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摩洛哥是北非一個沿海的阿拉伯國家,由于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脈橫跨在摩洛哥中部和北部,像一道天然屏障擋住了南面吹來的熱風,使得摩洛哥氣候宜人,鮮花盛開,樹木成林,被譽為:“烈日下的清涼國土”,或“北非花園”。既然是花園,那一定是滿園春色,色彩斑斕,美不勝收。另外,摩洛哥一些引人入勝的傳說,多年以來也不絕于耳,帶著這些好奇,我們于2025年5月8日從廣州機場出發(fā),經過中途轉機,歷經17多小時的艱苦飛行,終于到達摩洛哥第三大城市馬拉喀什。這是馬拉喀什一條街道,街道上的樓房全部都是用赭紅色的泥磚建造,整條街道宛如是一條飄逸的紅色彩帶,馬上讓人感覺馬拉喀什是一座十分熱情溫暖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阿拉伯語的意思就是“紅顏色的”,今天親眼所見,馬拉喀什城內的房子幾乎都是一律的陶紅顏色,所以,被譽為紅城。由于馬拉喀什曾經二度成為摩洛哥古老王朝的首都,所以,馬拉喀什又被稱為:紅色皇城,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走入馬拉喀什麥地那老城,城內紅色的街道十分狹窄,小巷眾多,許多是羊腸小道十分崎嶇,汽車都無法入內,偶爾可以看到有一些摩托車經過,突然發(fā)現一條街道上建造有許多道門口,每走一段路就會遇到一個不同形狀的紅色門口,如同是經過一道又一道的關卡,每當經過一個關卡都有占地為王,各自為政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紅色街道兩旁開有許多商店,商店門口外面掛有服裝,地毯,枕頭以及各種各樣生活需要的銅制品,目睹眼前的一切,在我的腦海里不禁產生了許多聯(lián)想,不禁會問?都說摩洛哥是《一千零一夜》神話故事的發(fā)源地,那么阿拉丁神燈,阿拉伯飛毯到底是什么模樣?老城紅色墻壁上出現一些涂鴉,不會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曾經寫下的暗號吧?</p> <p class="ql-block">來到杰馬夫納廣場,又被稱為“不眠廣場”的入口街道,街道上停有二排載客馬車,大約共有10多輛左右,正在等待客人乘坐,由于馬車比較多,馬匹在等客期間,難免給這條街道的路面留下不少馬糞,同時還夾帶著一股濃郁的馬尿臊味,但是,沒有任何人會掩面而過,大家都表現出十分的自然和淡定,可能己經是習已為常吧。</p> <p class="ql-block">杰馬夫納廣場是摩洛哥最大的柏柏人露天市場,里面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游客,購物客和當地人,各種各樣的謀生藝人等把廣場擠得水泄不通。而且今天當地正在廣場里面,舉辦他們每年5月份一年一度的聯(lián)歡節(jié),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演員們正在表演節(jié)目,不斷傳來陣陣動聽的音樂,悠揚婉轉的音樂回蕩在廣場內,給所有人帶來快樂和愉悅。</p> <p class="ql-block">廣場天棚里面有許多固定的商鋪,有賣水果,生活用品,服裝,食品和土特產商鋪等,當你用相機拍照商店時,商店的老板會沖出來問你要錢,如果你不給錢,有可能不讓你離開。另外還可以看到有一些是臨時擺設的攤點,比如:賣眼鏡,手工編織的筐子和手袋等。還有不少是耍猴,耍蛇的藝人正在表演,因為拍照要給錢,許多游客都害怕他們獅子開大口,不敢輕易拍照來招惹他們。</p> <p class="ql-block">一位頭戴多種彩色花飾草帽的老人,胸前掛著一串小銅鈴,左右身上兩側各挎著二個不同顏色的袋子,手搖一個大銅鈴,正在等待游客給他拍照,然后收取拍照的模特費。原來在廣場里面給人當拍照模特是要收取費用的,因此,來廣場當拍照模特也是一種簡單的謀生手段,高顏值,美扮相,只要能夠吸引人們的眼球就可以賺錢。難怪在廣場里不能夠隨便對人對物進行拍照,如果想拍照只能夠付錢,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這里表現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當天聯(lián)歡節(jié)的舞臺吸引了許多觀眾,黑色舞臺前面站滿了不同年齡大小,男男女女的人群。舞臺上各位演員正在傾情獻唱,有男聲女聲,有獨唱,或合唱,有些演員彈著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吉他,邊彈邊唱,他們十分賣力的表現自己,讓在場的所有人享用這場藝術盛宴,讓演唱會給人們留下難忘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圍繞“不眠廣場”周邊的紅色樓房有咖啡店,茶店,餐廳,酒店和銀行等,全部都正在營業(yè),里面也有不少顧客在光顧。銀行設有貨幣對兌點,方便國外游客進行貨幣對兌,讓他們更好進行消費。