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夏的江淮,微風拂面,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稻花的清香。我此行的目的,是想探訪一座千年古鎮(zhèn)——草甸鎮(zhèn), 因董紹華先生的長篇詩話小說《春秋幾度風雨稠》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書中講述了一群80后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成長的故事,也讓我對這座古鎮(zhèn)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想背上行囊,踏上旅程,去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人文與風情。</p> <p class="ql-block"> 草甸鎮(zhèn),其實是董紹華先生小說中虛擬的一個古鎮(zhèn),因而我只能靠想象,作者的家鄉(xiāng)是個什么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遠處幾座粉墻黛瓦的老屋錯落有致,屋前的石階上,幾只母雞悠閑地踱步。沿著田埂緩步前行,耳邊是風吹稻菽的沙沙聲,仿佛能聽見當年“五顆銀星”與“七朵云花”在田間嬉戲的笑聲。他們曾在父母懷中仰望星空,好奇地數(shù)著“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如今早已各自成家立業(yè),有的成了教師、醫(yī)生,有的則在外地打拼,但他們的童年,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文中提示,穿過一條寬敞的現(xiàn)代化公路,就會見到“施耐庵故里”的牌坊。牌坊上紅燈高掛,兩側(cè)的白底黑字牌匾寫著“施耐庵故里”五個大字,莊重而古樸。駐足片刻,仿佛看見《水滸傳》中那些豪情壯志的英雄人物從書中走出,走進了草甸鎮(zhèn)的街頭巷尾。這里的百姓,也如書中人物一般,有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他們曾在鹽田中勞作,在河水中捕魚,在戰(zhàn)火中堅守家園。如今,他們又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新時代的傳奇。</p> <p class="ql-block"> 白云藍天下,有一座雄偉的紀念碑。高聳的碑體上刻著遒勁的文字,陽光下熠熠生輝。臺階潔凈如新,站在碑前,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意。這碑,不僅紀念著革命先烈,也紀念著一代又一代草甸鎮(zhèn)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曾在風雨中前行,在改革中奮進,正如董紹華先生書中所寫:“從英雄臨眺各有志,到憂樂情融天地間?!泵恳粋€時代,都有屬于它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 思緒悠悠,我再從小書屋的書架上,拿起那本小說《春秋幾度風雨稠》,感覺到書中的描述是多么的真實與親切。封面是淡雅的水墨畫,竹影婆娑,流水潺潺。字里行間,仿佛又看見作者筆下的草甸鎮(zhèn)在眼前緩緩展開。他用詩話的方式,講述著這片土地上的風土人情、悲歡離合。合上書頁,望向窗外,遠處的柳絲輕柔如煙,橋邊的野花風中搖曳,正如書中那句:“柳絲柔依如煙繞,用情至深銷魂橋?!彪m然我不知道作者為何要虛構(gòu)人物與境地,虛擬故事與情節(jié),但我分明感受到作者對他的家鄉(xiāng)是多么的愛,對真善美的摯誠追求付出了怎樣的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