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往事 之 全伯</p><p class="ql-block"> 全伯是我發(fā)小的父親,是林場最具前瞻性眼光和教育理念的人。</p><p class="ql-block"> 全伯家是朝鮮族家庭。全嬸是林場醫(yī)護站站長。她曾赴朝鮮前線,在槍林彈雨中搶救傷員,立有戰(zhàn)功,醫(yī)德醫(yī)術(shù)都堪稱楷模,深受當?shù)匕傩蘸皖I(lǐng)導的敬重。 全伯年齡比全嬸大十多歲,是民國首批接受現(xiàn)代西式教育的才俊,曾參加過滿洲國的速算大賽并獲獎,是我們林場的會計師。在那個時代,雙職工家庭極少,因此,全伯家是西北岔林場的高收入家庭。</p><p class="ql-block"> 全伯的思維和理念與眾不同。 譬如,全伯要求孩子們都要精通雙語(漢、朝)。因此,孩子們自然就多會一門語言,對日后學習英語,日語都有借鑒和促進。 再比如,全伯每年入冬時都會到村子里買一頭肉牛,請人殺掉后把牛肉轉(zhuǎn)賣給林場職工食堂,頭蹄下水,筋頭巴腦及大骨棒等留下冷凍起來,分批次熬湯烹制,夠全家喝一冬季,既花不了多少錢,又補充了家人營養(yǎng)。</p><p class="ql-block"> 再比如,林區(qū)的男孩子都利用寒假忙著囤積燒火做飯的木材(至少得夠用一年的)。 可全伯卻寧可花錢買劈柴,也要留出時間讓長子(全伯家四個孩子,三個女兒)學滑冰,或踢球,就是別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瑣事上。 他會在下雪后去冰封的河面掃出冰面、冰道,帶著兒子玩滑冰。 再比如,在別人家的孩子都在野外瘋玩的時候,他讓兒子規(guī)劃出課外時間,學識譜,學唱歌,練小提琴。 就連運動,也不是亂玩,而是以田徑、器械(單雙杠,球類,秋千等)體育運動為目標做功能性練習。 全伯對兒子寄予厚望,要求也很具體:要說真話;不要與阿諛奉承,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交朋友;不要與愛打小報告的人來往;不經(jīng)允許,不要帶同學到家里來;不要隨便交朋友…。 子女們都聽話,照做。成長的善良健康,踏實有趣。 尤其是兒子,更是學有所成,不負全伯期望。</p><p class="ql-block"> 全伯是典型的朝鮮族男人,是民族文化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集成和傳播實踐者。在全伯身上,驗證了素質(zhì)教育的優(yōu)勢和 “大隱于野” 的格局。 當下流行且普及并荼毒孩子及教育的補課班風氣,豈不是在拾一甲子前全伯教育思想的牙慧而未當、取留臟水而棄裸嬰之愚行…。</p><p class="ql-block"> 全伯,堪稱有格局的前輩達人。</p><p class="ql-block"> 2025.6.22夜</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文字 / 老段</p><p class="ql-block"> 圖片 / 網(wǎng)絡(luò),誠謝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