</p> <p class="ql-block">杰馬夫納廣場建于12世紀,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不僅是摩洛哥最大的露天市場,還是非洲最繁榮熱鬧的市場,據說夜幕降臨才是廣場最精彩節(jié)目的開始,廣場燈火通明,各路藝人云集在此,他們用各種各樣的表演來展現自己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的魅力,把每個攤位變成一個狂歡之地,使得廣場瞬間成為最快樂,最熱鬧,最吸引人的不夜城,所以,才有“不眠廣場”的美譽。由于廣場的特色,在200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無形遺產名錄,并且還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廣場,這是展示在廣場里面被授予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在杰馬夫納廣場上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庫圖比亞清真寺的宣禮塔,庫圖比亞清真寺建造于1147年,是北非最美麗的清真寺之一,據說建造宣禮塔時加入了不少香料,建成后宣禮塔會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又被人們稱為:“香塔”。清真寺前面廣場曾經是馬拉喀什的圖書市場,因此,這個清真寺又被稱為:書攤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庫圖比亞清真寺也是用紅色粘土磚建造而成,后來發(fā)現這座清真寺沒有正對著圣地麥加方向,同時為紀念打敗西班牙人的勝利,只好將原來的庫圖比亞清真寺在1195年拆除,然后在原址進行重建,因此,現在的庫圖比亞清真寺是為紀念打敗西班牙人取得勝利而建造,由于是在原來清真寺的原址上轉向重建,所以,在清真寺旁邊還留有許多原來舊址的紅色磚柱。</p> <p class="ql-block">庫圖比亞清真寺米的納雷宣禮塔,高67米,塔頂上共有四個金色圓球,分別代表著圣城麥加的禁寺和麥地那的先知寺,耶路撒冷的阿克薩寺以及大馬士革的倭馬清真寺,充分說明庫圖比亞清真寺與世界伊斯蘭教同出一門,一脈相承,體現了庫圖比亞清真寺對伊斯蘭教圣地的尊重和崇拜。另外,宣禮塔塔身還有象征著阿拉伯民族特點的綠色幾何圖案,以及阿拉伯特色的鏤空雕塑等,因此,庫圖比亞清真寺無疑就是馬拉喀什伊斯蘭教的杰出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來到庫圖比亞清真寺前面的昔日圖書廣場,沒有看到有任何賣圖書的書攤存在,廣場上到處是休閑的人群,有坐有躺,三五成群,談笑風生,兒童和學生正在無憂無慮的玩耍,好一派怡然自得的市民風俗市井。</p> <p class="ql-block">突然發(fā)現廣場上有一座與紅城格格不入,帶有穹頂的白色小城堡,讓我們這些外來人跌破了眼鏡,紅城難道還允許有不紅的樓房存在嗎?這座異類的樓房到底是何方神圣?盡然得到如此的厚遇?原來這是摩洛哥伊斯蘭教領袖之一,馬拉喀什兒童的保護神,神圣女性Lalla.zohra的陵墓,據說這位保護神白天是女性,晚上則化身為白鴿來守護孩子,白鴿是美好和諧的代表,白色則是神圣純潔的象征,所以,馬拉喀什才允許這樣一座奇葩的白色陵墓存在,獨一無二,與眾不同。</p> <p class="ql-block">伊夫.圣洛朗花園的大門口非常狹小,實在是太普通,沒有一點氣勢恢宏吸引大家的感覺,可是當你進入花園內,突然發(fā)現完全變成另外一個震撼人心的天地,一座占地十二公頃,美侖美奐的法式花園呈現在大家眼前。</p> <p class="ql-block">整齊排列,參天挺拔的棕櫚樹,茂盛成蔭的竹林,金邊和寬葉的劍麻,以及許多厚肉植物讓我們如數家珍。然而最讓所有人目驚口呆,驚訝不止,則是花園種植有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仙人掌,仙人掌有掌型,圓球型,分瓣柱型,三角型,蓮花盤型;有開白花,紅花,黃花;還有長尖刺,毛刺,白刺,紅刺等,據說花園里面仙人掌的品種大約有一百多種,成為植物園里面一代天驕,實在是讓我們看得眼花暸亂,留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1942年,法國著名畫家雅克.馬約爾來到馬拉喀什定居后,眼睛不眨,一口氣就買下了這個花園,他把自己一生的積蓄全部都投入花園建設中,搜羅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珍貴的熱帶植物,把它們種植在花園里?;▓@道路兩邊,水池和墻邊上擺放有各種色彩斑斕的阿拉伯陶罐和花盆。水池,水渠和別墅的墻壁都涂上了從撒哈拉沙漠一種特有植物里面提煉出來的“馬約爾藍”,使得整個花園猶如一個童話世界,走進花園仿佛進入了色彩繽紛的夢幻仙境,花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驚喜和美麗。</p> <p class="ql-block">法國著名服裝設計師伊夫.圣.