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燈下漫筆----177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瞽言淺議(7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錢常備無錢日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安樂須防病患時</p><p class="ql-block"> “有錢常備無錢日,安樂須防病患時?!比酥镣砟?,若想擁抱幸福生活,充裕的金錢儲備與健康的體魄,二者恰似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金錢,是安穩(wěn)生活的堅固基石;健康,則是暢享生活的根本前提。</p><p class="ql-block"> “有錢常備無錢日”,當我們經濟優(yōu)渥、手頭寬裕之際,切不可忘卻往昔艱難歲月,亦要對未來潛在的經濟困境有所預見。它提醒人們要懂得節(jié)儉,學會儲蓄,為將來未雨綢繆,如此,方能避免因一時的肆意揮霍,在遭遇經濟危機時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而“安樂須防病患時”,則是在身體健康、生活愜意之時,要意識到疾病可能隨時到來。它告誡我們,要重視健康問題,在身體尚佳時,積極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疾病的侵擾。</p> <p class="ql-block">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充足的金錢儲備是晚年生活安穩(wěn)的重要保障,沒有錢,任何關于舒適晚年的設想、規(guī)劃都如同空中樓閣。有了金錢,老年人可以擇居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完善的養(yǎng)老社區(qū),享受優(yōu)質的養(yǎng)老服務。有了金錢,老年人才能有閑暇和心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或與老友相聚,或品嘗美食,或游覽名山大川。有了金錢,老年人能夠保持尊嚴,無需擔心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不必為柴米油鹽而憂心,不必因醫(yī)療費用昂貴而妥協(xié),從容享受歲月的靜好。如果囊中羞澀,甚至口袋比臉還干凈,那么,在面對生活的變故時,肯定會陷入無窮的焦慮和無助之中,晚年生活質量勢必會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 然而,要想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僅有金錢是確保不了的,身體健康才是享受晚年舒適生活的通行證。金錢若缺乏健康的載體,不過是鏡花水月;健康若沒有金錢的支撐,亦難長久維系。金錢可以購買醫(yī)療服務,卻買不來健康;金錢可以雇傭護理人員,卻換不來自主自理的能力。老年人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戒煙限酒等,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習慣,卻是保持健康的基礎。同時,還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學會調節(jié)情緒,避免過度的焦慮與壓力,因為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同樣對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有金錢+有健康,我們方能真正體會"夕陽無限好"的從容與滿足。</p> <p class="ql-block"> “有錢常備無錢日,安樂須防病患時”,這句源自《增廣賢文》的古訓,言簡意賅且富含人生哲理,它傳遞的是個人層面的居安思危的生活智慧,強調平衡金錢積累和健康維護的關系。令人可喜的是,如今,它已在社會層面得以升華,體現為制度保障與文化關懷。政府不斷加強對養(yǎng)老事業(yè)的投入,逐步完善醫(yī)療保障和服務體系,使我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既有物質的安全感,更有精神的歸屬感,再也不會出現那種"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般令人嘆息的窘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