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黃鑫《談文學創(chuàng)作的自信》</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場與自我、與世界的深度對話,而自信則是這場對話中最堅實的基石。它并非盲目自滿,而是創(chuàng)作者對自身表達能力、審美感知與思想深度的確信,是在藝術的廣袤天地中,從容駕馭各種元素、構建獨特文學世界的底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學藝術之美,恰似欣賞音樂的節(jié)律。音樂中,節(jié)奏的強弱起伏、旋律的婉轉悠揚,能夠喚起聽眾內心強烈的情感共鳴;文學創(chuàng)作亦是如此,文字的長短錯落、句式的抑揚頓挫,形成獨特的韻律感。當創(chuàng)作者自信地把握這種韻律,便能讓文字如靈動的音符,在讀者心間奏響動人樂章。以詩歌為例,杜甫的律詩對仗工整、平仄和諧,“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磅礴的氣勢與強烈的節(jié)奏感,正是詩人對語言韻律自信掌控的絕佳體現(xiàn)。這種對文字節(jié)律的自信運用,賦予作品獨特的音樂性與感染力,讓讀者沉浸其中,感受文字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學創(chuàng)作又如同詩歌故事中的畫面感。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能夠通過文字,在讀者腦海中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場景與鮮活的人物形象。從《紅樓夢》中大觀園的亭臺樓閣、繁花似錦,到《邊城》里湘西小鎮(zhèn)的青山綠水、古樸吊腳樓,作者憑借自信的筆觸,將豐富的細節(jié)與細膩的情感融入描寫,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自信讓創(chuàng)作者敢于大膽想象、肆意揮灑,用文字為讀者打開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戶,使抽象的情感與思想具象化為可感可觸的畫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語言與文字的默契配合,更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鍵。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文字是語言的符號,二者相輔相成。自信的創(chuàng)作者能夠精準地找到最恰當?shù)脑~匯、最精妙的語句,將內心的想法與情感完美呈現(xiàn)。蘇軾的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寥寥數(shù)語,便以豪放灑脫的語言,將歷史的滄桑與個人的感慨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自信,源于創(chuàng)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與敏銳的語感,他們深知如何運用語言的力量,讓文字產生直擊人心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空間想象同樣不可或缺。自信的創(chuàng)作者不受現(xiàn)實空間的束縛,能夠在腦海中構建出宏大或細膩的想象空間。無論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奇幻瑰麗的異世界,還是科幻小說里充滿未來感的宇宙圖景,都展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強大的空間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作自信。他們打破常規(guī),大膽創(chuàng)造,用文字搭建起一個個令人驚嘆的想象世界,拓寬了文學的邊界,也為讀者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時,創(chuàng)作者還需處理好與受理邏輯、量子邏輯、人體空間、自我認知以及自然等多方面的關系,這便是所謂的“八際關系”。受理邏輯要求作品在情節(jié)發(fā)展、人物塑造等方面符合基本的事理與情感邏輯,讓讀者能夠理解與認同;量子邏輯則鼓勵創(chuàng)作者突破傳統(tǒng)思維定式,以創(chuàng)新、跳躍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為作品注入獨特的新意。人體空間與自我認知緊密相連,創(chuàng)作者對自身身體感知與內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能夠為作品增添真實而細膩的情感;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能讓作品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展現(xiàn)自然之美與生命的律動。自信的創(chuàng)作者能夠平衡好這些復雜關系,使它們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為作品增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用思想構建系統(tǒng)形成才氣,是文學創(chuàng)作自信的深層體現(xiàn)。創(chuàng)作者要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對世界、人生、社會有著深刻的思考與見解。這種思想如同作品的靈魂,貫穿始終。當創(chuàng)作者以自信的姿態(tài)將思想融入作品,通過文字構建起完整而富有深度的藝術世界時,才氣便自然流露。曹雪芹的《紅樓夢》,以其對封建社會的深刻批判、對人性的細膩洞察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思考,構建起龐大而精妙的文學系統(tǒng),展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才氣與自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學創(chuàng)作的自信并非與生俱來,它需要創(chuàng)作者在不斷的閱讀、學習與實踐中培養(yǎng)與積累。通過廣泛閱讀經典作品,汲取前人的智慧與經驗;在寫作過程中勇于嘗試、不斷探索,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從成功中獲得動力。當創(chuàng)作者擁有了扎實的功底、獨特的視角與深刻的思想,自信便會在心中生根發(fā)芽,支撐著他們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為文學藝術的寶庫增添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黃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國畫篆刻作品/黃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黃鑫近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