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居易不僅是唐代享有盛名的文學(xué)家,也是一個卓有成就的園林建造家,晚年,白居易遠(yuǎn)離唐代政治中心長安,工作生活于洛陽。在白居易營建的兼具居住與游賞功能的洛陽履道里宅院中,飲酒、作詩,彈琴,會友,劃船,下棋,喂魚,養(yǎng)鶴,聽風(fēng)看雪,觀云賞月,誦經(jīng)禮佛,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盡情享受林園美景,盡情享受晚年生活。白居易這種遠(yuǎn)離險惡政治漩渦,歸隱自家園林,逍遙卒歲的晚年生活方式,為后世無數(shù)官僚文人所仰慕,所效法。</p><p class="ql-block"> 北宋韓琦因仰慕白居易晚年瀟灑林園,安閑養(yǎng)老,遂在安陽筑“醉白堂”,并寫下《醉白堂》詩,蘇軾又為韓琦的“醉白堂”寫下《醉白堂記》。韓琦為一代名相,蘇軾是文壇領(lǐng)袖,《醉白堂》為名詩,《醉白堂記》是名文。樂天風(fēng)范流傳久遠(yuǎn),韓琦之“醉白堂”顯為一例。</p> <p class="ql-block"> 清朝順治至康熙年間,工部郎中、江南華亭人畫家顧大申,喜歡白居易詩歌,仰慕白居易為人,對白居易晚年隱居家池,忘懷塵世心向往之。于是模仿北宋名相韓琦在家鄉(xiāng)安陽修建“醉白堂”之雅事,在所購買谷陽園原址上重新修建池園,易名谷陽園為“醉白池 ”。</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年間,“醉白池”被亭林貢生顧思照購買,又加修葺,顧思照整日與詩朋文友吟詠其中,而名士黃之雋為其詩歌唱和之主,黃之雋作《醉白池記》,解釋“醉白池”的命名。</p> <p class="ql-block"> 1978年,松江縣人民政府恢復(fù)“醉白池”。1979年,“醉白池”被松江縣人民政府改名為“醉白池公園 ”;同年11月,醉白池公園恢復(fù)“醉白池”原名 。1981年,經(jīng)上海市基本建設(shè)委員會批準(zhǔn)撥款,對“醉白池”其它古建筑全面進(jìn)行翻建,恢復(fù)明清時期的風(fēng)貌,1991年8月,“醉白池”更名為“上海醉白池公園” 。</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海醉白池公園”位于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南路64號,占地面積為5公頃,以醉白池為中心,四周花木蔥蘢,流水潺潺,朱欄飛檐,粉墻黛瓦,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p> <p class="ql-block"> 我們邁步“上海醉白池公園”,既可感受到江南園林之美,又可感受到松江人物之盛,還可以激發(fā)我們追慕、學(xué)習(xí)先賢白居易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熱愛生命,享受生命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 樂天之影響,可謂大矣;樂天之影響,可謂久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