的前提下,設法推薦自費項目以及購物,就能大大增加旅行社以及導游的收入空間。所以,你的所謂同情心和誠惶誠恐根本沒必要。條件允許,自費一些項目,購買一些適當?shù)耐鈬逼窡o可厚非。但經(jīng)濟相對拘謹?shù)臅r候就一定要有定力,一定不能被情感所左右,輕易掏腰包。畢竟我們出門旅游主要是看風景,長見識并享受生活的。被迫無奈或者無端掏銀子,雖然當時一咬牙,臉上有光,但終會后悔不迭。</p><p class="ql-block">眾所周知,旅行社的自費項目利潤空間是很可觀的。比如推一個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自費項目,要價是每人260歐,相當于人民幣2000多元。關鍵是到塔林除了船票并沒有其他支出。團隊船票網(wǎng)上顯示往返也就50多歐,加上雇傭的很短一截公交車費用(可以忽略不計)總計支出不會超過60歐的。就是說一趟10個小時左右的愛沙尼亞之行,旅行社和導游會從中賺取200歐,將近1700元人民幣。30個人的旅行團就有大約5萬元左右的收益,很可觀吧。這個項目有如此大的利潤,其他自費和購物項目可想而知。不是說旅行社不可以多賺錢。而是看你的錢夠不夠,能不能讓他們這樣賺,這個平衡和定力是雙方博弈的結果,不是你贏就是他輸。</p><p class="ql-block">當然旅行社以及導游的周到安排,服務態(tài)度,帶隊水平,辛苦程度以及良心都和消費息息相關,這就要求一個雙方都比較平衡的結果,而不是一方掙得盆滿缽滿。另一方唉聲嘆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外出旅行如果運用恰當,分寸適度那是高興,那是享受,那是收獲,那也是促使一個人品味提升的重要實踐活動,這當然與旅行者的文化修養(yǎng)、旅行興趣、旅游底蘊都有關聯(lián)。但如果太過超越或落伍,給別人造成麻煩,給團隊造成耽擱,給自己造成不便,那也不值得提倡。</p><p class="ql-block">你在一個團體中起什么樣的作用?能否讓旅行同伴和旅行組織者都對你比較滿意。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除了既定的旅行內(nèi)容,旅行消費以及其它旅行體驗。在旅游活動中遇到各種各樣的節(jié)外生枝問題司空見慣。正確的態(tài)度是在旅行過程中既要遵守一個約定俗成的旅行規(guī)則,也要盡量體現(xiàn)自己的旅行熱情和旅行訴求。要保持一個既不惹事、也不怕事的正確態(tài)度。太過傻氣要不得;太過精明不可?。惶^特立獨行、異想天開的行為亦都要三思而行。</p><p class="ql-block">總的旅行原則是遵守規(guī)矩,保持定力。防搶、防騙、防導游是一句行內(nèi)的實在話,這主要是從安全角度以及量入為出的消費原則勸導旅游者。</p><p class="ql-block">旅行過程的事情千頭萬緒。大致就是要尊重別人,愛惜自己,把旅行訴求和復雜的利益關系控制的一個都可接受的范圍之內(nè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