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6.21,農歷五月二十六,夏至。</p><p class="ql-block"> 我好像一輩子都對夏至這個季節(jié)很在意,因為在長春只有到了夏至這天,白天和晚上才能真正熱起來,夜晚能開窗戶睡覺,在火炕上就能感受到清風,直接看見星星了,雖然也得蓋薄被,但是也覺得到了一個夢幻的世界。小時候在這一天才敢穿著背心褲衩上外面去玩兒,那時候48號大雜院里面靠東側小院門前有一塊很大的青石頭,中午烤得滾熱,我們小孩子都要全身趴在上面一會兒間接體會一下太陽能的感覺,也好像表達對陽光的向往和與開心的盛夏擁抱。</p><p class="ql-block"> 而我是有具體的目標的,沒有上小學之前,過了夏至,姥姥就要領我下鄉(xiāng),那時候太姥姥、太姥爺還都健在,住在離長春不足百里肥沃的松嫩平原上的開安鎮(zhèn)劉家屯,往東和我的家鄉(xiāng)山東窩堡相距6里地,從這里再往西5里地是姥姥的親姐姐家,我叫大姨姥。</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農村各家都有土地,又正是農忙的季節(jié),姥姥到了太姥姥家就起早出去鏟地。太姥姥家窗臺下是一座用土坯壘的兔窩,每天用大筐把菜園子間的過道堵上,這個大院就是雞、兔和黃狗的世界;她家門前隔一條路是谷地,我就在谷地里和地頭拔草,中午,姥姥回來,還帶回一大捆嫩草直接就放在屋里,告訴我:“等地上的草吃凈了,再把這些草揚出去。”一天早晨,姥姥帶我到一個墳地,她說:她爺爺奶奶就葬在這里,今天不是“日子”不能燒紙,也不能填墳,我在心里說話,他們就能知道。</p><p class="ql-block"> 到了山東窩堡我奶奶家,奶奶讓我大伯去開安鎮(zhèn)供銷社買豬肉,包餃子,白天姥姥和奶奶,還有我家親戚坐在火炕上嘮嗑。姥姥的娘家和我一位太太爺家有親戚關系,所以親戚有的管我姥姥叫“七姐”,小一輩的叫“七姑”,而我大伯則天天領我出去玩,還領我到鄰村串門?!?lt;/p> <p class="ql-block"> 我大姨姥家園子里有一棵挺高的杏樹,離挺遠就能看見樹上掛著鵝黃般的杏。大姨姥不讓我進園子,她進去給我拿出杏來吃,一次還給我拔出一棵“甜桿兒”,讓我嘗嘗甜不甜?看看到?jīng)]到能嚼的時候?</p><p class="ql-block"> 從大姨姥家,往西南走10里地,就到了小合隆鎮(zhèn)大姨姥的小女兒家,我叫老姨。她家孩子多,都很歡迎我,老大念二年級要教我爬樹;老三讓我和他去抓蟈蟈;老四讓我起早和他去打鳥:老五讓我背他出去玩兒,就是我倆要走的那天,吃完早飯老二讓我和他一起上學校看看他們班剛從長春來的女老師,他說:“看看你們倆在長春認不認識?</p> <p class="ql-block"> 姥姥和我在老姨家住了三宿,他們不讓走,第四天,姥姥說:“都過了小暑,明天就是大暑了,咱倆又出來一個月了?!?lt;/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下午,我倆乘最后一趟公交車,回到了長春。</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70多年前,我對夏至在長春的原始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