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靜謐的夏日午后,陽光使勁地灑在窗前,我望著外面的世界,思緒漸漸飄遠,忽然間想起了那位總愛叼著煙斗的文人朋友。窗外的夏風執(zhí)著地掠過樹梢,邀來了陣陣夏雨,風聲和雨聲沙沙作響,仿佛又將我?guī)Щ嘏c他相處的舊時光,記憶里氤氳著煙草的暖香,還有他嘴角若隱若現(xiàn)的笑意。<br><br><div>初次見他,是在新華書店一場展銷會上。他站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專注地翻閱著一本舊詩集。我一邊翻閱著《魯迅全集》,一邊被他那支造型古樸的煙斗所吸引。黃銅色的斗柄泛著溫潤的光澤,煙嘴處因長久摩挲變得透亮。他的手指輕叩煙斗,細碎的煙灰簌簌落在煙缸里,像是撒落的星子。那時的他,總愛穿著藏青色的粗布長衫,領口微微敞開,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頸,舉手投足間,皆是一種遺世獨立的氣質(zhì)。他的眼神深邃而寧靜,仿佛藏著無數(shù)的秘密。我被他身上散發(fā)的獨特氣質(zhì)所吸引,主動上前與他攀談起來。</div> 后來,我們漸漸熟悉,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每次相聚,他總是習慣性地掏出煙斗,點燃,然后深深地吸上一口,緩緩吐出煙霧。那繚繞的煙霧,仿佛是他思緒的延伸,帶著他的故事和情感,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再后來,我們進入了同一家報社,當了采編合一的記者編輯。他喜歡坐在報社后院的沙棗樹下,看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地上織就斑駁的光影。煙斗斜斜地叼在嘴角,隨著他說話時的抑揚頓挫輕輕晃動。有時,他會與我談論詩詞歌賦,講到動情處,便取下煙斗,在空中比畫,煙灰便乘著風飄向遠方。煙霧裊裊升起,朦朧了他的眉眼,讓他看上去仿佛從舊時光里走來的雅士,周身縈繞著說不出的韻味。<br><br><div>有一次報社組織員工去火焰山游覽。他一邊走著,一邊抽著煙斗,沉默不語。我看著他的側臉,那被陽光勾勒出的輪廓,堅毅而又溫柔。突然,他停下腳步,望向遠方,緩緩說道:“人生就像這煙斗里的煙,看似縹緲虛幻,卻又有著自己的軌跡和方向?!蔽异o靜地聽著,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孤獨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div> 有一次暴風突至,我們被困在報社一間擺滿書籍的閱覽室。他不急不躁,點起煙斗,氤氳的煙霧在昏黃的燈光里流轉(zhuǎn)。風聲呼嘯,敲打在窗欞上發(fā)出清脆的聲響,他卻悠然地翻開一本線裝書,低聲誦讀起來。那聲音,像是被煙草熏染過,帶著一種獨特的沙啞與醇厚,與窗外的風聲交織成一曲奇妙的樂章。我靜靜地聽著,看著煙斗的火星明明滅滅,那一刻,時光仿佛靜止,整個世界只剩下我們和那跳動的煙火。<br><br><div>還有一次,我遭遇了人生的挫折,心情低落至極。他得知后,立刻約我見面。見面后,他沒有說太多安慰的話,只是默默地坐在我身邊,點燃了煙斗。那溫暖的煙霧,如同他的陪伴,讓我感到無比的安心。在他的陪伴下,我漸漸平復了心情,重新找回了面對困難的勇氣。</div> 后來,因各自的生活軌跡不同,我們漸漸少了聯(lián)系。再聽到他的消息,是說他去了遠方,追尋心中的詩意與遠方。我時常會想,他是否還帶著那支心愛的煙斗,在陌生的土地上,在某個寂靜的黃昏,點起煙草,任思緒隨著煙霧飄散。<br><br><div>如今,每當看到煙斗,或是聞到類似的煙草氣息,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他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定格在我記憶的深處。那支煙斗,不僅是他的隨身之物,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我記憶中一段美好的篇章。它承載著我們的情誼,也承載著那些一去不復返的舊時光。</div> <h5>林語堂先生</h5> 雖然,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聯(lián)系了,但我知道,那份友情就像那古老的煙斗,無論時間如何流轉(zhuǎn),它的韻味始終不變?;蛟S,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再次相遇,那時,他依然會叼著那熟悉的煙斗,而我們,也會像從前一樣,暢談人生,分享彼此的故事。<br><br><div>此刻,陽光依舊溫暖,風聲和雨聲還交織在一起,而我,還在望著外面的世界,沉浸在對他的回憶中,心中滿是思念和感激。他的性格和我有些相似,不愛閑言,只讀閑書,都喜歡李白和魯迅先生,都愛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他人解決難題,都喜歡去新華書店和報社的圖書館,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吹揭槐拘聲?,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逐字逐句地品讀,一讀便感到充實和滿足,似乎擁有了整個世界。</div> <h5>愛因斯坦先生</h5> 雖然,我們多年沒見了,但依舊記得他說的那句話:喜歡煙斗,玩的是情調(diào)。我在網(wǎng)上搜尋喜歡煙斗的人及其原因,找到了馬克·吐溫說過的那段話:“如果天堂沒有煙斗,我寧愿選擇地獄。”由此可見,男人對于煙斗的迷戀是與生俱來的。仔細想一想,能夠讓男人把玩的,并且有一定價值的小東西除了手表之外,煙斗也算其中一個。歷久彌新,韻味十足。<br><br><div>我從喜歡煙斗的文人身上得出一個體會,那便是喜歡煙斗的男人,一定是一位專情的人,心目中帶著滿滿的情結。喜歡煙斗的男人,也不會缺乏自己的故事。就像愛因斯坦的最愛、福爾摩斯的標志那樣,同樣煙斗也是我文人朋友的最愛和標志。</div> <h5>福爾摩斯先生</h5> 時間到了今天,煙斗雖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抽煙斗背后的精神和氣質(zhì)是無法代替的。有多少種煙斗,就有多少個情調(diào),也是文人的雅物,不是只為了使用,而是細細品味人生。<br><br><div>行文最后,我想起了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很喜歡煙斗,手上托著煙斗,臉上掛著笑容,已經(jīng)成為他的經(jīng)典造型。<div>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間,無一不包圍著繚繞的煙霧,流暢的文筆和源源不斷的著述問世,無不得力于彌漫濃霧。他常年與煙斗為伴玩賞不已,其樂融融。而我的這位文人朋友,也善于寫作,喜歡煙斗,且有骨氣,有識見,有操守,我覺得與這樣的文人相交是值得的,且受益匪淺。于是,便時常懷念之。<br></div></div> <h5>(圖片來自網(wǎng)絡,謹在此表示感謝!)</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