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至日,家中的二枝曇花又綻放了。</p><p class="ql-block">天下花時大多無誤,按時序開放,花時中也是有天運的;四月桃花八月桂,若顛倒了,那大多是天時地利或人和方面出了些問題。</p><p class="ql-block">我家的曇花,按人的年齡來說,差不多像我們這般年紀老秋橫生了。十幾年來,在秋外婆的殷勤照佛下,它差不多年年歲歲地帶給我們“曇花一現(xiàn)”的欣喜。</p><p class="ql-block">曇花大多是晚間開的,而且還大多在子夜時分。</p><p class="ql-block">記得有一年,恰逢月兒盈盈,在夜深人靜時分的那份萬籟俱寂中,天上有玉盤圓,地上有曇花開,月光映著花兒,花兒迎著玉鏡,那畫面讓人生享受生活的無與倫比;那天人合一的畫面,又讓人的思緒與花兒的清冷和凄美融合在一起。二三個時辰后,花朵頹然而去,卻留下了不盡的故事在人間。</p><p class="ql-block">曇花與韋陀的故事很美,雖說是鏡中影,水中月,但他倆的故事,似乎永遠也說不完。</p><p class="ql-block">曇花是又名“韋陀花”的,曇花和韋陀是神仙伴侶這根項鏈上的兩顆珠璣。</p><p class="ql-block">傳說中,曇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開花,讓四季的每一天都燦爛。</p><p class="ql-block">燦爛中,日積月久中,花神還愛上了那個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的年輕人。這情節(jié)就有點像后來《紅樓夢》中的神瑛侍者曾在天界灌溉絳珠仙草這事一樣了吧,演繹出了一出林黛玉“以淚還恩”賈寶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后來花神與韋陀花前月下的事情讓玉帝得知了,玉帝于是大發(fā)雷霆要拆散這對鴛鴦。玉帝將這位花神抓了起來,把她貶為每年只能開一瞬間的曇花,不再讓她再與她的情郎相見;玉帝還把那年輕人送去了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p><p class="ql-block">多少年過去了,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而且學有所成。</p><p class="ql-block">而曇花卻怎么也忘不了那個曾經(jīng)眷顧她的小伙子。后來她知道了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去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的事。曇花為了再見韋郎,就趕在那一天候在靈鷲山腳下,拼卻了所有的力氣,集一切所能,綻放為那一刻的最美,只為贏得韋陀的一個顧盼!</p><p class="ql-block">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下山去采集朝露,而曇花一年年在那兒默默綻放,.韋陀卻始終沒有記起她,憶及她,她很傷心,憂郁孤苦無依。</p> <p class="ql-block">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從曇花身邊走過,看到了她的憂郁孤苦之情。他便停下腳步問道:“你為什么哀傷?”?;ㄉ耋@異,因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真身的;花神猶豫片刻后只是答道,“你幫不了我”。</p><p class="ql-block">40年后,那個枯瘦男子又從曇花身邊走過,重復問了40年前的那句話:“你為什么哀傷?”,花神再次猶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許幫不了我”??菔莸哪凶有α诵﹄x開。</p><p class="ql-block">又40年后,這個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現(xiàn)在那里,老人看起來精神和身體狀況有些不濟。他依舊問了和80年前一樣的話“你為什么哀傷?”?;ㄉ翊鸬?,“謝謝你這個凡人,你一生中問過我3次,但是你畢竟是凡人而且已經(jīng)奄奄一息,還怎么幫我?但我回答你,我是因吾愛而被天罰的花神”。</p><p class="ql-block">老人笑了笑說,“我是聿明氏,我只是想來了斷80年前沒有結(jié)果的那段緣分。</p><p class="ql-block">老人說,花神啊,我只是想送你一句話: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p><p class="ql-block">老人閉目坐下,老人又道,“曇花一現(xiàn)為韋陀,這般情緣何有錯,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p><p class="ql-block">說罷,老人一把攜起曇花一同去往了韋陀所在的佛國。</p><p class="ql-block">曇花在佛國見到了韋陀。韋陀也終于想起與她的前世因緣。</p><p class="ql-block">想當年,只為韋馱曾經(jīng)扶了她一把,曇花由此愛上了菩薩。</p><p class="ql-block">然而,菩薩不能有愛,曇花心有不甘,于是她耗盡千年精氣,把自己完整地呈現(xiàn)在了菩薩面前,哪怕只是那片刻的短暫。</p><p class="ql-block">韋陀菩薩沒有看她,背身卻流下了兩滴清淚?!?lt;/p><p class="ql-block">幸運的是,佛祖知道此事后準許了韋陀下凡,去塵世了卻與曇花未了的因緣。</p><p class="ql-block">這位幫助有緣人花好月圓的聿明氏老人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并非是特定的哪位神佛的化身,而是一位以先知角色出現(xiàn)的虛構(gòu)人物。我查了一下,他的形象大多與“曇花一現(xiàn)為韋陀”的佛教故事相關(guān)。他因為幫助曇花與韋陀相認而觸犯天規(guī),卻成為了“舍己為人”精神的象征?,成為了后人“見義勇為”的祖宗和先驅(qū)。</p><p class="ql-block">聿明氏成全了曇花和韋陀,但因為違反了天規(guī),所以一生靈魂漂泊,他既不能駕鶴西游、也不能入東方佛國凈土,終受天罰永無輪回。</p><p class="ql-block">寫到這里,我感想了:人世間,人啊人,有時候還真不是事事都可以幫得人的,不是處處都可以“見義”和“勇為”的。</p><p class="ql-block">曇花一現(xiàn),只為韋陀,月色下的孤獨和凄美故事。</p> <p class="ql-block"> 2025/06/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