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維爾紐斯大教堂:是立陶宛最重要的天主教教堂,也是該國國家象征之一。它位于老城中心的**大教堂廣場(Katedros aik?t?)**,毗鄰格迪米納斯塔(Gediminas Tower),是維爾紐斯的地標性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歷史背景** </p><p class="ql-block">- **起源**:最初為14世紀立陶宛大公國時期的木制異教神廟,后改為天主教堂。 </p><p class="ql-block">- **多次重建**:因火災、戰(zhàn)爭多次損毀,現(xiàn)存建筑主要為18世紀末的新古典主義風格(1783年由**Laurynas Stuoka-Gucevi?ius**設計)。 </p><p class="ql-block">- **蘇聯(lián)時期**:曾被改為美術館(1950-1988年),1989年恢復宗教功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建筑特色** </p><p class="ql-block">- **新古典主義風格**:白色立面、三角形山墻、多立克柱廊,頂部有**三尊雕像**(圣斯坦尼斯洛斯、圣海倫娜和圣卡西米爾)。 </p><p class="ql-block">- **鐘樓**:高57米,原為13世紀防御塔,后改建為教堂鐘樓,是維爾紐斯天際線的標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重要看點** </p><p class="ql-block">1. **大教堂廣場**: </p><p class="ql-block"> - 立陶宛重大活動(如獨立日慶典、音樂會)的舉辦地。 </p><p class="ql-block"> - 地面鑲嵌的**“Stebuklas”(奇跡)瓷磚**,傳說順時針轉(zhuǎn)三圈并許愿會成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格迪米納斯雕像**: </p><p class="ql-block"> - 教堂前矗立著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納斯(Gediminas)**的雕像,他是維爾紐斯的奠基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國家博物館**(大教堂旁) </p><p class="ql-block"> - **總統(tǒng)府**(廣場東側(c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維爾紐斯大教堂不僅是宗教圣地,更是立陶宛歷史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國家博物館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格迪米納斯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維爾紐斯的圣安妮教堂(St. Anne's Church, Vilnius)** 建于1495-1500年,由立陶宛大公亞歷山大·雅蓋隆契克(Alexander Jagiellon)下令修建,最初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后改建為磚砌哥特式教堂。 </p><p class="ql-block"> - 傳說拿破侖·波拿巴在1812年遠征俄羅斯途中被其美麗震撼,曾想“將它放在手掌上帶回巴黎”。 </p><p class="ql-block"> **晚期哥特式**杰作,以紅磚砌成,外觀纖巧繁復,被譽為“維爾紐斯哥特式明珠”。 </p><p class="ql-block"> - 教堂外立面由33種不同形狀的磚塊拼出幾何圖案,尖塔、拱窗和飛扶壁極具韻律感。 </p><p class="ql-block"> - 內(nèi)部簡潔,與華麗外觀形成對比,主祭壇為巴洛克風格(18世紀增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乘船(立陶宛港口城市克萊佩達到瑞典港口城市卡爾斯港)途中風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