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踏入西江千戶苗寨的那一刻,仿佛時光倒流,跌入了一幅千年未改的古老畫卷,沉醉于這片醉美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苗寨的文化,更是如同一壇陳釀的美酒,香醇而濃郁。長桌宴上,擺滿了各種特色美食,酸湯魚、臘肉、米豆腐等,每一道菜都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苗族少女們身著盛裝,手持酒杯,唱著悠揚的敬酒歌,向遠方的客人傳遞著苗家人的熱情與好客。還有那精美的苗族銀飾,在燈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每一件都堪稱藝術品,凝聚著苗族工匠們的智慧和心血,仿佛每一寸銀光都在講述一個關于傳承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沿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兩旁的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徐徐展開。這些吊腳樓全由木質結構搭建而成,歲月的痕跡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斑駁的印記,卻也賦予了它們一種古樸的韻味。樓里時不時傳出歡聲笑語,那是苗家人生活的氣息,溫馨而又濃郁,仿佛每一縷風都帶著煙火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 穿寨而過的白水河,如一條碧綠的絲帶,將苗寨一分為二。河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河面上,一座座風雨橋橫跨兩岸,既方便了人們的往來,又為苗寨增添了幾分獨特的景致。站在橋上,微風拂面,送來絲絲涼意,讓人陶醉在這寧靜而美好的氛圍中,仿佛連時間都慢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當夜幕降臨,整個苗寨仿佛被魔法點亮,變成了一片璀璨的星河。上千座吊腳樓上的燈光次第亮起,與天上的繁星相互輝映,分不清哪是人間的燈火,哪是天上的星辰。從觀景臺上俯瞰,那連綿不絕的燈光勾勒出苗寨的輪廓,宛如一條巨大的火龍蜿蜒在山間,氣勢恢宏,美輪美奐,令人屏息凝神。</p> <p class="ql-block"> 暮色初臨時,我踩著被磨得發(fā)亮的青石板路走進西江千戶苗寨。路旁的吊腳樓像沉默的老者,木梁與榫卯結構間,滲出歲月浸潤的深褐色,有的木板還裂開細密的紋路,像老人眼角的皺紋。檐角垂著褪色的紅綢,在穿堂風里輕輕搖晃,恍惚能聽見百年前系綢帶的苗家阿婆哼著的古調,那是歲月沉淀下的低語。</p> <p class="ql-block"> 白水河在寨中奔騰,裹挾著山間清泉的涼意。河面上的風雨橋雕梁畫棟,廊柱上的彩繪雖已斑駁,仍可見鳳凰展翅、雙龍戲珠的精美紋樣。橋頭支著竹編的魚簍,老人們坐在雕花長凳上,用苗語慢悠悠地交談,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我俯身觸摸橋欄,發(fā)現(xiàn)木質表面被無數雙手打磨得溫潤如玉,每一道裂痕里都藏著過往行人的故事,仿佛一觸即能聽見歷史的回響。</p> <p class="ql-block"> 夜幕四合時,第一盞燈火在半山腰亮起。那是竹篾糊紙的燈籠,昏黃的光暈透過細密的竹紋,在木墻上投下星星點點的光斑。緊接著,第二盞、第三十盞、第三百盞……整個苗寨如同被點燃的銀河,燈光順著山勢流淌,在層層疊疊的屋檐間蜿蜒。站在觀景臺上望去,錯落有致的吊腳樓群在光影中蘇醒,暖黃色的光暈里,依稀可見人們在木窗前走動的剪影,或是端著飯碗,或是抱著孩童,生活的煙火氣隨著燈火一同漫過山巒,溫柔而真實。</p> <p class="ql-block"> 長桌宴的熱鬧將夜色推向高潮。雕花長桌上,酸湯魚的紅亮湯汁咕嘟作響,木甑里的糯米飯蒸騰著熱氣,竹編簸箕里的臘肉油光發(fā)亮。苗族姑娘們的銀飾在燈光下叮當作響,項圈、手鐲、頭飾上的鈴鐺隨著舞步搖曳生姿。她們端著牛角杯,用清亮的嗓音唱起敬酒歌,歌聲像山間百靈鳥般婉轉,米酒的醇香混著姑娘們發(fā)間的茉莉香,讓人未飲先醉。最令人驚嘆的是銀飾的工藝,鳳冠上的銀羽薄如蟬翼,蝴蝶吊墜栩栩如生,就連小小的銀花片都刻著細密的水波紋,每一處細節(jié)都訴說著苗族匠人數十載的匠心,那是時光雕刻出的民族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寨子里的燈火漸漸稀疏。我躺在吊腳樓的木床上,聽著白水河的潺潺水聲,看著月光從木窗的縫隙里漏進來,在地板上灑下細碎的銀斑?;秀遍g,仿佛聽見遠處傳來蘆笙悠揚的曲調,那是苗寨在夜色中輕輕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訴說著千年的歲月沉淀與生生不息的傳承。這一刻,我仿佛也成了這片土地的一部分,沉醉在這醉美千戶苗寨的夢中,不愿醒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