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郵輪頂樓的餐廳,是一個整天都開放food&drink的自助餐廳。我們如果趕時間或者圖方便,會去那里吃早餐,拿一些像咖啡橙汁煎蛋培根之類的標準的西式早餐,有時也會吃到咸粥或者湯面。但是講真,純粹是為完成任務,因為一點也不好吃,而且就餐環(huán)境也不好,永遠人頭攢動沒有空位,還時不時會被擠或者被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排隊取菜,站在我后面的一個女人,左手捧著一碗湯,被從旁邊走過的一個老頭撞了一下,湯溢掉一半,關鍵是撞她的老頭,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撞了別人,頭也不回地向前走掉了。那個老頭,講的是中文。手里捧著湯碗的女人,一臉的不可置信,瞪著那個老頭的背影,然后又將視線轉向我,我只好對著她苦笑一下,以示同情和慰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助餐廳里,中國人不成比例的高,他們成群結隊地呼朋喚友地安營扎寨。坐在那里吃東西,不需要眼觀六路,更不需要耳聽八方,各種各樣的情景,各種各樣的對話,不知道是因為嗓門太大,還是因為母語太熟悉,愿意不愿意地,就會傳到耳朵里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個老太太,在講昨晚去吃了要額外收費的中餐館,說,“其實我也不要去,都是我兒子給買的,不過真不一樣,你們也應該去嘗嘗”。我聽了差點想笑,八月份那趟船我們頭一天就去吃的中餐館,污一樣呃外賣店水平。炫耀的老太太剛走開去取菜,另一個老太太就說,“可憐吧,24小時,一年四季給兒子帶小孩,兒子就拿這個哄哄她。誰不知道啊,雇個baby sitter 一年四季要用的錢,夠她乘這個郵輪跑遍全世界了”。 我想到出門前正好聽到一個朋友的金句:“在美國,會要求父母帶小孩的,總有一方,是大陸長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對夫婦,常常撞見,男的永遠在吹噓自己走遍天下,比如從多倫多自駕開到過美國的紐約,女的永遠在幫腔做捧哏,比如奉勸別人不要去吃煎蛋卷的omelet,說,“我們從來不吃,因為那是蛋液做的,那種蛋液,誰知道會是什么東西合成的”?我們兩個人聽了面面相覷不好意思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群華人,占了好幾張桌子,自己不坐也不讓別人坐,總是有人占著。他們抱怨餐廳的服務員奸詐,上一次離開一會會,用來占位子的衣服和保溫杯,就被服務員收掉了,害得他們到處找,最后在七樓的服務臺失物招領,還說要去投訴餐廳服務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之前遇到過的那對上海人老夫婦,在自助餐廳也遇到了。他們說他們老了身體不好,哪里也不去,就坐在那里和人聊天,來一撥聊一撥,“來者不拒,像擺拆字攤”,他們自己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天又看見他們和一群人坐在一起,嘻嘻哈哈熱鬧非凡。看到我走過去,老夫妻熱情地招呼我,那個老太太,和我有聊不完的話,她告訴我他們家老先生,是67屆的高中畢業(yè)生,她自己,就根本沒有讀到過什么書。她對老三屆的丈夫崇拜得五體投地,說他是大學生,還帶她跑到美國,很多很多故事,他們家的前世今生,都淅淅瀝瀝地抖落給我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太太介紹我給另外幾個上海人,說他們是多倫多來的,來了二三十年了,有一個人在華人教會工作。那幫人,就是之前抱怨搶桌子的東西被收走的一群,之前是聽到聲音,現在是看到形象。還不要說哦,真的就是歪瓜裂棗七翹八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跟老太太說昨夜古巴出生的女歌手唱得真好聽,他們插話說古巴有啥稀奇啦,我們多倫多過去,幾百塊加元就搞定了去過的人多來。他們還說我不像是上海人,像香港人。我只好笑著說,“哈港是伐,啊要我跟儂飆飆上海閑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人老太太拉拉我講,“伊拉港儂像香港寧,是看得起儂”,我講,“個么我錯怪伊拉啦?啥人要做香港人,上海人就是上海人”。說話之間那幫人又要走開了,又占了二只桌子,放了一堆保溫杯帽子這類的東西占地方,還叫老夫婦幫忙看著。我說,“這幫人,把從前上海小菜場占位子的本事帶來了,怎么不去找些石頭來呢”。老頭老太太被我逗得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說話間,就有人跑來問這些桌子有沒有人坐,自助餐餐廳的位子真的不夠用。住在紐約的上海人老夫妻是很客氣的人,被別人一問就心軟了,老太太趕緊走過去把那些杯子帽子拿過來,把桌子讓出來??墒?,過不多會那幾個占位子的人回來,一看他們的位子沒有了,竟然很不高興地質問老夫婦,“哪能搞得?不是叫你們看位子的嗎”?老太太太客氣了,馬上站起來說,你們坐你們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實在看不下去,我說:“你年紀大了怎么能叫你讓座呢,我吃完了你們坐我這里吧”。說完我揚長而去。而且之后,再見到那幾個上海人,我也假裝不認識,不想和這種人,有任何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