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晨,用過自助早餐,時針指向8點10分,我們乘車向著吐魯番進發(fā)。窗外的風(fēng)景不斷變換,從遼闊的草原到蒼茫的戈壁,仿佛穿越了時光與空間的界限。近七個小時的車程后,已是下午15點40分,我們終于抵達(dá)了吐魯番。稍作休整,便前往參觀吐魯番著名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這被譽為吐魯番生命之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踏入坎兒井景區(qū),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矁壕?,是古代新疆人創(chuàng)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在西北地區(qū),地質(zhì)干旱,水源稀少,土地仿佛被歲月抽干了水分,變得干裂而荒蕪。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古人憑借著智慧和毅力,創(chuàng)造出了這一偉大的工程,讓荒漠地區(qū)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成為了生命之源。</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坎兒井旁,觸摸著那古老的土墻,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留下的溫度??矁壕c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這足以證明它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它不像長城那樣雄偉壯觀,屹立于高山之巔,向世人展示著古代帝國的威嚴(yán);也不像京杭大運河那樣浩浩蕩蕩,貫穿南北,成為經(jīng)濟交流的大動脈??矁壕袷且晃荒瞰I的母親,靜靜地躺在地下,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沿著參觀路線,探訪著豎井、暗渠等遺跡。豎井如同大地的眼睛,深邃而神秘,它們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大地上,是坎兒井的重要標(biāo)志。順著豎井向下望去,能看到清澈的水流在暗渠中緩緩流淌。</p> <p class="ql-block"> 暗渠則像一條條地下的巨龍,蜿蜒曲折,將遠(yuǎn)處雪山的融水引入這片干涸的土地。在暗渠中行走,清涼的水汽撲面而來,讓人忘卻了外面的炎熱。水流聲在寂靜的暗渠中回蕩,仿佛是古人的低語,訴說著他們的艱辛與智慧。</p> <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想象著,在遙遠(yuǎn)的古代,一群群勤勞的人們,手持簡陋的工具,在烈日下挖掘著豎井,開鑿著暗渠。他們或許沒有先進的技術(shù),沒有精密的儀器,但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正是這種信念和向往,支撐著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這一偉大的工程??矁壕慕ǔ?,不僅解決了當(dāng)?shù)氐墓喔葐栴},還讓吐魯番成為了“瓜果飄香的塞外江南”。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在這里茁壯成長,甘甜多汁,聞名遐邇。</p> <p class="ql-block"> 如今,坎兒井不僅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部分親子研學(xué)線路將坎兒井與民俗活動結(jié)合,如制作美食、沙漠觀星等。</p>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在品嘗當(dāng)?shù)孛朗车倪^程中,了解著坎兒井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性;在沙漠觀星時,感受著大自然的浩瀚與神秘,增強了對文化的認(rèn)知。這種將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教育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坎兒井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產(chǎn)煥發(fā)出了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坎兒井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名錄,這凸顯了它的全球價值。它不僅僅屬于中國,更屬于全世界。它向世界展示了人類在面對惡劣自然環(huán)境時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p> <p class="ql-block"> 離開坎兒井景區(qū)時,夕陽的余暉灑在大地上,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坎兒井在余暉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古樸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 我心中充滿了感慨,這偉大的工程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chǎn),我們應(yīng)該倍加珍惜。它讓我明白,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我們擁有智慧和毅力,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奇跡。</p> <p class="ql-block"> 同時,它也提醒著我們,要尊重自然,保護好這來之不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坎兒井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xù)流傳下去,讓這片土地永遠(yuǎn)充滿生機與希望。</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天,</p><p class="ql-block">? 請讀者繼續(xù)往下一篇南北疆之旅(11)</p><p class="ql-block">? 2025 年6 月23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