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元朝大將伯顏</p> <p class="ql-block">1275年元軍攻至江蘇一帶,因不適應(yīng)當?shù)貪駸岬臍夂颍蛯δ纤纬⒉扇≤浻布媸┑恼?。在重兵威脅臨安的同時,還派遣廉希憲、嚴忠范作為蒙古國特使,來和南宋朝廷進行談判。廉希憲到了建康(今南京)后,請求元軍將領(lǐng)伯顏派兵保衛(wèi)他的人生安全。伯顏對他提出的要求不以為然,對他說:“你是代表大元國的外交人員,用不著士兵保護。帶著士兵反而會引起宋朝的懷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绷梾s堅決要求派兵護送,伯顏只得派出了五百名士兵為他送行。廉希憲一行到了獨松關(guān)時,宋朝守將張濡就殺死了嚴忠范,然后把廉希憲抓了起來,押送到了臨安。伯顏對此事件不能置之不理,就向宋朝寫信,譴責其無理行為。宋朝接到信件后,也不敢怠慢,立即派出使臣,向?qū)Ψ秸f明事件的起因,并向元朝賠罪,解釋說是邊境上守衛(wèi)將領(lǐng)造成的誤會,朝廷對此毫不知情。伯顏為了進一步處理這一事件,派遣議事官張羽跟隨著宋朝的使者返回南宋都城臨安。結(jié)果他們到了平江的時候,又被當?shù)氐氖匦l(wèi)將士殺死了。地方守軍攻殺議和使者事件的頻頻發(fā)生,說明南宋朝廷開始喪失對地方的控制能力。</p> <p class="ql-block">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p> <p class="ql-block">忽必烈在局勢穩(wěn)定下來之后,開始發(fā)動了對南宋的大舉進攻。這次進攻以襄陽及樊城(兩城隔漢水相望)為主攻點。1267年,忽必烈下令阿術(shù)率軍攻打襄陽。襄陽軍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長達六年的關(guān)乎南宋政權(quán)命運的襄陽保衛(wèi)戰(zhàn)就此打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