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1日下午,個舊市在個舊一中報告廳舉辦了一場規(guī)格很高的文學講座,個舊市一中及社會各界的文學愛好者共400余人,齊聚一堂,閻連科、汪兆騫、汪雪濤、楊楊等四位老師結合自己各自的工作歷程,談《工業(yè)遺產(chǎn)與文學創(chuàng)新——從“世界錫都”到“文學之都”的嬗變》。</p> <p class="ql-block">汪雪濤老師是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作家》雜志社副編審、紀實版副主任。他長期從事報告文學的選題策劃、組稿編輯工作。</p> <p class="ql-block">近10年來,與廣大的報告文學作家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在服務好老作家的基礎上,注重發(fā)掘和培養(yǎng)中青年作家。他善于圍繞主旋律,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策劃重大選題,策劃、編輯了一大批思想性好、藝術性強、社會反響大的優(yōu)秀報告文學作品。其組稿編輯的作品有三部獲得魯迅文學獎,六部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五部獲得徐遲報告文學獎。2015年編輯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葫蘆峪》《血戰(zhàn)臺兒莊》《橫琴》等均廣受好評。他在文學領域有豐富的見解和深入的研究,曾在“棲閱大家講堂”活動中介紹《中國作家》雜志社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發(fā)展的關系,還為讀者重點介紹報告文學,推薦《馬家軍調查》《落淚是金》等具有重大影響的報告文學作品。此外,他對地方文化活動有著積極的關注、參與和推動。</p> <p class="ql-block">自稱生性對抗的他,以一種幽默的方式來了一場獨特的開場白。</p> <p class="ql-block">五十歲的他從兒子中考的種種經(jīng)歷,談青少年與家庭、與社會的對抗與和解。</p> <p class="ql-block">他從文學的AI創(chuàng)作,談新鮮事物從產(chǎn)生到發(fā)展、壯大,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人們更不能因為AI,而放棄了自己文學創(chuàng)作的努力;作為汪兆騫先生兒子的他,談到他的家庭氛圍對他產(chǎn)生的心理對抗和職業(yè)影響。</p> <p class="ql-block">他非常深情地談到他在個舊的錫礦廠的坑洞里轉了一圈后,沖動地感覺到我們的文學沒有為錫礦、沒有為個舊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他也非常興奮,覺得他抓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和選題,他將努力地推動這一選題的發(fā)展進程。他談到他的編輯職業(yè)理想時,也分享了他對編輯職業(yè),從對抗—選擇—勝任—熱愛的過程,得出的結論是:與世界和解首先要與自己和解;唯有熱愛,才能大有作為。</p> <p class="ql-block">他再通過幾個寫西藏題材的作家、傳唱家的頓悟經(jīng)歷,談要怎樣從個舊錫礦的興衰中找到文學的創(chuàng)新點。</p> <p class="ql-block">最后他寄語所有曾經(jīng)有過對抗心理的文學青年,能用自己的方式與世界和解,和解不是妥協(xié),而是用更積極的態(tài)度擁抱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