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9日中午,參觀完科隆大教堂,我們來到萊茵河畔的老集市。這里歷史感拉滿的餐館鱗次櫛比,而且座無虛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拐進一個狹窄的小巷,各具特色的招牌與裝飾琳瑯滿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這個魚餐廳的招牌和背景深深吸引,有點邁不動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個迷人的集市廣場里愜意地享受完陽光午餐后,我們就在城里閑逛。路過香水博物館,這里是古龍香水的發(fā)源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狂歡節(jié)噴泉:這座噴泉于1913年獻給科隆狂歡節(jié),噴泉上雕刻著農場工人和女仆的舞蹈人物,頂部還有一個敲鼓的小天使。其青銅水池上刻有歌德關于科隆狂歡節(jié)的詩歌。</p><p class="ql-block">噴泉后面的紐爾堡故居是科隆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筑,它曾是德國一家著名煙草公司的總部。目前用作民事登記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萊茵河畔的圣馬丁大教堂,以其獨特的十字塔和三葉草形唱詩臺而聞名。該教堂建于1150年至1250年間,在羅馬時期,其所在地曾是萊茵河上的一個島嶼,在科隆大教堂建成之前,這座教堂憑借其雄偉的塔樓曾是科隆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如今它仍然是這座城市天際線的一大亮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霍亨索倫橋:</p><p class="ql-block">這座橋是德國重要的鐵路橋,以其獨特的拱形結構而聞名,是連接科隆中央火車站和科隆展覽中心的重要鐵路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在歐洲航空安全局總部三角大廈的觀景臺俯瞰科隆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霍亨索倫橋的后面就是高聳的</span>科隆大教堂,它的正前方是路德維希博物館,右邊就是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同歐洲其它城市的著名鐵橋一樣,上面有成千上萬對情侶在橋欄桿上懸掛的“愛情鎖”。只是這座橋上的鎖特別多??催@對人也不年輕了,還對此如此癡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這密密麻麻的鎖,由于職業(yè)習慣,我想到的是:這橋要承受多少額外的荷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又想起,巴黎的“藝術橋”,由于掛的鎖太多了,真的造成了超載的危險。后來橋被改造為玻璃欄桿,這下沒地方上鎖了(這張照片是我們上次去巴黎拍的,那天下著雨)。那些上鎖的情侶會因為鎖的移除而分手嗎?我真是杞人憂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霍亨索倫橋回到火車站,最后看了一眼巍峨的科隆大教堂, 它是我年輕時學建筑學課程時的夢想之地,這么多年一直在我的遺愿清單上,今天終于實現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車站里的復活節(jié)彩蛋,似乎在提醒我這個難忘的時節(jié),我還要趕往遺愿清單上的另一個目的地——阿姆斯特丹庫肯霍夫花園的郁金香在向我召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科隆到阿姆斯特丹是3個多小時的火車,一路上寧靜、浪漫的田園風光如同一幅幅畫卷在眼前展開。一邊欣賞著令人陶醉的風景,腦海里疊印出博物館里看到的歐洲風景油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車停在離阿姆斯特丹還有最后一站的小站時,車廂里已經沒幾個人了。這時有個白人小子來到我們面前,急匆匆地問我們,不知道他說的什么語言,只聽到“阿姆斯特丹”這個單詞,我們回答他:下一站是。他還在嘟嚷,我們又說:我們就是去阿姆斯特丹的。這時他忽然走了,我正一頭霧水,老公追著他去了,我還心想:什么毛病?結果老公回來告訴我:我們放在行李架上的雙肩包被偷走了,他當時覺得這小子不對勁,追過去時他已下車,可是沒見他拿包??隙ㄊ撬耐锍盟覀兇虿淼臅r候,偷走了我們的包。火車在這個站只停2分鐘,不管怎樣都是追不上的!懊惱之余,慶幸我們的行李箱沒被偷走,要不然衣服都沒換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一陣子我沒從震驚中緩過來,連忙想包里有什么。想起在布拉格卡夫卡故居里買的他的書《鄉(xiāng)村醫(yī)生》,還有回國姐姐送我的新傘,我從加拿大帶到歐洲來……不知怎的,它們的下落使我聯想到《紅樓夢》中妙玉的命運。</p><p class="ql-block">還好,護照和現金都在我們特意買的防偷貼身錢袋里!但包里還有手機充電線、插頭、牙刷牙膏等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一團亂麻的思緒中,火車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從火車站出來,這座1881年動工,1889年正式啟用,融合了哥特式復興和文藝復興復興風格的宏偉建筑都沒讓我提起多少興趣。滿腦子在想,眼睛在找:哪里能買到我們必需的日常用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樣一路走了10分鐘左右,來到我們預定的位于運河邊的酒店。晚霞將金色鍍滿運河邊歷史悠久的木結構房子上,這本是我夢想之中的景色,可是當時我就是沒有興致來欣賞。</p><p class="ql-block">河邊的景色宜人,可一進入酒店,就感受到這歷史建筑木結構房屋的狹窄與昏暗。等我定睛看到似餐館的吧臺后站著一位白人小伙子,就問他這是酒店還是餐館?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純正的英語</span>熱情地回答,這就是我們預定的酒店。于是我倆在吧臺前的高腳椅上坐下,小伙子給我們遞上飲料和一些點心。我在想,趕緊給我們房間鑰匙,讓我們放下行李,好去買東西。</p><p class="ql-block">正想著,小伙子說:“很不幸,我們的酒店預訂超額了,你們的房間已經有人住了…..”我不禁驚愕!