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ㄗ髡甙矗鹤杂妆懵犅劯登f有大河灣村,年少時趕年集,大河灣的鞭炮聲聲入耳。后來在朱陳聯(lián)中求學,遇到來自楊河灣的楊老師,又得知還有一個小河灣。這三個村莊相距不遠,皆坐落于傅莊段南涑河故道之畔。——高鵬程)</b></p> 河 ?灣 <p class="ql-block"> 河灣,乃河流中蜿蜒曲折之處,因水流侵蝕、地形影響與泥沙沉積而形成,兼具生態(tài)價值與人文意義,深刻影響著人類的居住、交通、旅游與文化傳承。河灣處水流舒緩,適宜人類棲息與農(nóng)耕發(fā)展,自然村落便應運而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三個“河灣”村示意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小河灣俯視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小河灣的“灣”</b></p> 小河灣的由來 <p class="ql-block"> 小河灣,坐落于辦事處以北八公里,南涑河故道之東。據(jù)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測繪的《山東省地圖》記載,此地名為“小河灣”。相傳北宋時期(960—1126),此地為老母店子村的菜園?,F(xiàn)今村中尚存一株古槐,樹干雖已腐朽,但皮枝仍生機盎然,形態(tài)古樸,村民稱之為“宋槐”,相傳為當時種菜之人所植。因其位于河水彎曲之處,且與大河灣村南北相望,故名“小河灣”。</p> 小河灣的沿革 <p class="ql-block"> 小河灣隸屬傅莊街道傅莊社區(qū),位于街道轄域東北部,街道辦事處東北7.06公里,老涑河之東。東與前焦邱村相鄰,南至勞模店村,西連傅莊東南村,北接傅莊東北村。</p><p class="ql-block">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屬蘭山縣冊山鄉(xiāng)。1930年,歸臨沂縣第二區(qū)。1945年9月臨沂解放后,屬朱陳區(qū)。1951年3月,歸臨沂縣第七區(qū)(朱陳區(qū)改)。1952年3月,屬臨沂縣十五區(qū)。1955年10月,歸羅莊區(qū)。1958年2月,屬羅莊鄉(xiāng)。同年8月,建立工農(nóng)聯(lián)盟公社小河灣大隊。1959年3月,歸羅莊公社。1961年1月,屬傅莊公社。次年8月,改稱傅莊區(qū)小河灣大隊。1969年1月,屬傅莊公社。1970年4月,屬傅莊區(qū)。1971年3月,改為傅莊公社小河灣大隊。1984年4月,稱傅莊鎮(zhèn)小河灣村。1994年12月17日,屬羅莊區(qū)傅莊鎮(zhèn)。2000年5月,歸傅莊街道。2004年11月,小河灣與勞模店合并為勞模新村。2013年4月,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村改社區(qū)時,撤銷勞模新村,改為傅莊街道通達社區(qū)小河灣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小河灣的羊肚菌</b></p> <p class="ql-block"> 小河灣現(xiàn)有戶籍人口229戶、909人。村中姓氏以主父、劉、王、張、喬五姓為主。其中主父姓占36.7%,劉姓占16.6%,王姓占13.8%,其他姓氏占32.9%。</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大河灣俯視圖</b></p> 大河灣的由來 <p class="ql-block"> 大河灣,位于辦事處以北7.5公里,老南涑河東岸。制作爆竹為該村的傳統(tǒng)工藝。據(jù)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測繪的《山東省地圖》記載,此地名為“大河灣”。相傳元末明初,村民在此涑河彎曲處建村,因北有小河灣村,故名“大河灣”以示區(qū)別。</p> 大河灣的沿革 <p class="ql-block"> 大河灣隸屬傅莊街道龍泉社區(qū),位于街道轄域東部,街道辦事處東北5.27公里,南涑河東岸。東鄰殷旦子村,南連西三重村,西至城子村,北接何家莊。</p><p class="ql-block"> 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屬蘭山縣冊山鄉(xiāng)。1930年,歸臨沂縣第二區(qū)。1945年9月臨沂解放后,屬朱陳區(qū)。1951年3月,歸臨沂縣第七區(qū)(朱陳區(qū)改)。1952年3月,屬臨沂縣十五區(qū)。1955年10月,歸羅莊區(qū)。1958年2月,屬羅莊鄉(xiāng)。同年8月,建立工農(nóng)聯(lián)盟公社大河灣大隊。1959年3月,歸羅莊公社。1961年1月,屬傅莊公社。次年8月,改稱傅莊區(qū)大河灣大隊。1969年1月,屬傅莊公社。1970年4月,屬傅莊區(qū)。1971年3月,改為傅莊公社大河灣大隊。1984年4月,稱傅莊鎮(zhèn)大河灣村。1994年12月17日,屬羅莊區(qū)傅莊鎮(zhèn)。2000年5月,歸傅莊街道。