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美篇號:498300 </b></p><p class="ql-block"><b>美篇名:亂世佳人</b></p><p class="ql-block"><b>圖,文:亂世佳人</b></p><p class="ql-block"><b>地點:紐波特Newport</b></p> <p class="ql-block">HBO巨資打造的史詩劇 《鍍金時代》(The Gilded Age)第三季6月22日在HBO首播,紐約城里掀起了一片熾熱的浪潮。</p><p class="ql-block">這部HBO出品的華麗時代劇,由《唐頓莊園》的編劇朱利安·費羅斯執(zhí)導,以19世紀80年代的紐約為背景,重現(xiàn)了一段浮光掠影般的歷史,有人把它稱為美國的紅樓夢。</p><p class="ql-block">《鍍金時代》以精良的制作,華美的場景,深刻的故事,精湛的演技,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從2022年第一季開始,受到了人們熱烈的追捧。</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紀末,美國步入了 一段金光熠熠的時代,工業(yè)革命洶涌澎湃,都市在鐵與火中崛起,爆炸的財富在少數(shù)人中匯聚,資本巨鱷撐起了整個新世界。</p><p class="ql-block">卡內基的鋼鐵支撐起曼哈頓的天際線,洛克菲勒的石油輸向全世界,范德比爾特的鐵路網(wǎng)絡把紐約送上了時代的峰巔,摩根的金融帝國如神祇般掌控著全球經(jīng)濟的命脈…</p> <p class="ql-block">他們打造的不僅是企業(yè)帝國,更是一座座黃金堆砌的宮殿,宣告著一個新貴崛起的時代——這就是“鍍金時代”(The Gilded Age)。</p> <p class="ql-block">HBO劇集《鍍金時代》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中展開。它以1880年代的紐約為舞臺,以精致、細膩又暗流涌動的敘事手法,講述了一群人物在金光閃耀下的人性交鋒。</p> <p class="ql-block">來自歐洲的皇家舊貴族們捉襟見肘,卻依然端坐在他們古老血統(tǒng)中,抵制著洶涌而來的財富階層,這些新貴族們雖然金庫豐盈,卻被拒絕踏進上流社會的宴席。</p><p class="ql-block">于是,這些新貴族們用舞會、豪宅,贊助藝術,捐贈教堂來博取社會地位,每一個社交舞會,每一場晚宴,都是一場優(yōu)雅而無聲的博弈。</p> <p class="ql-block">這部劇不僅是一部社會階層的浮世繪,更是一幅關于野心、愛情、尊嚴,與自我認證的時代肖像。劇中人物如貝莎·拉塞爾(Bertha Russell),是新貴的代表,執(zhí)著、果斷、華麗,不停的追求不斷地進取,要沖破桎梏;而如阿格妮絲·范·萊因(Agnes van Rhijn)一類的舊貴族,則驕傲、冷靜、循規(guī)蹈矩 卻也難逃時代拋棄的命運。</p><p class="ql-block">在這片優(yōu)雅的舞臺上,在迷人的笑容里,每一次對話如劍拔弩張,每一次亮相都兵戎相見…</p> <p class="ql-block">而《鍍金時代》最為迷人的,不只是其人物與劇情,更是它所還原的建筑與場景之華美。劇集拍攝橫跨多個歷史地標,其中最令人震撼的,便是位于紐波特的幾座“夏季別墅”:聽濤山莊(The Breakers)、云石別墅(Marble House)、玫瑰崖(Rosecliff)……</p><p class="ql-block">它們曾是鍍金時代實實在在的舞臺,如今化作劇中的奢華布景。