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何處去?清涼一夏,桂東氧吧。</p> <p class="ql-block">6月19日,帶著夏日的期待,我們一行六人分乘三輛車,從益陽啟程,駛向心馳神往的避暑勝地——桂東。車輪飛馳,窗外風景流轉,一路向南,終于在正午時分抵達旅程的第一個驛站:沙田鎮(zhèn)。</p> <p class="ql-block">一下高速,“第一軍規(guī)廣場”便映入眼簾。我們在廣場附近的充電樁旁稍作休整,利用車載裝備,竟也張羅出一頓簡易卻分外溫馨的午餐。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談笑風生,旅途的疲憊一掃而空。</p> <p class="ql-block">餐后,懷著一份敬意,我們步入廣場深處。這里是“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第一軍規(guī)”的頒布地。高聳的紀念碑19.28米,底座高4.3米,無聲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兩側的雕塑則凝固了革命精神的永恒瞬間。這場計劃之外的紅色探訪,為我們的避暑之旅平添了一份厚重的歷史底蘊。</p> <p class="ql-block">帶著崇敬的心情,我們沿著蜿蜒的106國道繼續(xù)向桂東腹地進發(fā)。山路盤旋,直入云霄?!败囆泄饢|,路在天上,云在腳下”,絕非虛言。窗外是平均海拔900米的連綿山巒,81.97%的森林覆蓋率織就了一張無邊無際的“綠色絨毯”,蒼翠欲滴。穿行于崇山峻嶺間,云霧時而在腳下翻滾,道路隱沒其中,恍若仙境天路;時而又將我們溫柔包裹,仿佛伸手即可觸及那輕柔的云絮。在這如夢似幻的“云端走廊”上驅車,傍晚時分,我們終于抵達此行的核心目的地——“青竹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抵達青竹村,我們徑直駛入“房車營地”。營地之完善令人驚喜:車位規(guī)劃有序,水電接駁便捷,潔凈的衛(wèi)浴間、公共休息區(qū)一應俱全,更有貼心的充電樁和掃碼付費的24小時熱水淋浴。我們到時,已有十余臺車在此“安家”,車主們悠然自得的神情,正是此地魅力的最佳注解。雖說此時還不算最熱的時候,七八月份才是避暑的旺季,甜美多汁的黃桃也尚未大量上市,但山間的清涼已沁人心脾,讓人瞬間卸下奔波的勞累,找到了安穩(wěn)的落腳點。</p> <p class="ql-block">暮色四合,山風呼嘯,寒氣漸起,我們的天幕無法招架。于是靈機一動,將“廚房”移至游客中心的走廊下。一頓豐盛的晚餐驅散了寒意。晚餐后,我們各自用自己攜帶的神器洗漱完畢,淅淅瀝瀝的小雨隨風飄落,營友笑稱我們運氣頗佳,趕上了連日陰雨中唯一的“無雨日”。</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雨勢漸盛。早餐后,我們收拾行囊,前往附近的“金洞村”一探。沿途所見,印證了桂東打造“全域康養(yǎng)山城”的決心:基礎設施完善,一千多家民宿如珍珠般散落于密林幽谷,隱匿于群山環(huán)抱之間。森林步道、溪邊營地,吸引著游客前來“森呼吸”,將“涼”資源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了“熱”經濟。</p> <p class="ql-block">踏上歸途,再次路過“漚江鎮(zhèn)漚菜村”,車窗外的“三千湖”美景讓我們再次駐足。這個擁有“湘江耒水之源第一湖、桂東重要水源地、高山明珠”三重身份的湖泊,本名漚菜水庫,卻因“庫容千萬方、水面千余畝、海拔過千米”的獨特“千”字屬性,得名“三千湖”。佇立壩上,微風拂面,于煙雨迷蒙中遠眺:一側是碧波蕩漾的高山平湖,另一側層巒疊嶂、河水蜿蜒。儼然一幅流動的山水長卷,為返程之旅點染上最難忘的亮色。</p> <p class="ql-block">此行桂東,它向我們完美詮釋了何為理想之城:</p><p class="ql-block">紅色基因鑄就的“平安縣城” ———第一軍規(guī)的精神烙??;</p><p class="ql-block">森林覆蓋率超82%的“生態(tài)新城” ———滿目蒼翠,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夏季均溫23℃、負氧離子爆表的“康養(yǎng)山城”———-天然的“涼都”與“氧吧”;</p><p class="ql-block">煙火氣濃郁的“幸福小城”———完善的設施與悠然的生活節(jié)奏。</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綠意”滋養(yǎng)肺腑,“清涼”消解暑熱,“赤誠”滌蕩心靈,“溫情”撫慰人心。桂東用它獨有的方式告訴我們:避暑納涼,追尋詩與遠方,真的不必遠走他鄉(xiāng)。這片土地,足以承載我們對夏日所有的美好想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