2004年11月,大河灣村與楊家河灣村合并為河灣新村。2013年4月,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村改社區(qū)時,撤銷河灣新村,改為傅莊街道龍泉社區(qū)大河灣村。</p> <p class="ql-block"> 大河灣現(xiàn)有戶籍人口564戶、1912人。村中姓氏以劉、張、平為主。其中劉姓占45%,張姓占30%,其他姓氏占30%。村西南有商、周、漢代大河灣遺址,198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大河灣的興龍橋</b></p> <p class="ql-block"> 村西有一座古石橋,名為興龍橋,與河北趙州橋相媲美,為五洞拱形石橋。據(jù)傳,此橋與“漢百城”同期建造,歷史悠久。漢朝皇室劉氏一支封地于此,建“漢百城”,修建石橋,名為“興龍橋”。因老橋簡陋,于雍正三年修造。此橋為通往臨沭、郯城的重要古道,不堪重負。</p><p class="ql-block"> 光緒十四年,周圍村民集資重修,并更名為“廣濟橋”。此橋長約16.6米,寬4.28米,為五拱石拱橋。石拱上方雕刻著騰龍圖案,栩栩如生。橋體堅固,歷經(jīng)歲月洗禮,橋面車轍深陷,見證著其悠久歷史。自重建至今,已逾130余年。此橋原建精美,五拱造型優(yōu)雅,橋兩端有石猴,增添靈動神秘??上ВF(xiàn)興龍橋上下已改為魚池,未妥善保護,面目全非。站在橋上,歲月滄桑撲面而來,往昔壯麗已不復存在,令人惋惜。</p> 楊河灣的由來 <p class="ql-block"> 楊河灣,位于辦事處以北6.5公里,老涑河西岸。據(jù)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測繪的《山東省地圖》記載,此地名為“謝家莊”。相傳宋末元初(1280年前后),孔姓先民定居成村,已有七百余年村史。隨后謝氏、孫氏相繼遷入,皆為大戶。因謝氏勢力強大,村名改為“謝家莊”。后謝氏衰落,楊氏興起,人丁興旺。據(jù)《場氏家譜》記載,楊氏十世祖遷至此地,已傳二十四世,約有三百年家史,成為村中主要家族。因地處涑河彎曲處,民國六年(1917年),以姓氏結合地形改村名為“楊家河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楊河灣俯視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楊河灣的“灣”</b></p> 楊河灣的沿革 <p class="ql-block"> 楊家河灣隸屬傅莊街道龍泉社區(qū),位于街道轄域東北部,街道辦事處東北4.01公里。東鄰西三重村,南至沂興莊,西接前龍泉屯,北連城子村。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屬蘭山縣冊山鄉(xiāng)。1930年,歸臨沂縣第二區(qū)。1945年9月,屬羅莊公社。1961年1月,屬傅莊公社。次年8月,改稱傅莊區(qū)楊家河灣大隊。1969年1月,屬傅莊公社。1970年4月,屬傅莊區(qū)。1971年3月,改為傅莊公社楊家河灣大隊。1984年4月,稱傅莊鎮(zhèn)楊家河灣村。1994年12月17日,屬羅莊區(qū)傅莊鎮(zhèn)。2000年5月,屬傅莊街道。2004年11月,楊家河灣村、大河灣村合并稱河灣新村。2013年4月,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村改社區(qū)時,撤銷河灣新村,改為傅莊街道龍泉社區(qū)楊家河灣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水美鄉(xiāng)村——楊河灣風景</b></p> <p class="ql-block"> 楊河灣現(xiàn)有戶籍人口480戶、1782人。姓氏由楊、孫、王、李、朱等姓構成。其中楊姓占60%、孫姓占30%、王姓占5%、其他姓氏占 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鵬程 撰文 2025.06.22)</p> <p class="ql-block"><b>『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高鵬程,男,1966年出生,臨沂高新區(qū)湖西崖東社區(qū)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舒同書法臨沂研究會會長,臨沂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臨沂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臨沂師范學校畢業(yè),現(xiàn)任羅莊區(qū)文史研究員,羅莊區(qū)象棋協(xié)會名譽會長,羅莊區(qū)詩聯(lián)書畫藝術家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臨沂市象棋協(xié)會副主席、臨沂高新區(qū)書協(xié)副主席。著有《舒同書法(楷)技法精解》、《舒同書法(行)技法精解》等。愛好廣泛,喜歡文學,尤其擅寫舒同體書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