這么多年以來,我們去了那么多地方,從來沒有遇到預訂好的酒店住不進去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接著不緊不慢地說:“我決定給你們安排到另一家4星級的酒店,那家酒店比我們的檔次高,我給你們叫出租車,免費送你們到那里。”</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們問:“那家酒店離火車站近嗎?我們預訂你們這里,就是因為離車站近?!?lt;/p><p class="ql-block">他說:“那家酒店離火車站就隔一條河,有免費的輪渡往返,每班間隔只有5分鐘。比我們這里到火車站還方便!”</p><p class="ql-block">我將信將疑,我想也許就是把我們打發(fā)走。但轉念一想,不去也不行,這里沒地方住,我們還能怎樣?</p><p class="ql-block">于是老公跟他說:“今天真是倒霉,剛剛在火車上被偷,現在住酒店又碰到沒房間了!”</p><p class="ql-block">小伙子還是不緊不慢地問是怎么回事,都被偷了些什么。我們正好向他打聽,附近哪里可以買到我們需要的物品。</p><p class="ql-block">他說:“很為你們的遭遇抱歉!你們等一下?!辈灰粫?,不知從哪里找來一個插座,然后告訴我們:“這個送給你們,但你們還得去買充電線。走大約5分鐘左右就有一個超市,可以買到你們需要的生活用品。你們買回來以后,我再叫出租車來送你們去那個酒店?!?lt;/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勝似感激,把行李放在他這里。他打趣地說:“這里很安全,你們放心”。依照他說的地方,買到了需要的東西,這下感覺心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到酒店的時候,他拿來兩瓶水,說送給我們路上喝。還說:“這幾天在阿姆斯特丹期間,隨時歡迎來這里歇歇腳,喝一杯”。這兩個可重復使用的水瓶亮麗的色彩,立刻點亮了我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時出租車來了,司機把我們的行李放到車上,我們謝別了這個小伙,乘車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機一路上一言不發(fā),剛開始我們還有興致看看市區(qū)的風景,結果開了半天都不到,而且越來越遠離市中心的樣子,然后又鉆進了隧道。等從隧道出來,天色已晚了。我的心情像坐過山車般,從剛開始的興奮,轉成惶恐。心想:這下不知被拖到哪個荒郊野嶺的地方去了,往下的幾天可怎么出行?。?lt;/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耐住性子,我感覺車開了半個多小時(老公說沒那么久,就是我心急的原因才覺得那么久),等司機終于把我們送到酒店門口,發(fā)現至少酒店外觀看起來不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進大堂,有餐廳、酒吧和娛樂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二樓的前臺,在辦理入住手續(xù)的時候,我著急忙慌地問從這里怎么去火車站。服務員告訴我:“出門就是碼頭,每5分鐘一班的免費輪渡,過去就是火車站?!?lt;/p><p class="ql-block">等我們放下行李,出去探路,果真如此!火車站就近在眼前,只是隔著一條河。那小伙子沒有騙我們!汽車來這里要過河,只能穿隧道。</p><p class="ql-block">于是對他心存感激,可惜后來行程太滿,沒有機會再次看望他。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感恩那些在旅途中助我們一臂之力的朋友,哪怕只是萍水相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房間,發(fā)現樸素的清水混凝土墻的房間中,床頭掛著一把吉他,床邊還有一個老式唱機。我從床頭柜里拿出幾張舊唱片,居然都能播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從酒店門口的輪渡碼頭看對面的火車站,圖中的船就是往來的免費輪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從火車站二樓的汽車站看河對面我們的酒店方向,過兩天我們就是從這里坐旅游車去了著名的羊角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前衛(wèi)的建筑是我們酒店旁邊的電影博物館 (Eye Filmmuseum) ,是阿姆斯特丹現代標志性建筑。它集電影檔案館、博物館和電影院于一體,還有一家可以欣賞港灣景色的咖啡廳和餐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亞當爵士酒店頂層是A'DAM瞭望臺,可以從100米高處,360度俯瞰阿姆斯特丹及其周邊地區(qū)。還有歐洲最高的秋千“Over The Edge”。顯然是網紅打卡地,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游客。望著那仿佛蕩到天上,懸在樓宇之外的秋千,心生膽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店旁邊這個圓筒狀的建筑叫“這就是荷蘭”,它是一個沉浸式5D飛行體驗展館,興建于原殼牌石油公司舊址,于2018年2月正式開放,是比荷盧三國首個全景飛行模擬器,開發(fā)成本為1800萬歐元。利用大型穹頂屏幕、動態(tài)運動以及風、霧和氣味等特效,營造出逼真的飛行體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就在我們住的房間之下,每天回到房間就看見它。后來我們進去體驗荷蘭的空中之旅,展現其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坐在吊椅上飛躍如彩虹般廣袤的郁金香花田時,還聞到了花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影西斜時,站在IJ河邊,靜觀夢幻般晚霞中天鵝梳羽,回想從早上參觀科隆大教堂的震撼,老集市里午餐的愜意,火車上失竊的沮喪,輾轉酒店的錯愕,直到現在終于安頓下來后的坦然平靜。情緒如坐過山車般幾經跌宕起伏,真是令我終生難忘的一天。這或許印證了出發(fā)前我告誡自己的理念:“旅行亦是一種冒險”吧!</p> <p class="ql-block">下一篇開始將進入阿姆斯特丹的精彩行程,敬請關注。感謝您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e8dzdr4" target="_blank">科隆大教堂:歷時八個世紀的史詩</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