</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劇中拉塞爾夫人的豪宅。高高的穹頂上繪著文藝復興的神祇,巨大的拱窗望向大西洋,風穿過黃金大廳,與昔日的宴樂余音交匯。</p> <p class="ql-block">法式的大落地窗,用手工雕花的窗欞框住外面的藍天與海洋,厚重的天鵝絨窗簾垂地而落,金色流蘇與穗帶點綴其間,在光影下仿佛流動的瀑布。</p><p class="ql-block">拋光的淺色大理石地板,倒映著陽光,猶如湖面泛起的星光。巨大的水晶吊燈,法國制造,成千上萬顆切割水晶,交織下閃爍著如銀河般的光輝,雕梁畫棟間,有金色的夢在流轉…</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海風輕撫,大西洋的濤聲里,燈火璀璨如星河傾瀉,華爾茲如流水般纏綿,身著禮服的紳士與穿著絲緞長裙的淑女們,如水中仙子一般在大理石地面上輕盈旋轉,鍍金歲月里最浪漫的夢,凝結在這金色大廳里,永不落幕…</p> <p class="ql-block">凡爾賽風格的餐廳, 仿佛是一幅凝固的歐洲宮廷畫卷,這里是19世紀末奢華藝術的巔峰呈現(xiàn),一場視覺與精神的盛宴。</p><p class="ql-block">環(huán)繞廳室的是12根玫瑰色的意大利大理石圓柱,高聳入頂,色澤溫潤、紋理流動,柱頂是金箔包覆的科林斯柱頭,華麗中透著古典的神圣。</p> <p class="ql-block">那精致的法式壁爐,刻金穹頂下的浮雕神祇,瑪瑙石、法國大理石、意大利拱券…,金碧輝煌到連歐洲皇室都為之側目。</p><p class="ql-block">劇中所描繪的,是一場新貴與舊貴、金錢與門第的角力,而這些實實在在的華美宮殿,卻是勝利者的頌歌,她們不僅征服了世界,也征服了美學…</p> <p class="ql-block">這一盞盞巨大的水晶吊燈,輝映四方,那熾烈燃燒的工業(yè)資本;黃銅欄桿下,旋轉樓梯宛如絲綢,裹著上流社會的輕盈步伐。</p><p class="ql-block">無論是鍍金時代中的摩根家族、范德比爾特家族,還是劇中那些虛構卻真實的名字,都在這里留下了呼吸的痕跡。那些舞會的旋律、午后茶會的私語、少女的裙擺,仿佛在歲月塵埃中隱隱可見。</p> <p class="ql-block">窗外是無垠的大西洋。它曾是征服世界的通道,如今卻是鍍金記憶的注腳。</p><p class="ql-block">坐在草坪上 看海霧繚繞,仿佛能望見劇中的貴婦撐著蕾絲陽傘踱步其間,她們的珠寶與海浪同樣耀眼。</p><p class="ql-block">而那些關于“新錢”與“舊錢”的隱秘爭斗,就像潮水與礁石的較量,于無聲處,驚心動魄。</p> <p class="ql-block">《鍍金時代》帶來夢幻般的享受,也有一種回望與反思,仿佛步入一場十九世紀的舞會,卻在華服旋轉間,看清了人性的渴望、社會的規(guī)則,往日的榮耀,與孤獨共舞的失落…</p> <p class="ql-block">鍍金時代不僅是紙醉金迷,它也有堅硬的骨架與復雜的靈魂。奢華,欲望、榮耀,衰落,一如那個時代,盛裝而來、悄然而去…</p><p class="ql-block">那個時代或許已遠去,但它所揭示的野心、尊嚴與斗爭,卻始終如潮水般,在人類文明的彼岸翻涌不息。</p> <p class="ql-block">當黃昏來臨,天邊如同被金箔輕輕覆蓋,潮聲中似有遠去的舞會回響。站在欄桿前,仿佛已成為劇中人,心中有一種明媚而苦澀的悵惘——原來鍍金,不止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對完美與失落交織的永恒凝望。</p><p class="ql-block">看《鍍金時代》,不只是賞一部戲,也是在石與光之間,重溫一個國家年輕時最熾熱的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