羅蘭在1980年接手花園后,也是不遺余力再次對花園進行改造,除引進先進全自動噴灌系統(tǒng)外,還增加了植物種類的種植,他嘗試在“馬約爾藍”的背景下,搭配更多鮮艷顏色的效果,把花園變成時尚流行色的試驗基地,并且成為馬拉喀什藝術家們聚會的圣地。這位時尚大師也從中找到許多創(chuàng)作靈感,成就了法國國際著名奢侈品牌圣羅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波光粼粼的水</span>池里,可以看到水中穿棱的錦鋰,水面上漂蕩著舒展的睡蓮,碧綠的池水碧波蕩漾,池邊建有尖頂的小亭,好象一幅美麗的園林畫,有人認為那是蘇杭江南的中式園林,其實我感覺因為沒有小橋流水,假山等,這個花園只是中西合璧,帶有些中國元素而已。</p> <p class="ql-block">在花園一間小商店里面,墻壁上掛滿了不同年代,伊夫.圣.羅蘭對有關L0VE為主題曾經設計出的許多徽標,真的是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p> <p class="ql-block">巴西亞皇宮是摩洛哥唯一對外開放的皇宮,這是皇宮的大門口,皇宮建于1859年,以其精美的建筑,華麗的裝飾而聞名天下,整座宮殿采用摩洛哥傳統(tǒng)建筑風格,同時融合摩爾人,阿拉伯人和西班牙安達盧西亞人的設計元素,展現了摩洛哥建筑藝術精華和悠久歷史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走進皇宮,皇宮是由庭院,花園,宮殿和廣場組成。宮殿和走廊的屋頂都配有木質天花板,天花板繪有或者刻有非常艷麗,漂亮的花卉和幾何圖案。如果天花板中央是花卉,往往會用幾何圖案作為花邊,主次分明,十分講究。如果中央是幾何圖案,花邊可以是花卉,藤蔓和其他幾何圖形等。我們發(fā)現宮殿里面的房間窗口比較少,只有對著庭院的墻壁才開有窗口,為了更好的采光,有些房間房頂建有透亮的對天玻璃天窗,如果沒有天窗則在天花板下面,周邊的墻壁上安裝有多個彩色玻璃窗口進行采光。房間里面可以吊掛著銅質吊燈,也可以是彩色琉璃吊燈。</p> <p class="ql-block">房間里面有些地方還裝有法國式的壁爐,作為冬天取暖之用。</p> <p class="ql-block">皇宮的門口,窗口十分講究美觀,努力進行裝飾,兩邊配有厚重的木質門板和窗板,這些木板上面可能有刻畫,或彩色繪畫。門口,或窗口上方的墻壁基本上都有各種繁瑣的鏤空雕花,或者是彩色繪畫,彰顯出阿拉伯的民族風情,以及他們完美的審美觀。</p> <p class="ql-block">宮殿的屋沿石柱刻滿了阿拉伯特色的鏤空雕塑,雕塑花樣繁瑣復雜,除有花卉,藤蔓枝葉的植物圖案外,往往還會刻有阿拉伯的警世箴言。</p> <p class="ql-block">皇宮房間里面鋪蓋有大約1米多高的墻群,為綠白相間阿拉伯幾何圖案的漂亮馬賽克。在房間,或者是庭院,廣場地面,也鋪有色彩繽紛的馬賽克,往往是地面中間用漂亮的馬賽克拼接成鮮花盛開,繁花似錦的花簇,外圍則是鋪上簡單幾何圖案的馬賽克,所有圖案都深深地打上了阿拉伯的文化烙印。</p> <p class="ql-block">馬拉喀什博物館位于馬拉喀什麥地那老城里面,也是一棟用紅色粘土磚建造,只有二層樓高的紅色樓房,這是博物館的大門口。</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里面也有一個大的庭院,中間有多個噴水池,庭院四周的房間則是博物館里的各個展覽廳,有陶瓷館,服裝館,兵器館,繪畫館等,分別展示馬拉喀什各個時期的古老藝術品和文化產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里面同樣有馬賽克拼接的美麗花案水池,漂亮的阿拉伯特色窗口等。</p> <p class="ql-block">在馬拉喀什麥地那老城里,還有一個隱藏在鬧市里面的香頌秘密花園,大門口很象是一座商場,進入內部才知道是一座休閑的花園,花園確實是一個幽靜安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花園里面也種有許多熱帶植物,參天的大樹等,避開老城外面炎熱陽光,點上一杯摩洛哥薄荷茶,放松心情,可以在花園里面享受眼前寧靜和祥和的時光,給你在鬧市的生活增加更多色彩和愜意。</p> <p class="ql-block"> 馬拉喀什是摩洛哥的紅色皇城,然而我們在杰馬夫納廣場看到了當地人多姿多彩的市井煙火,庫圖比亞清真寺也有白色的名人紀念碑,伊夫.圣洛朗花園更是生機盎然,滿園都是五彩燦爛的世界,最令人驚艷莫過于是“馬約爾藍”,不僅使得所有人心情舒暢,還嘆為觀止。巴西亞皇宮天花板上的繪畫,阿拉伯風情的艷麗馬賽克都讓我們陶醉于其中。進入馬拉喀什麥地那老城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了中世紀的感覺,欣賞到一幅幅阿拉伯城市的市井畫卷,難怪1985年馬拉喀什麥地那老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馬拉喀什這顆摩洛哥南部明珠原來是雙料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更是紅色的“上帝的故鄉(xiāng)”(馬拉喀什柏柏語的意思),代表了多彩的摩洛哥的紅色。</p>